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析刘飞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关于诉讼中应由一方当事人为一定的争议事实提出证据予以证明,否则就可能承担不利后果的问题。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中,普遍确认“谁主张,谁举证”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  相似文献   

2.
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贯穿于民事诉讼活动的全过程。我国民事诉讼法,民事实体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包括举证责任制度作了一些规定,但较为简单、粗浅,操作性不强,不能满足我国民事诉讼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就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参考。一、将#证出任的本质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使人误解为举证责任只是提供证据的责任,将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等…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原则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原则的再思考●刘晓英证据制度素来被理论界比作民事诉讼制度的脊梁。而举证责任又是证据制度的核心。举证责任的分担问题更是举证责任的核心。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虽然规定了举证责任分担原则,但由于立法时之主客观原因,该原则过于笼...  相似文献   

4.
我国颁布的建国以来第一部民事诉讼法,总结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下称“82民诉法”)试行以来民事诉讼立法和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公证制度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对于公证制度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一、关于举证责任与公证制度的关系.举证责任制度与公证制度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和其他证据制度一样,举证责任旨在确保所提供证据之真实性和可靠性.一般而言,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有人提出依法抗诉的民行案件,检察机关应有举证责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理由如下:一、从立法上看,有关举证责任问题,我国民事、行政诉讼法已有明确规定,应认真遵照执行。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归属问题已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根据的规范性文件”。据此可见,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  相似文献   

6.
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一致恐慌,人们纷纷认为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这项制度在我国已经死亡,弱势群体的权益将得不到有利的保障。其实,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只是立法中基于立法科学性的一种合理的安排,侵权责任法不干涉民事诉讼法的份内事,将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完全交由民事诉讼法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举证责任制度完善、加重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实践中发现,由于案件审理结果与当事人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部分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和在诉讼进行当中制造伪证,歪曲或掩盖案件的真实情况,甚至采取欺诈、胁迫或者贿买证人出具伪证。因此,在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举证责任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当事人举用伪证现象的防治。  一、建立当事人举用证据的宣誓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对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  相似文献   

8.
论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责任的问题历来都是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执的焦点,而法院查证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能否举证的要害,故有必要对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以完善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实现真正意义的司法公正。一、我国举证责任与查证的沿革变化及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质疑(一)我国举证责任与查证的沿革变化在举证责任与查证方面,我国走过了一条由全面查证到有限查证的发展道路。建国初期,我国全面师承苏联的民事诉讼理论和民事诉讼立法,故而逐步形成了带有浓重的苏化色彩的民事诉讼模式。这突出地体现在:法院…  相似文献   

9.
一、举证责任的含义对举证责任的含义的认识主要表现于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56条规定的不同理解。该条分为两款,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收集和调查证据。”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一款规定的就是举证责任。但对举证责任的含义有不同认识:第一种意见认为,举证责任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由谁承担提供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法》修订:立案登记制度保护当事人诉权11月25日-26日,由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江伟教授主持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修订专家建议稿”进行了第四稿论证。此次修改建议稿明确规定进一步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增加了“证据编”明确举证责任;增加  相似文献   

11.
王水明 《行政与法》2002,(12):85-87
举证责任作为民事证据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当事人的责任划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建议在将来的《民事诉讼法》中借鉴有关国家的规定,确立适合我国的完善的举证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学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认识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相结合原则、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的性质等,对实践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尽管我国《民事诉讼法》施行多年,但关于举证责任的认识仍有不少模糊之处,影响了案件的审理。鉴于此,本文拟就举证责任中的几个问题作抛砖引玉之论。一、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从这一款规定的内容看有两层意思:一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提供征据的责任;二是当事人需…  相似文献   

13.
对民事举证责任含义,我国诉讼理论界一直从行为意义上将其理解为提供证据的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制度,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民事诉讼的发展和审判实际的需要。笔者拟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含义规定的分析,对完善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含义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举证责任制度又直接决定着民事诉讼机制的科学构筑和合理运行.人民法院自80年代后叶起即大力推行的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也大抵从举证责任制度的重构入手.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改革的成果以基本法形式作出充分肯定,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为主,人民法院必要查证为辅的诉讼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公正与效益的价值取向,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必将是积极而深远的.但是,我们知道,良好的法制愿望和形式完备的法律制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使用“举证责任”这一概念,但对举证责任的有关问题也作了规定.下面,结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审判实践,对以下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颁布试行之后,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际部门,对这一问题均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因而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为此,本文仅就举证责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贯彻实施举证责任制度,谈点个人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7.
读了《人民司法》1999年第12期《论民事抗诉再审中抗诉机关的举证责任》一文,有些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在民事抗诉再审案件中,抗诉机关不负举证责任,亦无调查收集证据之职能。抗诉机关在民事抗诉再审案件中负举证责任之说,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兹详述如下:抗诉机关在民事抗诉再审案件中不负举证责任所谓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此条即为举证责任之规定。依此规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有三层含义:一…  相似文献   

18.
举证责任倒置作为举证责任分担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规定了六种情况可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负担举证。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对举证责任倒置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其适用受到很大限制,许多应该实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制度的完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但是,从司法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在实施中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本文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一、加强对当事人举证的指导和引导,真正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制度“谁主张,谁...  相似文献   

20.
李浩教授     
李浩 ,男 ,195 1年 11月生 ,江苏吴江人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代司法研究所所长、中国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 ,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 ,1986年为讲师 ,1993年任副教授 ,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2 0 0 1年秋任博士生导师。李浩教授长期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和研究 ,研究重点是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民事证据制度、法院调解制度、民事再审制度。他撰写的《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一书是我国大陆第一本系统研究民事举证责任的专著 ,书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