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殊不知刑事责任是与犯罪和刑罚紧密联系的问题,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法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刑事责任问题。具体而言,从国家的角度讲,是国家为什么能够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从犯罪行为人角度讲,是其为什么要承担刑事责任。笔者认为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应成为刑事责任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上,刑事法律关系①涉及到刑罚权、刑事责任、国家、犯罪人、犯罪人利益的载体、犯罪。刑法规范、刑法的价值等诸多问题,并且更具从刑法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上研究刑法的特征。传统上我们将刑法学看作“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或者“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测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其实,作为刑法的要素或者说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有“犯罪”。“刑事责任”、“刑罚”,而且有“犯罪人”、“国家”、“刑罚权”、(“刑事责任’)“犯罪人利益的载体”以及这些要素的“关系”构造,尤其是还有这种“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与研究概况在现代各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中,对法人可否成为犯罪主体及其刑事责任问题,有着不同的规定和主张。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否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则倾向于肯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也有大陆法系的国家如日本等,在一些单行的经济、行政法律里设立了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并追究其刑事大任的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典第5条至第8条关于刑法对人的效力,以及第14条至第16条关于犯罪人条件的规定中,都没有承认法人可以…  相似文献   

4.
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组织犯罪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刑法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 ,包括犯罪组织内部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及犯罪组织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对我国刑法关于有组织犯罪刑罚的规定提出了一些修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司、企业犯罪刑事责任问题隋光伟修订后的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总则确定了公司、企业单位成为刑法调整的主体。刑法分则规定了近百个罪名,对公司、企业犯罪及刑罚...  相似文献   

6.
犯罪构成有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上文已讲了前两个要件,本文讲后两个要件.四、怎样理解犯罪主体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应对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人.作为犯罪的主体,必须符合承担刑事责  相似文献   

7.
何秉松 《法学研究》1998,(2):92-102
单位(法人)犯罪的概念及其理论根据——兼评刑事连带责任论何秉松一、单位(法人)犯罪的概念由于刑法在立法上实现了自然人刑事责任(个人刑事责任)和单位刑事责任(法人刑事责任)一体化,因此,刑法的大多数条文的适用对象,原则上都应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在内,即既...  相似文献   

8.
试论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丁卫强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刑法进行了修订,其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及刑事责任问题作了不少修改。本文将结合这次修改的内容就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些研究。一、修订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问题的修改及其理解1.将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单位犯罪中的刑事责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单位犯罪中的刑事责任的本质是什么?它与自然人犯罪中的刑事责任有无区别?第二,刑事责任的主体是一个还是两个?第三,如认为刑事责任的主体是一个,那么单位中的自然人(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为何要受到刑罚处罚?如认为刑事责任的主体是两个,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在某些犯罪中仅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可对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一、单位犯罪中刑事责任的本质我国刑法学界对刑事责任的本质,大体上可分为三…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是指对于一些缺乏主观罪过或主观罪过不明确的特殊侵害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刑法制度。这些侵害行为属于刑法中的一些特定的犯罪或犯罪类型。法律允许在犯罪构成的其他主客观要件具备时,不论主体是否具备主观上的罪过,均确认其犯罪性质,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刘喆 《法制与经济》2008,(13):74-75
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是刑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内地与台湾地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都规定了非刑罚处理方法,但是无论是对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者实施危害行为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还是对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之未成年人犯罪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措施,两岸相关的规定都不尽相同。台湾地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理规定得比较具体,在刑罚种类和刑罚裁量的适用等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些特殊规定对大陆刑法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岚 《天津检察》2009,(1):43-4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犯罪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形势,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有关我国刑法是否应设立刑事责任年龄上限问题的争论应运而生。肯定派观点认为,刑法对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下限作了明确规定,也应当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上限,即超过法定年龄的老年人,犯罪后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否定派观点认为,不宜在刑法中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  相似文献   

13.
单位犯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戴澜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法不仅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并在分则中具体规定了单位犯罪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问题。下面,笔者试就单位犯罪在认定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一、正确认识单位犯罪中的主体根据我国新刑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刑法主客观一致原则与审判实践董华犯罪和刑罚,是刑法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在新刑法关于规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的两大问题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在定罪问题上的体现。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有两个基本...  相似文献   

15.
“刑事责任能力”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责任能力这一概念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 ,而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是不同的 ,移植的刑事责任能力这一概念与我国刑法理论不协调。以我国犯罪论体系为基础 ,从“刑事责任能力”与犯罪、刑事责任的关系以及其本质上来理解 ,刑事责任能力就是刑法上的行为能力即犯罪能力。为避免认识上的混乱 ,笔者建议应将我国的“刑事责任能力”改称为刑事行为能力或犯罪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第15条第3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这里的醉酒,是指生理性醉酒,即由于饮酒过量,超过饮酒者正常的承受能力,导致饮酒者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或减弱的状态.那么,既然由于过量饮酒,行为人减弱甚至丧失了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为什么法律还要规定其应当负刑事责任呢?这就是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问题.有感于我国刑法学界尚未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特撰文略抒己见,就教于刑法学界. 关于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在西方刑法理  相似文献   

17.
单位(法人)犯罪与传统刑法刑事责任理论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对英美法系的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原理进行探讨,并对我国现行单位犯罪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力争在比较借鉴中对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有个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以往法学界的刑法学者们在谈及大陆法系刑法的特点时,总会不约而同地承认一点,那就是大陆法系刑法不承认法人的刑事责任,即否认法人可以成为刑事责任主体,这一点也被许多学者列为大陆法系刑法的特点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增多,社会犯罪现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各国法制建设的经验也在相互借鉴和吸收。1993年9月开始实施的法国新刑法典中,关于法人犯罪的种种规定,打破了大陆法系刑法不承认法人犯罪的老框框,成为大陆法系刑法改革的先例。法国新刑法典关于法人犯罪的规定,曾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学术争…  相似文献   

19.
刑事责任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张明楷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大陆法系刑法学中的占统治地位的犯罪论体系是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与有责性,有责性也称为责任或刑事责任,是指就犯罪行为对犯罪人的非难。即行为要成立犯罪...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此,单位集体实施的某一危害社会的行为,符合刑法明文规定为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的,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