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茶莹  邹祖俊 《中国审判》2009,(11):40-41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活动中,始终秉承“民生司法”的理念,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审判活动,尤其是把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审判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上林县人民法院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审判实践,倾力服务“三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3.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其目的就是要规范农村的分配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是调节“官”民关系的重要手段,在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税费改革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及时了解、掌握农村税费改革对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审理这类案件的指导思想,研究、解决审理涉及农村税费改革行政诉讼案件的具体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为农…  相似文献   

4.
“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上林县人民法院关注民生、注重民情,积极推进审判进乡村工作,坚持做到“四优先”,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现状 (一)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缺乏法律依据 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的现行有效的法律依据有二:一是法院组织法有关“审判委员会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的规定;二是刑事诉讼法有关对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规定。严格说来,上述两条法律规定不仅内容相互冲突,而且并不能当然得出审判委员会享有“审批”案件的权力。 首先,从规定的内容上看,法院组织法规定的审判委员会职权之一是“讨论”案件,没有有权作出“决定”之说,而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委员…  相似文献   

6.
陈雷 《中国审判》2011,(2):F0003-F0003
“司法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司法公正不仅体现在司法审判中的公开、公正、透明,还体现在司法运行是否高效,百姓能否从司法审判过程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高效,“看得见的公正”正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司法效能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2010年是鄞州法院确定的“深化管理年”和“效能建设提升年”,在着力完善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三大管理体系,切实改进法院的审判作风和效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庭长调整后的万宁市法院和乐法庭,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不断提升“司法为民”、“服务大局”这两个方面的理念,确立民事审判“四新”工作思路,即制定新的工作目标,树立新的审判作风,创造新的工作业绩。呈现新的精神面貌,紧紧围绕辖区“三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特有的民事审判职能,采取完善立案机制、开展专项审判、注重案结事了等多种便民、利民、护民新民措施。全力助推辖区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不断推进法治理念教育向司法为民转化。今年1月至9月,和乐法庭新收各类民商事诉讼案件96件。比去年同期的55件增加41件,增长74.5%,已超过去年全年同类案件收案总数的77件,创下历年来的最高水平;已审结68件,解决诉讼标的总额209.3万元,审结率为70.8%。比去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没有超审限案件,也没有发生因审理和执行不当而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事件,受到法庭驻地镇委、人大、政府的好评和辖区农村干部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8.
何帆 《政法论坛》2023,(2):97-108
审级职能是各级法院在审级架构、诉讼制度、审判业务中承上启下的职责和功能。审判职权则是不同层级法院审理案件的范围。审级职能的定位,决定了审级程序设置和审判职权配置。以选择案件的自主权为标准,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职权可以分为“刚性”与“弹性”两类。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调整了民事、行政再审审查“上提一级”的法律规定,限缩了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案件范围,适度扩大了最高审判机关的“弹性”审判职权,初步实现了再审领域的“择案而审”。只有在四级两审制框架下选准“择案而审”的切入点,厘清再审之诉的价值取向,完善当事人权益的配套保障,科学配置好最高人民法院的“刚性”和“弹性”职权,才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其监督指导全国审判工作、确保法律正确统一适用的审级职能。  相似文献   

9.
喻中 《新法规月刊》2014,(4):134-137
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对于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应当予以完整地理解。从思维方式来看,不能把“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当作一个孤立的事物,不能只看到“人民法院”及其“独立审判”;相反,要看到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永远都是政权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合理预期来看,应当理性地看待人民法院在履行独立审判职责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精心构筑“铁案”工程,是福建省各级法院坚持司法公正原则,认真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治省决定的具体措施。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司法公正这个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精心构筑“铁案”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审判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审判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审判质量重在建设。建立完善的审判质量保障体系,是加强审判质量建设和构筑“铁案”工程的根本措施。审判质量是司法公正原则在审判工作中最具体、最生动的反映。确保审判质量,涉及到审判工作的许多环节,而要避免每个环节出现工作疏漏和质量隐患,根本的措施在于从…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白水县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法院“审判质量年”活动及全省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安排和部署,全面推行案件审判流程管理,以审判、执行绩效综合评估体系为核心,以审判质量、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0,(8):F0002-F0002
坚持群众路线,保障群众参与权。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不断拓宽人民群众了解、参与司法的渠道和方式,深入开展审判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活动。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2月21日-23日,北京市法院系统召开北京市第四次经济审判工作会议,进一步传达贯彻最高人民法院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的精神,研究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审判工作任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盛连刚、副院长唐占蕴、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庭长黄赤东等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根据在第三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同志提出的经济审判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进一步强化审判工作”、”进~步坚持严肃执法”、“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副院长唐德华同志在工作报告中讲的五大…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在新形势下。做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核心。离开这一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保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院运用审判职能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亦是义不容辞的重要政治任务。今后的工作中要理直气壮地叫响“审判就是服务”的口号,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摒弃“就案办案”、“机械办案”  相似文献   

15.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0,(11):48-54
少年审判工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总结推广全国少年审判经验,深化全国少年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国审判》杂志社、福建省少年审判指导组和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于9月26日在莆田共同举办“少年审判机制”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提出对审判独立存在两种理解和做法,即“法官独立”和“法院独立”,二者各具利弊;然后阐述审判独立是相对的,审判独立与社会监督是一对矛盾,二者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制约与平衡关系。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审判独丘的重点在于强调审判独立于党政之外;最后分析了审判独立与法院内部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法院独立”及院长、庭长审批案件与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具有诸多负面影响,主张逐步取消这种做法,最终实现“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17.
时评     
《中国律师》2011,(2):87-87
成都改革知识产权审判体制“三审合一”首宗刑事案在我国西部率先迈出“三审合一”审判模式改革步伐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1月14日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这是成都法院系统推行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体制改革以来,审理的首宗刑事案件。该案由知识产权审判法官、刑事审判法官和知识产权专家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  相似文献   

18.
一直处在“热潮”中的审判方式改革,使原有的一些诉讼制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审判委员会也面临着“存”与“废”的考验。在这种情势下,冷静地分析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利”与“弊”,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制度并予以相应地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合理牲分析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确立依据 任何一项制度的出台都是与当时的政策导向、社会环境、实践需要等相联系的,对某一制度的评价也应从制度的源头开始。予以全面、历史地审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确立,作法理层面上的分析,找出其存…  相似文献   

19.
审判观念是指导审判人员开展审判工作的一种意识力量,也是启动法院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一把钥匙。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正在有力地推动审判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矫正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和误区,只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和内在要求的正确的审判现,才会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审判职能,积极发挥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作用。当前在审判实践中应确立以下几个观念:——各项审判并重的观念。长期以来,法院存在“重刑轻民”或“重经轻行”的现象。应当说,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海事等审判都是法院同等重要的审判工…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09,(1):63-63
多年来,马鞍山花山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审判、执行工作取得新突破。该院党组在深入凋研的基础上,从“为民、便民、利民”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开拓进取,创新创优,提出了“一个巩固、三个突破”的审判工作发展目标,形成四个各具特色的审判业务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