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制约地方人大监督权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督职能是人大的基本职能,行使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由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初期讳言监督,发展到现在多数地方已能理直气壮讲监督并进行监督;不少地方人大通过实践,已建立有关的监督制度,部分有立法权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已初步制定这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近几年来,各地人大还总结出一批监督工作的好经验。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的民主、法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意识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已不够满意;从事人大工作的地方人…  相似文献   

2.
《楚天主人》2011,(8):56-56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人大理论研究工作,根据省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2011年工作要点,省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会同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组织了2007年以来湖北省人大工作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评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动全省人大理论研究工作,根据《湖北省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2007年工作要点》和《2004—2006年湖北省人大工作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办法》,省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会同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组织了2004—2006年湖北省人大工作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共评出一等奖8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20件。  相似文献   

4.
地方人大的法规文本中时常出现诸如由相关主体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的条款,此类条款往往被人们误读为地方人大授权立法。授权立法的核心是立法权的转移,解析地方人大及相关主体立法权的结果表明,此类条款并非真正法律意义上的授权立法条款,但不能否认其现实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议程。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包括: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并日益发挥作用,乡镇人大是否设立常设机构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主张设立的理由是,为了更经常地发挥乡级人大的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赞成的理由是,乡级人大所辖区域相对较小,人大代表居住相对集中,一年可以多开几次全体会议以经常行  相似文献   

7.
地方立法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长期的立法实践中,遵循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围绕本地  相似文献   

8.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于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没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一项首要的、日常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但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人大监督权的行使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人大监督工作还有一些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与人大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丰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大监督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的制度,是经过长期酝酿、艰难探索才确立下来的。而这一制度一经确立,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20年的实践表明,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现阶段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对推进地方人大的工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和1982年地方立法权入宪法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特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本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职权,重点开展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实施性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人大民主在当代中国整个政治架构的轴心地位,建议积极推动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的竞争性选举;强化人大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打造人大的强势民主;按照依法执政的要求,发挥中共在人大民主中的主导地位;借助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人大民主在网络与实体之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立法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宪法授予部分地方人大立法权,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一个科学决策。从政治体制来说,我国实行的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由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地方立法权的授予,目的是更好地贯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9,(7):12-15
一、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有效地加强了地方人大的各项工作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作为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政权建设的重大改革.也是完善我国政权体系的一项创举。  相似文献   

14.
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专门机构。在我国人大的组织结构中,各级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设立的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和议案审查委员会;另一类是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设立的,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继续开展工作的专门委员会。设立地方人大专  相似文献   

15.
<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一年只召开一次会议,难以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设立常委会,可以在人大闭会期间,开展经常性工作,真正使地方人大工作开展起来。可以说,这是1979年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的最大意义。在事  相似文献   

16.
人大视野     
<正>安定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座谈会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大常委会以"高举旗帜,继往开来,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主题,召开了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是党的十七大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迫切需要。湖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自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以  相似文献   

18.
杨军 《云南人大》2009,(10):15-16
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这30年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的30年。回顾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人大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新禄丰人大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写在前面的话地方立法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1979年通过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由此,掀开了地方立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陈志 《人大研究》2006,(12):4-6
根据现行的立法模式,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其余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没有权力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除了因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任免权等法定权力而制作的规范性文件外,往往还有用来规范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运作、涉及地方人大工作创新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主要用来规范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运作,并且或多或少地对同级“一府两院”有一些约束力。怎样看待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呢?我们知道,立法是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