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民族复兴,维护国家独立、自主与安全是毛泽东大战略的核心目标.中国在社会组织、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和外部环境的险恶构成了毛泽东大战略的内外条件.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严重限制了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空间,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与自身实力不相称的、额外的安全保障和国际影响力.毛泽东大战略就是通过对两极格局变迁趋势的积极把握,利用矛盾,分化对手,保存和壮大自身的力量,从而为中国作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新生力量的崛起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共“十八大”报告为蓝本,辅以中国新领导集体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结合近年中国面临的内外形势及外交实践,从战略目标、战略环境、战略条件、战略理念、战略布局五个方面对新时期中国大战略做全景式描述和分析,提出了中国大战略所追求的近、中、远期目标,以“三个自信”为核心的战略条件,以八个“必须坚持”为支撑的战略理念,并将中国大战略概括为内政、外交、国防、对台、党建等五个“五位一体”.本文的结论是:以中共“十八大”报告为标志,新时期中国大战略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文本,对于指导中国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大战略理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殷弘 《国际观察》2007,21(5):15-21
作为一个单独和自觉的领域,关于国家大战略的真正理论研究迟至20世纪50和60年代才明确出现.直至当今,特别由若干杰出著作构建和标志,国家大战略理论研究经历了主要产生四方面重要学理成就的发展过程.然而,中国的有关理论研究尚处于很不充分的状态,同时国际上已有的大战略理论仍存在一些重大的乃至根本性的忽略和肤浅.为了针对现存的不足和缺陷从事补充、深化和升华,需要形成一个基本框架或纲要,在其中尽可能较全面并有创新地界定和提示大战略的15项基本问题或机理,它们分别存在于大战略目的、大战略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大战略手段及其资源基础、大战略决策机制和体制、大战略思维方式、大战略艺术及领导素质这六个方面.在特别根本的认识论意义上,大战略思维方式和大战略艺术本性问题是大战略的"活的灵魂",值得予以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4.
大战略与政治文化属于不同的学科和理论研究范畴,但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强大的隐性制约力量,政治文化与大战略之间的关系必然复杂而又多重.发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布匿战争揭示了极丰富的大战略和政治文化机理,对它们的研究和领悟具有明显的"现代"性质以及丰富的现今和未来的意义.国家大战略的缔造和实施是与政治文化休戚相关的头等国务,宏伟辉煌的大战略成就可以塑造新的政治文化要素,而政治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战略缔造,帮助或损毁大战略实施,并且决定大战略的成败,从而决定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国家大战略:概念与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对大战略的概念进行了廓清。认为大战略不同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战略是讲求原则的,认为大战略的原则主要有四条。指出大战略重视间接战略,实施大战略首选的是间接战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当今大战略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都深受结构理论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当今大战略研究一般都是以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布作为主要的自变量,尽管在具体研究中技术因素和地理因素都可以作为干扰性变量,但这些变量并不影响到结构理论的内在逻辑.本文指出,以结构理论为基础的当代大战略研究的主要弊病在于,忽视了技术因素与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大战略运行环境的潜在含义,而对此种相互作用的探讨可在很大程度上向人们提示以其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的地理政治视角对大战略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潘忠岐 《国际观察》2006,22(1):25-32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美国未来国家大战略的理论辩论.对于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利益与目标、威胁与挑战、手段与途径等问题,不同学派根据各自对国际政治现实的理解提出了纷繁复杂的理论模式.关于大战略的辩论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辩论,因此,本文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三个主要视角对各种大战略模式及其论证思路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逻辑疏理.  相似文献   

8.
大战略是人类社会政治斗争的高级形式,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可从历史深处发现某些大战略思想的源头。柏拉图是西方大战略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不仅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战略家,也是当时地中海世界人文主义者集团的政治领袖。他用自己的知识论创立了人文主义大战略的纲要,并通过实践哲学加以检验,以证明其正确性和真理性。柏拉图最早揭示出人类的历史是理性发展的历史,理性是人和社会生存、进步乃至产生文化、文明和科学的源泉。但同时,人类的历史也是反理性的历史,理性与反理性的斗争是世界历史的主线。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园”是青年政治领袖的培训基地,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文主义政治家。柏拉图去世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雅典学园”的指导下,按柏拉图“共和国”思想描绘的宏图远征波斯,写下了世界文明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从战略学意义上说,柏拉图的大战略是对古代人文主义集团数百年的知识积累和结晶,是针对古代地中海世界统治集团的策略而制定的反制战略。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则是充分借助了统治集团的大战略而实施了人文主义大战略,从而取得了无与伦比的伟大成就。任何一项大战略,总会伴随着一项反制战略。在当今这个“大战略时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深入研究、理解和认识大战略。  相似文献   

9.
国家大战略:目标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大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战略目标、战略实力和战略途径。关于战略实力,中国学术界论述较多,而对于战略目标和战略途径涉及较少。本文首先对战略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三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大战略的目标进行了确定,认为应该是防止外部威胁、控制外部威胁和化解外部威胁,并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安全观和大战略的发展演化进程中,既有历史连续性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其中变化性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实力大幅度提高,其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双重变化影响了中国历任领导人为保障政权安全对大战略所做出的巨大战略抉择。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时期,中国相对弱小,面对强大对手的严峻军事威胁居于绝对弱势,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以应对明确外部安全威胁为中心的大战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日益强大,但面临的国内国际问题日益复杂化,中国领导人在大战略抉择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重大意义。21世纪中国面临国内外新的安全挑战,这是冷战时期国际秩序终结的结果,这也是中国1979年以来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