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弱势群体之一的农民工子女,其平等受教育权迫切需要国家保障。司法保障是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最终的救济保障,往往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救济途径。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是目前可行的两种基本的救济途径,我国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宪法诉讼制度,以形成对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严密完备的司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美好生活是人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理想追求,而法治则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法治的平等原则确保人人拥有平等的人格、规定人人相同的地位以及赋予人人同样的法律机会,为人的尊严感的达致奠定基础.人民福祉是法治的根本目标,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确保不同群体之间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地域发展上的互补...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中的平等受教育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认识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我国社会中还存在着受教育权不平等的现象。受教育权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作用的本质体现是,教育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发展的动力,是其向上流动的前提。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都在包括宪法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文件中规定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以及政府为此所承担的义务,并把它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当然内容。我们应当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潇潇 《法学杂志》2006,27(4):95-97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根本,平等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深入探讨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法理依据,透析我国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保护的现状,进而寻求促进和保障实现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对策,对实现农村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小芹 《法制与经济》2013,(4):21-22,24
民生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受教育权平等问题又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作为宪法上的一个基本权利,我们必须从宪法的层面去考虑如何实现受教育权平等保护。文章拟从受教育平等权的比较研究出发,提出我国在实践中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一些问题,并且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期能够让受教育者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今天的受教育权是初始的受教育义务经“自由权形态”到“社会权形态”再到“发展权形态”历次演变的结果。在实证法上 ,受教育权也经历了一个从“受一般法律调整”到“作为人权入宪”到“进入国际人权法领域”的发展历程 ,目前受教育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已经确立。在法律意义上 ,受教育权平等不仅要求权利设定上的平等 ,而且要求将平等原则作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宪法规定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也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却是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实现不充分。  相似文献   

8.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9.
平等原则与自由原则一样构成人权的重要原则。鉴于平等权内容的特殊性,20世纪以来禁止歧视已成为平等原则的实质性建构过程中的最基本因素。依据《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关于歧视的定义,发生于西安的“绿领巾”事件已构成教育歧视。  相似文献   

10.
熊轶 《法制与经济》2008,(14):76-77,114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受教育权施以平等保护是近现代教育领域大力提倡的重要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我国的现实情形与现行的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之间存在不相符的地方,尤其表现在高考录取制度方面。我国的高考录取采取地域差异的区别对待制度,这一制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仍然采用传统的按省分配高考名额的方式,使考生的出生地成为选择高校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有悖于宪法的平等原则。在循序渐进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高等教育制度,解决公民受教育权不平等的根源的同时,应采取以分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的招生标准,促进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  相似文献   

13.
董丽娜最大的愿望,就是赢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2011年10月27日,在北京西城区鼓楼大街的一个平房院落内,记者见到梦想成为一名播音主持的董丽娜。她跟同样是视障人士的小娟(化名)同住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内。小娟的视力比董丽娜好些,还有些光感。  相似文献   

14.
董丽娜最大的愿望,就是赢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2011年10月27日,在北京西城区鼓楼大街的一个平房院落内,记者见到梦想成为一名播音主持的董丽娜。她跟同样是视障人士的小娟(化名)同住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内。小娟的视力比董丽娜好些,还有些光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作祟、择优教育观念的冲击等现实层面的原因,以及户籍制度的影响、教育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权利救济机制不健全等制度层面的原因,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机会、受教育的条件和受教育过程都与拥有城市户籍的儿童不平等。国家应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教育歧视法》,以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平等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对保全财产的优先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债权保护制度,目的在于维护公平正义,它通过破除债权平等原则,赋予特殊债权人以优先其他债权人而受清偿的权利,实现实质平等。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财产保全的宗旨及优先权制度目的来看,我国现阶段应当规定申请人对保全财产的优先权利,以实现法律制度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平等实现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英  吕哲 《河北法学》2004,22(1):141-144
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保护力度不够,这种情况不利于维护我国宪法的权威和维护稳定的法制秩序,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教育水平和全社会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不符合平等受教育权保护的国际化潮流。从造成这种情况大量存在的原因出发,完善宪法、宪法性法律、加强司法保护工作等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但归根结底,发展经济,增加教育投入是加强对公民受教育权保护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龚向和 《河北法学》2005,23(10):23-26
受教育权的可诉性及其程度受到两个层次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刻影响,一是国际法关于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划分,二是国内法关于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区分。受教育权作为宪法权利,在自由权层面及形式平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具有可诉性;但在社会权层面,只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升学权和免费就学权具有可诉性。受教育权作为法律权利,其可诉性程度大大提高。平等主体之间的受教育权纠纷可由双方提起民事诉讼予以解决;但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提起的行政诉讼则同样受到被侵害的受教育权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5日,南非国父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5岁。来自世界各国的100多名政府领导人出席了12月10日在南非举行的曼德拉追悼会,世界各国公众也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曼德拉。全世界都在纪念曼德拉,是因为他倡导的非暴力抵抗行动终结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进而在南非实现了自由、平等和民主。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反种族  相似文献   

20.
杨兰 《法制与社会》2010,(20):234-234
在我国,受教育权,不仅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然而,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从而引出教育平等权问题,并从法律保障机制角度提出如何完善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