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司法》2011,(8):5-5
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写入其中,明确了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作为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法律齐备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原则中,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  相似文献   

3.
高斌 《政府法制》2009,(5):30-31
法治,常被人们称为“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是一种理想的政治法律制度模式。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被认为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起点。但是,著名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则指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不是十五大,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第一次鲜明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对于以前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5.
李林 《政法论坛》2023,(2):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指明了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使命和中心任务,而且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和法治保障,具有重大意义。要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法治轨道”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08,(12):1-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时下隆冬季节即将来临,举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气氛却越来越热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代。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一页又一页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李步云张志铭“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跨世纪目标。本文对“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这一宏伟目标的意义从若干方面进行了阐发。作者认为,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是...  相似文献   

8.
章尚锦 《法学家》2001,(4):57-60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她就一直为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流血牺牲、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领导我国各族人民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的80年.……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马忠法蔡嘉伟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里程碑“民主政治,法治国家”是近现代中国史上无数有识之士梦寐以求的目标。郑观应在他的出版于甲午海战前一年的《盛世危言》中,强调设立“议院”才是富强之本①,表达了对民主政...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科学界定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全面论述了依法治国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渗透着浓郁的现代法治精神,包蕴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系统阐发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宪法至上是建设法治国家之关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宪法至上是建设法治国家之关键吴家麟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表达了中国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是一厢情愿、心想事成的事,...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已成为广为关注的话题,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法典形式加以确定,使依法治国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制度。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法治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我党的治国方针,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也是一项重大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执政党在反映其执政纲领的报告中正式把“依法治国”从治国方略的高度上提出来,把“建设法治国家”从战略目标的高度上提出来;是作为...  相似文献   

14.
试论依法行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策略,实则是对法治的认同(故在后文中我们将“依法治国”作为法治的同义语)。它不仅具有“治国方略”的工具意义,而且还具有“治国之道”的规范意义。另外,作为法治意义的“依法治国”,它还具...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监狱机关而言,就是要积极推进法治监狱建设与监狱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继承、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郑重结论。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将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这一基本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纳入了国家根本大法,中共中央最近做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邓传明“依法治国”是中共中央不久前提出的治国方略,并已为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肯定,成为我国广大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  相似文献   

19.
继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法典的制定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