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区中介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社区委员会为社区的三大组织体系。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在近几年大量涌现,它涉及到维权、服务、娱乐、体育、文化、福利等方面,在社会中起到了服务、沟通、公正、监督等重要作用,有利地促进了社区民主建设的发展。所以,在现阶段必须大力培育城市社区组织,促进社区的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将我国导入了经济转执、社会转型、政治转制、文化转向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的安身立命之地,源头活水之泉只能在社区,舍此别无他途。这是因为:社区为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建构提供了广阔的场域价值、丰富的资源价值和灵活的沟通价值。确立社区价值观,是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在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中的一种理性思维、一种创新思维、一种引发丰硕成果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青岛乃至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及其志愿者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对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才刚刚起步。本课题组利用三个月时间,采用全市街道普遍调查与重点社区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分析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社区志愿者工作机制建设,特别是怎样借鉴国外经验和运用奥帆赛志愿服务工作的有益经验以推动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强化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文明程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对策与建议,形成了此报告。以期为青岛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中首先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地方政府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依据,然后从降低注册登记门槛、支持成立与运行、鼓励服务专业化等方面梳理了已有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政策,指出地方政府对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目前存在经费保障不足、政策配套滞后、宣传力度不够和培训执行不实等问题,提出要设置发展扶持资金、注重运行政策配套、突出社区形象宣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社区党委领导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日常管理规范化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实践中,积极推进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使公益性社会组织成为现代公共服务的新型载体.柳州市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步形成了"雷锋超市"志愿服务站这一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文中以柳州市"雷锋超市"志愿服务站为例,从项目孕育、项目创设、项目发展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描述性研究,试图归纳出城市社区公益性组织孕育发展的普遍特征,进而总结其经验,为其他社区公益性组织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的目的在于快速提升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成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宿舍社区的管理现状,得出以宿舍社区为中心,服务体系为依托,社团建设为基本点的结构模式。希图借此模式,营造高校社区的学习氛围,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的“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实务模式在防控疫情蔓延、平缓居民心态、链接生活物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志愿者参与途径看,“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实践主要体现为价值取向中的个体主动、从众压力下的群体驱动、基于科层权威的单位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发动的“网格+志愿服务”、注重多元主体协同的混合五种具体模式,并在防疫工作中发挥了各自效力。该实务模式尚存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定位分化、志愿服务风险系数高、志愿者疫情防控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推进志愿服务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疫情防控效率,须明晰组织与志愿者之间的合作基础,实施志愿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筛选合适的志愿服务模式,总结疫情防控的基本经验,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澳门社区公共服务由政府与民间不同的机构共同提供,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机制,促成社区与政府在社区服务及建设方面产生良好的互动。同时,不但社区的公共服务满足了居民社会化的生活需求,而且切适的服务提高了公众参与社区的积极性,多元化的社区服务还有助于实现居民社会福利服务的深化发展。探讨澳门社区特色的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经验,分析社会组织结构形式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利弊,探究公共服务中的合理配置、服务系统的规范、参与程序的弊端与利益保障等问题,能够总结出澳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治理的经验,适当调整民间社团的参与机制,以便推向社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治理是做好社区组织管理工作、管理好社区事务、服务好社区居民、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性工作。正确梳理、研究、推动城市社区组织更加科学、统一、高效、规范管理,让社区居民生活在和谐、舒心、安全、优美的大家庭中,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作用明显。因此,探究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市南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目标,把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向城市基层延伸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使其在促进社会资源整合、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区繁荣与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以笔者所参与的一个针对外来工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基础,来探讨现阶段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区推动社区发展。着眼于对照香港已有的社区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方法,以期对今后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在社区工作2及地区发展模式3的概念上,结合实践项目分析我们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工作经验,包括介入目标的界定以及介入方法的探讨,介绍社会服务外展工作经验如需求厘定方法、社区权力分析与协商技巧、服务对象参与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笔者所参与的一个针对外来工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基础,来探讨现阶段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区推动社区发展。着眼于对照香港已有的社区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方法,以期对今后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在社区工作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上,结合实践项目分析我们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工作经验,包括介入目标的界定以及介入方法的探讨,介绍社会服务外展工作经验如需求厘定方法、社区权力分析与协商技巧、服务对象参与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途之家是矫正工作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广大城市乃至乡村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广发展前景。开办和推广中途之家标志着中国社区矫正机构的重要进步。而与此相匹配的下一步发展要求,应该是中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北京市的阳光中途之家的模式要求中途站不仅要向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提供临时住宿之类生活救济,而且更要提供教育矫正、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实现社区矫正的职业化,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或法规,由专业化的矫正官员组成社区矫正工作者核心队伍,明确规定他们必须具有与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专业资格和经验,并享有相应的薪金和福利及任职和晋升条件。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路向--香港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港推展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在其本地的专业服务发展、社工专业化进程、社工教育及培训等已奠定了相当强固的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展望前路,寻找方向;另一方面亦可尝试回顾及整理过去的经验,作为祖国内地推动社工专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地文物非法跨越边境向香港流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回顾了100多年来内地与香港间文物走私演变过程,指出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在分析两地警务合作的基础上,指出双方在刑事法律规定、刑事司法实践上存在的问题和刑事司法合作落后于经贸文化合作、刑事司法协助及警务合作协议缺位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完善双方警务合作,包括应对两地间文物走私犯罪的对策,认为凝聚共识是前提,适时修法是基础,商签协议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香港警察被誉为亚洲"最优秀的警队",其高质量的警务实战训练在国际警坛上享有盛誉。为保持训练效果,香港警务处枪械训练科设置了为期42天的"武力使用教官课程班",目的在于培养素质高超的警务实战教官,为实战训练服务。与香港警方的武力使用训练课程相比较,内地公安院校的警务技战术教学仍存在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借鉴香港武力使用教官课程训练内容,提升公安院校警务技战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以“社会为本,辅导为主”的犯罪矫治措施,强调以较宽容的态度处理轻微罪行的青少年,尽量避免让犯罪青少年进入司法审讯制度内,避免把犯事的青少年监禁起来,而是让青少年留在原来的社区里,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在实践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香港又相继推出了“社区为本”的自新计划,其中就包括社区支援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18.
香港政府的防治毒品政策大体可分为两大主轴。第一主轴是刑事司法,包含立法禁毒、执法及针对毒品相关罪行及吸毒者的判刑。第二主轴是社会政策,包括预防吸毒行为、识别吸毒者及提供戒毒复康服务。就吸食氯胺酮而言,香港青少年群体很大程度出现了帕克所述的"正常化"现象。同时,日常社交圈子中网络状的接触点大幅增加了非滥药群尝试氯胺酮的可能性。这种吸毒"正常化"对香港毒品防治政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替代服务概念的理解,通过考察日本在开展精神康复中运用替代服务的典型案例,探讨了替代服务的作用及对专业服务所产生的影响。替代服务与专业服务之间的关系既不完全等同于以往传统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专业关系,又不完全体现为去专业化的朋辈支持,而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独特关系。在这一独特关系中,精神障碍者自助开展的替代服务对社区精神康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与专业服务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持、互相协作的关系,从而提升了精神障碍者的主体性与生活质量。正是在改善当事者主体性的意义上,文章认为建设精神卫生公共性需要发展替代服务,进而在本土社区精神康复之中,展望开展替代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ase of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in Kunming Y Hospital. We discuss the main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and find out the work of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humanism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an reduce the working pressure of the medical staff, enhance the confidence of the patient with rehabilitation, improve the patient's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However, its service approach and intervention level is confined to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 lacking the involvement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Meanwhile, the service is inadequate and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for complete rehabilitation. The future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needs to develop towards the intervention level and the system diversification direction, adhere to the social work standard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quality in multi-team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