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蕾 《政府法制》2012,(28):28-29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个被认为有效的反腐利器,迟迟无法实施。与中央“时机还不成熟”不同的是,地方政府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直在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2.
任何制度的设立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是制约和决定事物运动、发展和转化的各类因素。在选择的30个样本国家中,财产申报制度确立的主客观条件基本分为五类,即民主政治、反腐态势、政治决断、社会形态及配套措施。其中最低限度的民主、严厉的反腐败态势以及政治家的政治决断是设立财产申报制度的必备条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财产申报法制化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在制度上不断推进。当前实行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2017)以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克服了以往财产申报的弱点,具备了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从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当前反腐败的态势以及党中央反腐败的勇气和决心来看,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法制化条件正趋于成熟。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在高度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财产申报的渐进法制化是当前我国较为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终端治腐的一项重要措施,终端治腐是指实行官员财产透明化,使其非法所得无存藏之处。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终端治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实名制、财产申报制等法律制度。我国也把终端治腐纳入重要日程,金融实名制已实施数年,对家庭财产申报制也已经提出了原则要求,颁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县(处)级以上国家公职人员收入状况的透明度,但由于《规定》本身存在较大缺限,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是申报主体范围过窄。《规定》所规定…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作为反腐利器,在当代预防与惩治腐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一直在探索公务员财产申报的相关立法,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至今难产。近年来,党和国家打击反腐的力度逐年增加,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行,关于出台有关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的时机也不断成熟。本文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领导职务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加速构建领导职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5.
官员财产申报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话题贯穿今春全国两会.看到曙光的民众,期盼从未如此热切;高层和有关负责人的正面回应,也从未如此频繁.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对网民们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正在积极准备之中.接下来的"两会"中,中纪委、监察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有关负责人多次重申,正在研究论证这一制度,同时又强调,需要一些配套措施,不能仓促出台.  相似文献   

6.
财产申报法号称“阳光法案”,是反腐败的终极利器,因此,制定专门的《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的内容应当包括总则性规范、申报主体或申报义务人、申报财产的范围、申报种类、申报受理机关和申报审查机关、申报受理程序和审查程序、申报书的公开和法律责任等.《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立法应当强调个人财产登记实名制及其技术手段的运用,要处理好公开与隐私的关系,使立法与相关法律制度配套.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2011,(1):5-5
中国的反腐败有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的科学反腐败制度,主要应包括家庭财产申报制度、金融实名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反腐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认为在反腐败斗争中,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至为重要,文中论证了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必要性和日渐成熟的立法条件,对阻碍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现实障碍进行了分析排解,以期对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制度性突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体现,能够强化政府的廉洁程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监督公职人员。我国目前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处于试点状态,缺乏系统性,实施力度也不强,难以起到预期效果。我国应完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议由全国人大制定统一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将所有公职人员纳入财产申报主体范围,并设置严格的申报程序和法律责任,强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刚性和权威。  相似文献   

10.
试论财产申报制度与贪污的防治李德奎一、建立财产申报制度有利于发现贪污、贿赂等经济违法犯罪(一)财产申报制度可为检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发现贪污、贿赂等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开辟渠道。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并通过对申报义务人不同时期财产状况的审核比较,可对其各时期财产收...  相似文献   

11.
周圆 《法制与社会》2010,(9):169-170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同志从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设立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议案,这在公众中的反响很大。其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94年就曾将《财产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但一直未能出台,而且在立法规划中也不见了踪影,可见通过这一法案障碍之多、阻力之大。那么,建立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哪些障碍因素呢?本文将从政策制定的角度,从政策环境、政策过程两个方面分析这些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工具性的角度,还是从实质性价值的角度,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在该制度建设上均有所实践,但是到目前并没有出台一个关于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探索完善该制度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1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缺陷及其修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阮传胜 《河北法学》2004,22(6):61-64
刑法第395条第1款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规定,在立法理由、犯罪客观要件等方面均存在缺陷。为贯彻科学的立法精神,借鉴他国的立法例,建议取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罪名,而以拒不申报、虚假申报财产罪罪名代之,并完善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如此,刑法将更加完善、科学。  相似文献   

14.
陈玉洁 《法制与经济》2009,(18):29-30,32
财产申报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在任职之初、之中、离职后一定时期内定期、诚实地向有关机关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内的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目前防治腐败最有效的科学机制之一,现已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并取得良好成效。但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基于此,本文以构建该制度的意义为切点,从财产申报的主体、受理机关、申报时间、财产申报的内容、法律后果等方面具体论述了作者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5.
连续5年建议官员申报财产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和任建明都认为,尽管7月11日发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离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很远,但标志着我国朝着这一方向再次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6.
财产申报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在任职之初、之中、离职后一定时期内定期、诚实地向有关机关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内的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目前防治腐败最有效的科学机制之一,现已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并取得良好成效。但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基于此,本文以构建该制度的意义为切点,从财产申报的主体、受理机关、申报时间、财产申报的内容、法律后果等方面具体论述了作者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12,(21):1-1
官场形式主义由来已久,于今为烈,略举一二: 其一,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形同虚设。多年来,官员在财产申报中不能如实反映收入实际情况的问题突出,而这种不如实申报又无人监管,致使官员财产申报毫无真实可言,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09,(9):46-4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赵辉指出,对待实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我们应该有个清醒认识。它虽然是一剂反腐良药,但对腐败顽疾而言,寄望于它能够药到病除却是不切实际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要受到实施环境、配套制度、先天缺陷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我国的全民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一些领导干部隐匿个人财产仍有很多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9.
现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是构成执行难的一大成因。本文试通过分析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及不足,就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申报主体、申报内容以及违反财产申报制度的制裁措施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财产收入申报法》已列入经中共中央转发的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说明,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已经提上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程。建立这项重要廉政制度,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建立和怎样建立这项制度。一、建立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意义财产申报是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对其拥有财产的状况,包括财产的数量、来源、增减等情况,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指定的监督机关递交书面报告,以接受审查和监督的制度。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这项制度,目的在于将公职人员拥有财产的状况置于“阳光”之下,防止某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