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七八月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纪念活动,首开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活动之先河。此前主要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共思想和组织的制约,以及遵义会议前中共领导核心的不稳定、不成熟,而一直没有举办过此类纪念活动。首次中共诞辰纪念活动的举办抓住了当时国际国内、党内党外出现的有利因素,组织筹备充分,纪念形式多样,纪念主题高度关注现实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纪念活动中还产生了几个极具政治表达功能与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念文本。首次中共诞辰纪念活动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它在中共党史上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给我们留下一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中共纪念活动逐渐成为党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既有跨阶段的整体研究,也有阶段性与专题性的专门研究,主要集中于纪念的方式、规模、内涵及纪念的功能方面。①研究中共历史上的纪念活动,不仅要关注纪念活动的形态与功能,也要考察其具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如此方能整体上予以宏观的审视。本文通过对解放初期北平首次公开性的中共诞生日纪念的文本解读,考察本次纪念的历史过程,以求对中共纪念史研究作出一点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纪念文本中的核心概念是承载和传播中共政治思想的直接有效载体:在纪念活动中,中共对核心概念的选择和阐释是中共政治理论构成和变迁的表征;纪念活动中对核心概念的强调和重复也在无形中传播着中共的政治思想,推动着中共的政治实践。从概念史视角对中共纪念史进行研究是中共政治思想史的新视角。纪念史中的概念是概念史研究的一部分,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也适应于纪念史中的概念研究。但纪念史也有自己特殊的一面,对纪念史中的概念进行判定时,既要将概念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结合起来,还要寻求其他方法。对纪念史中的概念进行研究时,既要注意特定时间内概念与思想的同步性,也要重视特定时间内概念既有的批判性变化的一面;既要注意中共纪念活动中文本概念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还要注意研究纪念对象的概念化。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通过纪念来表达。纪念是举行仪式、保存记忆、传播象征的行为活动,是历史的一种书写,历史因纪念而精彩。陈金龙教授新著《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是一部通过中共纪念活动的拾遗、挖掘、梳理、总结来呈现中共历史面相的力作。该成果既是中共纪念史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又是中共专门史研究的重要开辟;既是中共新文化史研究的有益探  相似文献   

5.
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建党纪念活动始于共产国际的倡议,1941年后走向常态化。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通过举行纪念大会、发表纪念文章社论、开展文娱活动和基层组织、单位向中共中央及党的领袖致贺电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建党纪念活动。中共借助建党纪念活动,回顾党的历史,总结党的经验,加强党的建设,表达党的主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建党纪念活动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借助纪念对象保存历史记忆、借助纪念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助纪念契机进行政治动员,发挥出了纪念话动的独特功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果.为以后中共领导开展纪念活动提供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共历来重视借助纪念讲话来表达历史观、塑造国家形象。对习近平纪念讲话的即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可揭示其据以表达当代中国政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科学性。剖析习近平纪念讲话如何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政治文化传统,可诠释当代中国政治话语表达的时代经验,借以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话语表达和话语自信,启迪在新的历史时期纪念活动作为政治符号和社会仪式的话语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8.
邹国振 《党史文苑》2012,(14):19-21,27
纪念活动是中共重要的话语方式。新中国建立以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共借助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对唤起社会历史记忆、树立孙中山之旗帜、促进统一战线工作、表达中共对台主张有重要作用,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积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924年3月8日上海丝纱女工协会举行"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这是上海第一次公开的群体性妇女节纪念,也是中共参与组织下的妇女节纪念。之后中共连续参与领导上海的妇女节纪念活动,并在国共合作中担任纪念妇女节的实际操作人,不仅推动上海女工运动,同时团结各女权团体、女学生等群体。本文旨在梳理大革命时期中共在上海纪念妇女节的活动,不仅能完善中共纪念妇女节的历史,也厘清了上海妇女节纪念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中共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行为,具有显著的政治功能,对营造和培养政治文化具有建设性作用。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范式,从其理论和方法视角对中共纪念活动这一史事存在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变迁进行整体研究,将为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纵观建国以来中共纪念活动史,中共纪念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社会建设上的契机以及文化上的权力运作。在另一层面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2.
纵观建国以来中共纪念活动史,中共纪念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社会建设上的契机以及文化上的权力运作.在另一层面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奋斗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靳燕凌 《湘潮》2015,(2):5-6
延安时期,中共对孙中山的纪念包括忌辰与诞辰纪念,中共通过报纸、纪念大会等形式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缅怀,也通过纪念活动表达了中共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将致力于完成孙中山未完的事业。同时,通过理论阐述与观点表达,形成了延安时期我党对孙中山先生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共领导下军队的创建纪念日,"八一"建军节的形成模式与实践对中共其他的纪念性节日与活动具有较为典型的示范效用。在中共的早期历史上,首举暴动旗子的南昌暴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并不像今天一样受到重视。苏区时期,"八一"建军节相关仪式的塑造经历了一个较为微妙的历史进程,其节日纪念活动的形塑、模式、仪式实践既与中共早期的革命态势息息相关,也与苏区民众的相关习俗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作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伟人,在他去世后,不同的党派和社会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宋庆龄因其特殊的身份,在孙中山纪念活动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她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孙中山纪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孙中山纪念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每逢诞辰和忌辰都会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宋庆龄也通过出席纪念会、发表文章等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对孙中山的纪念,既源于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和需要,更是出于自身对孙中山的追思与怀念。  相似文献   

16.
<正>21世纪以来,中共纪念史研究逐步兴起,不仅扩充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原有格局,为其注入一股崭新的竞争性力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冲击了传统的“单向度史学知识生产的思维模式”,为中共历史面相的多元化叙事提供了可能((1))。中共纪念史研究的兴盛,无论对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还是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抑或当下纪念活动的开展,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1927年曾专门发文纪念,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吴玉章等人还就此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纪念辛亥革命是一件大事.往往和纪念孙中山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孙中山先生的诞辰、忌辰和辛亥革命爆发日,每逢十周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作简要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1933年,中国共产党基于“扩红”与筹款的现实需要,在苏区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纪念活动——“八一”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活动。经由党、苏维埃、军委的组织与配合,该纪念纳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框架,举办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进行了“八一”阅兵仪式的操演,既实现了既定的政治动员目标,又透露出一种建构革命军队集体记忆的指向,由此奠定中共此后纪念活动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全省党史系统,根据各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北80年》、《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图志》、《中共湖北地方史(青少年读本)》、《为革命献身的湖北省委书记》等书籍。在《湖北日报》先后发表5个专版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有关国家将分别举行纪念活动。5月9日是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50周年,俄罗斯将隆重纪念这个节日。江泽民主席、美国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密特朗、英国首相梅杰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将应邀参加纪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