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统一战线》2014,(4):78-79
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中国的协商民主不是为弥补选举民主局限和弊端而被动产生的,它最初就是在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政治形式中,在人民政协这一重要组织形式中产生的民主,是主动的民主选择,是以协商为特征的新型民主形式。作出这种选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前,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之一,已成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十八大对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寄予乐观的期待。中国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多级政治协商制度,探索出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等基层民主实践,这些为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经验。同时,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协商民主的协商场域正在不断拓宽。工资集体协商的广泛推行就是协商场域拓宽的一种表现,在这方面,福建泉州的工资集体协商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党的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这为统一战线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实践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协商民主中要重视发挥无党派人士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姚成华 《世纪行》2013,(8):11-12,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基层政协组织要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形式.充分运用基层协商民主成果,不断创新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切实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努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增强民主协商实效。  相似文献   

5.
论党内民主建设的协商式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尧 《长白学刊》2008,(6):121-125
关于协商民主能否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可行路径问题,需要基于比较的视野对这两套民主话语和实践作深入分析。一方面,党内存在发展协商民主的有利因素,一些原则、制度与实践同协商民主的要求有包容的成分;但另一方面,二者也具有本质差别。此外,党内民主协商在制度化和过程环节尚有一些问题。因此,必须科学认识党内协商式民主的可行性及其发展的限度。  相似文献   

6.
1份指导意见,3份针对不同层面开展协商民主的规程,2份基层协商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构成“1+5”,搭建起浙江余姚市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的“三化”体系-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将“协商民主”这一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举措中,让基层的协商民主定位清晰,任务明确。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如何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努力创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新型人民民主制度和实现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五年工作和十年成就的时候,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在第六部分指出,要“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如何理解发展协商民主的全面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协商民主,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张光辉 《群众》2015,(2):43-44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可见,制度化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立足当前,在"广泛""多层"的协商民主体系中,重点是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重要价值这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重点。在协商民主朝着"广泛"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总共294个字8句话,从国家政治体制的角度明确了人民政协在我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重大理论创新,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尤溪县在基层民主的实践中,通过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共中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民主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选举(票决)民主和协商民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的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2.
郑国元 《世纪行》2013,(11):37-37,48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发展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实践课题。襄州区政协在坚持全会总体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基础上,整合各个层次的协商资源,集中优势开展专题协商议政.推动多层次协商向深层次协商、高层次协商转型升级,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总结其基本经验,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诉求。从总体上说,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政权机关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平台;基层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形态,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世纪行》2014,(12):24-24
本刊讯 12月上旬,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率调研组赴宜昌、潜江两市调研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情况。 在两地召开的协商民主专题座谈会上,宜昌市和潜江市汇报了当地协商民主建设工作情况,就明确协商民主主体、丰富协商民主形式、规范协商民主内容、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明确了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其在行使协商、监督职能中的相关程序安排,提出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等要求。这对明确政协建设协商民主的主要着力点,发挥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的重大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3,(11):93-93
易承志在《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与一般的协商民主模式相比,人民政协在发挥协商民主功能时具有体制、组织和能力上的独特优势。当前人民政协在发挥协商民主功能时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优化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功能,应该推进人民政协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与各主体平等协商的统一,以及加强政协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7.
谭韬 《江苏政协》2015,(2):44-46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基本定性、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三个方面,作出深刻的论述,特别强调,"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要"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因此,从治理视角看,西方协商民主对于自由主义民主是一种治理超越。西方协商民主力图通过对民主理念的改造来弥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帮助自由主义民主摆脱现实治理困境和合法性危机。然而西方协商民主终究走不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框架,使其许多理论上的美好愿景难以真正转化为实践上的治理效能。与西方协商民主不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民主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有实践探索,革命胜利后又以协商的方式建国,而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政党协商到政治协商,再到社会协商,最后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西方协商民主又是一种治理超越,它在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多元共治、权力监督和主体培育等方面开辟了当代国家治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实践摸索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追寻我国协商民主的文化渊源,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认知,丰富协商民主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也能够进一步培育我国的协商文化,完善协商民主工作,这都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