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公众对商标的宣传、报道和评论等使用行为,为商标被动使用行为,它与商标权人的商标主动使用行为相对应。我国立法对商标被动使用行为持否定态度。从索爱商标案、伟哥商标案和陆虎商标案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商标抢注系列案看,我国司法实务界对商标被动使用行为的认识不一,甚至截然相反。然而,从商标使用的本质、消费者在商标法中的核心地位来看,商标被动使用行为不仅是商标使用行为,而且在商标使用体系中居绝对的核心地位:它不仅能够实现特定标志转化为商标,而且是特定标志转化为商标的必经途径;它不仅不需要转化为商标主动使用行为,相反,后者需要依赖它才能发挥作用;它既可能符合商标权人的内在意思,也可以违背其意志而独立成立。商标被动使用行为能够产生将商标与特定经营者相联系的事实效果,也能够产生商标使用的法律效力:被使用的商标可以被认定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在先使用商标,甚至被认定为未注册驰名商标。这种法律效力,符合取得商标权的基本原理和保护商标权的基本理念,也契合商标法的立法宗旨。基于对商标被动使用行为的重新认识,应当对与之相关的法条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2.
胡骋 《知识产权》2020,(1):39-50
注册非传统商标的门槛因开放式的商标定义而降低。保护非传统商标带来的行政与司法的制度成本不容忽视,其中最需厘清的是显著性判定标准。我国商标法实践中存在“独创性”“驰名商标知名度”等不恰当的理论借用,及“商标与商品关系的远近”等欠缺精度的细化规则,尚未形成统一、合理的论证框架;司法审判中权衡多主体法益的思考方式之缺位,催生了对非传统商标的强保护倾向。一个更周延的论证框架是:首先应排除所属行业的通用选择;其后要求申请人履行“第二含义”的证明责任;最后根据有关消费者认知的证据,对显著性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3.
案号一审:(2006)一中民初字第267号二审:(2007)高行终字第275号【案情】原告:台湾桦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被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第三人:上海环邦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第三人:上海环茂工贸有限公司。案由:商标核准转让行政纠纷。原告桦懋贸易公司于1996年1月被核准注册涉案苹果图形商  相似文献   

4.
欧万雄 《知识产权》1991,1(1):27-30
各位代表: 我国商标工作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知识产权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近十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举世公认的。今天借此机会,就我国商标工作的现状与今后的设想,谈谈个人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商标工作的现状改革开放十年来,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商标的状况可以说是繁荣、兴旺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标法》第7条规定:“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应当具有显著特征”。《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6条规定:“凡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并具有显著性的商标,予以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由此可见,显著性是商标注册的必要条件。对什么是商标的显著性,为什么商标要求显著性,怎样的商标才有显著性,什么样的商标没有显著性,有关论著很少涉及。笔者试就这些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 对什么是商标的显著性,有人认为是指:“商标的独特性或可识别性。”有人认为是指:“一个商标区别于其他商标的独特性与新颖  相似文献   

6.
问:我是公司是一名商标管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现商标使用有关的问题,如在我国是不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  相似文献   

7.
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是商标法的核心和精髓。我国商标法以所使用的商标标识和商品类别是否相同或近似作为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它在实践中导致个案处理结果不公平,对注册垃圾商标之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迫使司法机关出台与商标法不符的司法解释;它在理论上不符合商标的结构、商标功能的定位和商标法的立法宗旨;它与商标立法的国际化趋势背道而驰,也没有达到《TRIPs协定》的基本要求。我国第三次修改商标法时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采用国际通行的商标侵权判断标准,以商标混淆理论为基础,以消费者发生混淆的可能性作为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并对相关条款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8.
汤盾 《知识产权》1995,5(5):29-31
一、商标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 大凡称得上战略的,一定是带有全面性、根本性的问题。战争中,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战争进程、胜负的问题。商战中,对于企业来说,称得上战略问题的,大多数的回答是质量问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是今天谁都懂得的道理,但是许多人忽视了另外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那就是:商标。而商标的丰富内涵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已远远超出了其本身,它甚至已将质量这个战略问题融括其中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驰名商标侵权样态角度出发,审视和说明了我国驰名商标准确、系统而又富有弹性的认定标准,及以全方位管理和全面法律责任为内涵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金惠敏 《法制与社会》2012,(10):33-34,41
驰名商标是区别其他一般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显著标记,也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财产,因此法律需要对其进行特殊保护.我国现有的保护制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涉,但仍有较大不足,不适应当前形势.为此,本文结合国际先进做法,试从现有的保护模式、商标淡化制度等角度入手进行探讨,并提出个人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参见《孙子兵法之军形第四篇》)意思是说往昔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要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有利条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这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大舞台上的竞争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商标抢注的现象和原因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保护商标这一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商标法上商标使用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表明了商标使用的界定标准历来都是商标法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商标使用的多元化发展,现行商标法对商标使用的界定标准呈现出使用范围界定过窄、商业使用标准选择不恰当、显性使用标准不合理、注册地法域标准无法适用于网络空间等缺陷,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依据商标基本属性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借鉴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商标使用的界定标准应当重新构建为:识别来源功能标准、使用范围区分标准、产生商业影响标准和商业影响所在地标准.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应当依照这些标准对商标使用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4.
问:我公司计划在欧盟申请注册商标,请问该如何操作? 答:欧洲共同体商标CTM,即COMMUNITY TRADE MARK,是欧盟为了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而创建的商标申请注册体系。通过这个商标申请注册体系可以完全实现“一份申请,一种程序,一种语言,一种收费体制,通过一个专业代理,向一个主管局递交申请,获  相似文献   

15.
迅速发展的中国商标事业和不断完善的中国商标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青虎 《知识产权》2003,13(3):6-11
2002年,是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现《商标法》)实施的第一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年,也是我国商标创记录增长、出现三个突破的一年:商标注册年申请量首次突破30万件,达37.2万件;商标注册申请年增长量首次突破10万件,达10.2万件;注册商标累计总量突破150万件,达166.5万件。一、三年来我国商标注册和保护情况(一)商标注册工作效率有了新的提高2002年,商标局全年共受理各类商标申请49.3万件。其中,受理商标注册申请37.2万件,比上年增加10.2万件,增幅为37.5%。共审查各…  相似文献   

16.
案例介绍原告:北京东风润滑油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润滑油公司)被告:埃索(浙江)有限公司(简称埃索公司)被告:北京市四清环卫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清环卫公司)一审结案日期:2002年12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结案日期:2003年3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基本案情1983年7月3日,天津市日用化学厂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了“东风”文字商标。该商标注册证号为第184438号,核准使用的商品为第24类表油,后核准转为商品国际分类第4类,有效期自1983年7月3日至1993年7月4日,经续展,有效期至2003年7月4日。2000年11月28日,北京…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商标煞费苦心的精心设计,经过"漫长"的商标申请、审查程序,企业终于获得了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那么,应如何使这种权利的法律效力得以稳定、长久的保持下去呢?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在商标一次有效期届满之前,及时办理相关的商标续展手续就可以达到永久维持商标专用权效力的目的,这确实是企业在商标管理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但从法律角度讲,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它只涉及了维持商标专用权效力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它突破了传统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从性质上说,商标淡化既是一种侵权行为,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及一般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商标淡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它突破了传统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从性质上说,商标淡化既是一种侵权行为,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及一般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