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涛  钟珂  罗兵 《刑事技术》2008,(4):57-58
近年来我市频繁发生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的案件,给广大司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通过笔者多次勘查该类现场的经验,总结出车门内外把手处最容易留下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近期笔者在一起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并焚烧车辆的案件中,采用无损检验的方法成功提取了1枚特殊的汗液指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市场“铜”的价格上涨,在高利润驱使下,犯罪嫌疑人将作案目标瞄上了电力变压器里的铜线,致使盗窃变压器里铜线案件呈明显高发趋势。刑事技术人员勘查该类案件现场,通常在变压器的硅钢片上发现有现场手印。如果现场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硅钢片上的手印就是犯罪嫌疑人拆卸硅钢片时所留。但不一定所有的现场手印都是犯罪嫌疑人的手印,有的可能是生产过程或修理时所留,那么生产过程或修理时遗留在硅钢片上的手印可以保留多久呢?笔者每年勘查该类案件达20余起,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  相似文献   

3.
1加强现场勘查管理的必要性侦查破案的目的,不仅是将犯罪人抓获,更重要的是将其移交起诉,使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因此,对犯罪嫌疑人的刑拘转捕率、移送起诉率等,就是衡量刑侦部门侦查破案水平的一个标准。从现行案件的侦查来讲,凡有现场可供勘查的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都是现场。作案人实施犯罪后,在现场上留下了大量痕迹物证,如果不重视现场的勘查,缺少现场的痕迹物证,就使得案件证据的获取缺少了重要来源,从而难以客观地分析案情、从中发现侦查线索、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难以找到犯罪嫌疑人。从积案的侦查来看,之所以形成积案,主要是未能…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及现场勘查某日,在一半山坡杂物间铁栅门与门框间发现一具男尸。该杂物间为独立小屋,有两道门:其内为内开式单扇木门,未上锁;外为单扇外开式铁栅门,用铁链环绕后挂锁锁住,有一定活动间隙,缝隙最窄为铁锁处11cm,最宽为14cm(地面),铁栅门具一定弹性,缝隙在外力作用下可加大。铁锁距地面高度90cm,门框宽55cm。门外墙角地面有少许蹬痕。门内、门外各有一红条白底编织袋,内装有废钢筋、铁线等杂物。尸体上身右侧倾斜,头部卡于铁锁下距地面约80cm处,将铁栅门拉宽后尸体自然下落,脸向外,身体跪于门内,见图1。图1死亡现场图2尸检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5.
出现场时,常发现窗台外侧的痕迹需要拍摄提取。但高层建筑窗外没有支撑点,且拍摄也很不安全。那么如何才能用照相方法提取高层建筑窗台外侧的痕迹呢?下面就谈谈笔者拍摄的一点体会。 1995年2月22日,我县一青年从四楼爬窗时不慎坠地死亡。勘查现场时发现窗台伸出窗外的外侧面有一枚不完整的鞋印擦划痕(前掌),要求用照相方法提取。开  相似文献   

6.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犯罪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工作的依据,绝大多数的刑事案件侦查工作都是从现场勘查开始的。因此,重视和立足于现场勘查,在勘查中拓宽思路,寻找突破口,对于及时破案和提高侦查破案水平非常重要。细致勘验现场,注意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犯罪嫌疑人只要进出现场,就有可能留下足迹(鞋印);就有可能将现场之外的物质带入现场,或将现场内的物质带出现场。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留下不同的痕迹物证,如指纹、工具痕迹、作案工具等。这些痕迹物证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客体的条  相似文献   

7.
1案例某女,20岁,某日被发现死于租住房内。1.1现场勘查现场位于小区一角的一幢六层楼的公房内,底楼门洞朝西,在门洞内、外侧地面上均发现血滴。104室总门是一扇木门,门朝东,门锁完好。总门外侧地面上有血滴。总门内是一条东西向的过道,过道北侧靠东是北卧室,靠西是厨房间,过道西端是卫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李某某,男,57岁,某工厂技术工程师。2008年5月29日凌晨1时被发现吊在其办公室柜子上,已死亡。悬吊绳索为约1.2m长的铁丝,做成封闭形圆环卦在柜子侧壁处,形成"U"形开放性索套。死者颈部悬挂于该索套上,颈前铁丝上用毛巾缠绕;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末节垫在右侧颈部颌下铁丝和颈部之间,被铁丝勒压淤血呈黑褐色(图1)。  相似文献   

9.
评价现场勘查工作搞的是"粗"还是"细",要有衡量的标准和尺度。"粗"和"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粗"还是"细",都包含着勘查人员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包括认识水平)、工作效果,是勘查工作的综合体现和评价。单从某一个方面评价是"粗"或"细"都是不客观的。在以往的现场勘查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痕迹物证提取了,综合分析评判也准确;②痕迹物证虽提取到了,在分析认识上出现偏差;③分析认识正确,但痕迹物证条件太差;④总体勘查上痕迹的提取以及分析认识上都较成功,但个别痕迹或情节有疏忽。为了使大家对现场勘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几个关系:一、痕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任何痕迹都是遗留在物体上的,由于物体的性质不同,表面光洁度、结构、质量、色泽不同,就决定了痕迹的遗留条件及遗留的难易程度。有些物体容易留下痕迹物证,有些物体不易留下。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可以看清,也易提取,不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不易看清也不易提取。对于容易看清的痕迹物证,在现场勘查时,由于粗枝大叶却没有发现和提取,或者在犯罪分子必经之地,必拿之物上,虽然看不见或看不清,没有采取其他  相似文献   

10.
1 案情简介 2005年6月29日,我区罗龙路45号的中实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发生盗窃案,被盗现金3000余元.现场勘查时发现其中一扇自锁型的卷闸门被打开,从该门外侧观察,门锁完好,未见撬压等破坏痕迹.在门内侧勘查发现:锁具两侧的弹簧和锁条均松脱在门内侧地上,弹簧被拉伸后松驰不能回位,(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发现2条弹簧内有新鲜的刮擦痕迹),原弹簧安装位置下方有多道的擦划痕迹.在排除案犯由公司内撬锁作案可能后,笔者对这一撬盗新手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犯罪现场的勘查是有一定范围的,如何把整个现场的勘查范围划得适当,既不遗漏也不扩大,这是比较困难的。其难就难在中心现场外围的划定。面划大了,造成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浪废,划小了,有可能会遗漏犯罪分子在现场周围的一些活动范围,使一些痕迹物证采集不到。因此,准确地划定现场的勘查范围对于全面掌握现场的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中心现场的外围现场是整体现场的主要部份之一,具体地说,它是犯罪分子在作案前寻视作家目标时,在作案目标周围窥探、逗留、守候等待时机作案的场听、它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犯罪案件发生的全过程。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容易受到破坏由于中心现场外围一般是露天的,如果保护得不及时或保护的范围不当,很容易遭受人为的和自然的破坏:如围观人员的践踏、勘查中的疏漏,再加上气候的变化,都可能给现场造成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1案件简介 2008年某日,某店主杜某遭到歹徒持刀抢劫,被捅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歹徒逃窜。调查走访周围群众未得到有效线索,勘查现场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仓皇逃脱时留下的一只黑皮鞋,上面附着有很多血迹。以物找人,找到鞋子的主人就能找到真凶,能否从这只沾满血迹的鞋上提取到DNA成为破案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现场勘查中,经常遇到镜面上遗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手印,这类手印直接拍照会产生重影。过去常采取的方法是手工把镜子后面镀银层刮去,然后按常规方法拍照,这种方法虽然能把镜面上的指纹拍照提取下来,但是拍照到的指纹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刮镜后镀银层时容易出现划痕,使拍照的指纹形成许多假特征。经多次实验,作者发现用化学方法处理镜子背面镀银层后再进行拍照提取,效果非常理想,介绍如下:化学方法处理的原理:镜子是在玻璃的一面镀上一层薄薄的银层而成。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几乎能够跟所有的金属(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4.
1案件资料王某,男,58岁,系某单位高薪聘请的业务副经理。2006年5月29日16时许,厂内工作人员发现其吊死在办公室的门框上,于是报案。现场见其居住的2楼办公室门锁完好,物品摆放整齐,死者王某赤身裸体面对镜子悬挂吊在卧室门上的膨胀螺栓上,双脚悬空,下有一小木凳,涂口红,穿女式拖鞋,乳头及阴茎上挂有异物,尸斑分布于双肢下端,颜色青紫,双眼球睑结膜出血点明显,颈部有典型的马蹄形缢沟提空。根据现场勘查及尸检分析为性窒息死亡,并在死生前买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认为自杀而对赔偿产生异议。2讨论据有关文献记载[1],性窒息者多为男性青…  相似文献   

15.
1999年9月6日10时许,上海市公安局卢湾分局刑侦支队接到周明法(男,81岁,住上海市大木桥路江南二村14号6室)报案称,其于当天上午在另一住所上海市打浦路339弄132号304室内,发现一具女尸。卢湾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立即赶到现场,经与上海市公安局刑科所共同勘查发现:现场为一居室房间,坐北向南,门框及锁均完好,东墙的西侧有一具俯卧女尸。尸体颈部系有一根绳子。绳结打在颈项的背面。尸体的西北处有一把钥匙(经检验为该房的门锁钥匙),钥匙的西北处有一只带血迹耳环,翻开尸体,在尸体的下侧还有一只耳环。尸体的东南侧有血迹和一只断落的眼镜支架脚。在尸体的西面不远处有一只马夹袋,内有一把雨伞及票面不等的人民币等物  相似文献   

16.
赵靖 《中国检察官》2012,(22):49-51
一、基本案情2011年12月,犯罪嫌疑人肖某、陈某共谋将他人的机动车车牌盗走后藏匿,并将写有肖某手机号码的纸条贴在车的挡风玻璃上,在失主按其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二犯罪嫌疑人后,二犯罪嫌疑人让失主将一定数额的现金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二犯罪嫌疑人确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月28日,某金库被盗.经勘查,现场二层铁门的门及门锁均完好;进库靠左墙地面上堆放有钱箱;其中一钱箱的上盖封条铁丝、铁皮断裂,箱的上盖掩盖在钱箱上;钱箱上层包装纸撕断,箱内堆放有7块上附有石灰、水泥的砖头,在砖头上提取死蜘蛛一个,并将蜘蛛放入浓度为90%的酒精溶液内,没能提到其它形象痕迹.经调查,该钱箱是6年前从外省印钞厂经约1500km运到我市.可供鉴定的物证有石灰、水泥、砖头及风干的蜘蛛.最后从该类蜘蛛的分布规律,认定该案系守库人员所为,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年轻人都很忙,白天都上班去了,把老人自己留在家里。老人是弱势群体,如果遇到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他们就有危险,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开窗乘凉随手关”,人都有开窗通风或乘凉的习惯,即使是冬天也常常开会儿窗户。我提醒老年人,在家人都在的时候再开窗,如果就你自己在家,最好把窗户关严,把插销插好,防止贼从窗而入。“猫眼门链三道锁”,现在的门都会有个“猫眼儿”,可以看到敲门人。老人独自在家如果看到门外是陌生人,千万不要开门,最好不要出声。再有,把门锁锁好,有几道锁几道。如果你家的门锁上有门链,要把门链安好,这样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带手套的越来越多,使得我们现场勘查提取指纹的越来越少,我们有的勘查员甚至看到戴手套作案的现场就失去了信心。但是,本人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实践证明,戴手套作案的犯罪现场不等于犯罪分子不留下手印,现场就无痕可取,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特点,仔细寻找,不少现场仍然可以发现和提取犯罪留下的手印和其他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20.
不管罪犯如何狡猾、诡秘,总是要遗留在现场或从现场带走微量物证。换言之,罪犯接触某一环境,而又不使其发生一点细小的变化,这是不可能的。如:某食品库内被盗现金1400多元。经现场勘查发现,房门和保险柜门锁完好,认定是使用选配钥匙作案。细致检验锁芯,在锁芯内弹子上附着有极微小的银白色物质。进一步检验认定,该细微物质是与原配铜质钥匙不同的铝质成分。因此,为侦破此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证据,及时地破了案。现场勘查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才能发现微量物证。微量物证源大体可作如下分类:(一)衣服:是一种理想的微量物证源。由于静电的作用,会使微量物证附着在衣服或其他织物上。如果在案发之后能尽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