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中的舌骨骨折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用手扼压颈部 ,用带子勒颈或直接用钝器压迫颈部均可致机械性窒息性死亡。除了 1 993年Gonzales发表过此类论文及研究过此类与法律有关的死亡方式外 ,在法医病理学或人类学中很少有涉及此类的论著。尽管诸多尸体现象可以确证机械性窒息死亡的诊断 ,但舌骨骨折在法医学实践中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舌骨骨折在机械性窒息案例中的情况舌骨呈U形 ,位于颈前喉上方 ,在颈部肌群和舌之间起重要连接作用。舌骨前端向后突出连结茎突 ,随着年龄的增长 ,茎突骨化。舌骨被分成几部分。后面的部分形成舌骨大角 ,与舌骨体相连续 ,舌骨…  相似文献   

2.
某年3月8日,在某地一公园桥下发现一具女尸,经法医检验确定被害人为掐扼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现场遗留有女士背包1个,用棉签二次转移法擦取背包表面可疑斑迹处及尸体颈部扼痕处送检。  相似文献   

3.
过去80多年,许多法医学者对机械性窒息时颈部索沟的生活反应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企望发现鉴别生前索沟抑或死后索沟的形态学根据.有的案例,当机体颈部遭受暴力作用,死亡迅速发生,由于存活时间极短,致使机体难以产生明显的生活反应,与死后索沟难于鉴别.因而颈部生前暴力痕迹与死后痕迹的鉴别诊断,至今仍未完全解决.即或采用各种新技术,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体表损伤轻微或无损伤的机械性窒息死亡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之一。由于缺少病理形态学特异性变化特征,较难与部分存在缺氧过程的其他致死原因相鉴别。近年来,将具有相关性、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指标用于推断机械性窒息死亡,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上述专题中法医学最新研究文献进行复习综述,以期为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扼颈致机械性窒息的死亡机制通常是颈部血管阻塞、迷走神经抑制或刺激颈动脉窦导致心电紊乱、阻塞呼吸道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全脑缺氧,其中前二种因素在死亡机制中起更重要的作用且是扼颈急速死亡的原因[1,2]。本文报道2例罕见扼颈后迟发死亡,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机械性窒息后,多迅速死亡,或迅速好转,不遗留任何后遗症,迟发性窒息死亡少见。现报道1例皮带勒颈后持续昏迷,后合并肺部感染于14天后死亡  相似文献   

7.
机械性窒息死的推断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之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RT-PCR,RT-qPCR)技术检测RNA表达水平变化规律,并据之推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原因,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mRNA和microRNA(miRNA或miR)在机械性窒息死推断的研究文献进行复习综述,并重点探讨miRNA在该类死因推断中的应用,以期为机械性窒息死推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机械性窒息后,多迅速死亡,或迅速好转,不遗留任何后遗症,迟发性窒息死亡少见。现报道1例皮带勒颈后持续昏迷,后合并肺部感染于14天后死亡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颈内动脉系是大脑的主要血供来源。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后常出现血栓、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由此引起迟发性脑梗死、颅内出血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目前国内对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引起死亡的研究以个案报道为主,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及案例报道,对此类损伤引起死亡的法医学特点及检查方法进行总结,发现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与头颈部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致头颈部超生理范围运动牵拉,以及颅底骨折切割等机制有关,多见于颈部机械性窒息、颈部按摩、车祸、高坠等案例。法医学实践中若遇到此类案例,常规检查未发现梗死或出血原因,应注意检查该动脉,正确分析外伤、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关系。鉴于尸体解剖中完整暴露该动脉的难度较大,必要时可借助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定位,提高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机械性窒息是暴力性死亡案件中经常采用的致死方式,将卫生纸自塞入口咽腔阻塞呼吸道最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案例罕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