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氏综合征致死1例李如波,李德祥,李庆生,胡更奕瑞氏综合征(Reye'ssyndrome)是儿童期较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患之一。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发热、反复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及昏迷。病理特点是急性脑水肿和内脏(主要是肝脏)脂肪变性.故又名脑病合并...  相似文献   

2.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因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脊髓上升障碍,脊髓圆锥固定并受牵拉而形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好发于儿童,成人较少见,易误诊。本文报道1则相关案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结节病(Sarcoidosis)在我国法医学实践非常少见,容易导致漏诊及误诊。本单位曾尸检一例“肺中叶综合征”肺切除术后大出血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件,法医病理学检查证实死者患有肺、心、脾等多器官结节病,参考国内外文献对结节病的病理诊断标准及法医鉴定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肌红蛋白及其法医学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闵建雄 《法医学杂志》1998,14(2):115-116,93
自1944年Bywaters和Beall提出创伤后肾功能衰竭与肌红蛋白之间的关系后,临床上一直将肌红蛋白尿(myoglobinuria)作为诊断挤压综合征(crushsgn·drome)最具价值的指标之一l’l。在法医学实践中,也常将肾组织肌红蛋白管型的组织化学染色阳性作为判断挤压综合征、甚至死因的主要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不少报道提出,外伤不是导致肌红蛋白尿或肾组织肌红蛋白管型阳性的唯一因素【’,’]。为此,就肌红蛋白及其法医学意义作一综述,供同行们参考。!肌红蛋白的一般特性以及正常人体非肌组织肌红蛋白的含量肌红蛋白(mpOglobil…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组织学H·E、Mallory、PTAH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6例多发性软组织挫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者肺组织改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所有外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肺组织均呈急性充血、出血及水肿改变,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水肿液中含有纤维蛋白(原)成份。在6例中2例可见肺组织局灶性出血坏死,3例有散在性血管内纤维蛋白柱形成及肺泡内透明膜形成。这些改变均属成人呼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肺损伤。对多发软组织挫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形成机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是法医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其猝死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从SMDS的流行病学、心脏组织免疫学、心脏电生理、基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望为进一步研究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7.
儿童“脑抑制扩散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脑抑制扩散综合征”1例袁尚贤(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武汉430030)儿童“脑抑制扩散综合征”.既是神经科的研究内容,当涉及法律纠纷时,又是临床法医学及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内容。由于某些鉴定人对该症的不熟悉,有时将其误鉴为外伤性癫痫。现报道1例如...  相似文献   

8.
Klinefelters综合征盗窃案1例陈耀银,罗从年,张宗胜我们在1991年8月司法精神病鉴定中遇到一例Klinefelters综合征(女性乳房-无精子综合征)盗窃案。某男,22岁,未婚,汉族,初中文化,待业。既往于1986~1987年因盗窃罪,被...  相似文献   

9.
胸廓出口综合征法医学鉴定1例王平荣,贺自然(1.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苏州2150022.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常熟215500)1案例王某,女性,25岁,诉称:91年3月18日开玩笑时被同事“反担左手至背部上提”,左腕部一根“筋”立刻鼓起来,酸...  相似文献   

10.
张伟中  庄启元  胡雅丽 《法医学杂志》1994,10(3):127-128,F003
妊娠合并HELLP综合症致母婴死亡1例张伟中,庄启元,胡雅丽(苏州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苏州215007)长期以来,人们注意到先兆子痫和子痫并发溶血、肝功能异常和血小板减少。1982年Weinsfein首先提出了HELLP综合征的概念。近年来国内已有陆...  相似文献   

11.
马凡氏综合征猝死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眼和骨骼异常,多因严重的心血管病变而发生狼死.本文报告1例马凡氏综合征猝死,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l案例报告某男,25岁,农民,某日早卜7时劳动时突发胸前区疼痛,8时10分去医院就诊,给予抗炎、补允能量等对症处理.11时30分,胸痛加剧,口唇紫纠,不能平卧.12时20分症状突然加重,张口呼吸,双眼凝视,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于12时50分死L.死者既往身体健康.家属怀疑医疗不当而要求进行尸体检验.1.1尸检主要所见尸长195c…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女,57岁,2018年6月26日因交通事故受伤,伤后诊断为“左侧额叶颅脑损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创伤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 Barrésyndrome,GBS),继发性癫痫”等。法院委托对本次交通事故与张某目前GBS损害后果(四肢瘫等)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3.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心肌肌红蛋白缺失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新山  胡俊  秦启生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1994,10(2):53-56,M002
作者应用免疫组比技术(ABC)对青壮年淬死综合征及对照组病例的心肌肌红:蛋白缺失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经扫描显微镜光度计测量分析,结果发现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组心肌肉肌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多数病例呈多发、散在、节段性分布,而对照组无明显缺失。认为这种多发、散在、节段性的肌红蛋白缺失与其仅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而未出现大片心肌梗死有关,而这种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很可能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早期诊断作用。方法取30例青壮年猝死、20例正常对照心脏标本的左右心室肌、窦房结、房室结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学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HSP70分布及强度变化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青壮年猝死者心肌传导系统内HSP70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青壮年猝死者右心室肌HSP70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部位心肌组织(P〈0.05)。结论HSP70作为一种应激反应的介质参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发生过程,并对心脏起到保护性作用。HSP70可作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i’]。它可广泛累及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外周的神经末梢和颅神经。此病在法医学鉴定中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l案情及病史某男,24岁,农民。96年11月6日因犯抢劫罪而逮捕。的年7月对日开始感觉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盗汗、便秘一周,心动过速,但无发热、畏寒,白天人睡、夜间吵闹。8月18日庭审时,因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由同案犯背进庭内,在审判时说话有气无力。9月7日发现其呼吸不规则,急送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在患病…  相似文献   

16.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在前臂及小腿,多因挤压伤、肢体血管损伤、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骨折等形成,鲜见有霰弹伤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报道。笔者在实践中检验鉴定1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牛某,男,64岁。2005年6月11日凌晨4时许在多人斗殴过程中,双小腿遭受霰弹伤。伤后双小腿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取30例青壮年猝死综合征、20例正常对照心脏标本的左右心室肌、窦房结、房室结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学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PKC分布及强度变化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青壮年猝死者心肌细胞PKC平均灰度值及面积代数和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青壮年猝死者窦房结中的PKC平均灰度值大于房室结(P〈0.05)。结论PKC作为体液调节的途径之一,参与青壮年猝死发病过程,并起到保护性作用。PKC可以作为诊断青壮年猝死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左小腿骨筋膜间隙综合征1例王谦信(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法院;常山324200)1案例郑某,男,40岁,农民.1992年5月6日与人发生纠纷,被对方用锄头柄打击右小腿前侧、左小规国南部等处。即到当地乡卫生院诊治.病历记录。患者右小腿、左小腿锄头柄击伤半小时...  相似文献   

19.
轻度颅脑外伤的患者,在司法诉讼中常以持久的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eoneussional syndrome,PCS)导致精神残疾而要求对方赔偿。当事人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躯体、认知和行为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头痛、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眩晕、焦虑、失眠、抑郁、易激惹、易疲乏及对声光敏感。迄今,有关PCS的诊断仍有赖于当事人主观体验的真实暴露,常规CT/MRI检查技术尚无法直接提供大脑异常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20.
广泛软组织挫伤致挤压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挤压综合征是指遭受挤压伤的人在挤压解除后,出现以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1]。挤压综合征虽可见于多种原因,但法医检案中遇到最多的是肢体广泛软组织挫伤和肢体被持续较长时间捆绑[1]。作者曾遇1例直接打击肢体所致挤压综合征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