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举证责任在诉讼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即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谁应就何种事实负举证责任,以及在争议的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谁应当承受不利的诉讼后果。在民事诉讼理论领域,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是民事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内容,被认为是“民事诉讼上的脊梁”;在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问题是每一个民事案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个案举证责任的分配又错综复杂、情况各异。因此,探讨有关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民事执行几个实践问题研析叶向东一关于立案执行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采取“申请执行人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基本状况和可供执行的财产状况,则不能立案执行,但认可其保留申请执行的权利”的作法。某些法院甚至要求申请执行人负完全的举证责任,否则不予立案执行。对此...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民事证据立法时 ,笔者认为应对当事人举证责任及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作出明确规定 ,以解决民事审判实践中对举证责任认识的片面性和举证责任分配的随意性 ,进一步规范庭审的举证、质证和认证过程。  举证责任的性质和内容举证责任是一个理论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司法实践问题。虽然以上各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理论和法律依据 ,但从审判实践的角度看 ,各个观点均有不足之处。“义务说”和“权利义务说”虽然论证的角度不同 ,但实质上都是强调了当事人举证的形式意义 ,即认为举证责任仅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的行为。这样的观点笔者认…  相似文献   

4.
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的举证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混淆,被混淆的理由是民事诉讼法上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其实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的举证责任在现行法律中已有明文规定,都应当由卖方承担,而且卖方承担举证责任不是倒置,是正置。  相似文献   

5.
叶自强 《证据科学》2010,18(6):645-661
举证责任概念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国举证责任的立法状况,着重探讨了《证据规定》中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认为必须摒弃法律要件分类说,转而采用英美举证责任分层学说,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出证明科学的第一步,才能在审判实践中避免出现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6.
举证责任概念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国举证责任的立法状况,着重探讨了《证据规定》中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认为必须摒弃法律要件分类说,转而采用英美举证责任分层学说,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出证明科学的第一步,才能在审判实践中避免出现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7.
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贯穿于民事诉讼活动的全过程。我国民事诉讼法,民事实体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包括举证责任制度作了一些规定,但较为简单、粗浅,操作性不强,不能满足我国民事诉讼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就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参考。一、将#证出任的本质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使人误解为举证责任只是提供证据的责任,将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在民事诉讼中,有关亲子关系认定的案件占了一定比例。但是,亲子诉讼不同于一般财产争议型的民事诉讼,这突出表现在举证责任的区别上,假如亲子关系认定存在争议,是否可以强制当事人进行亲权鉴定,是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事检察证据运用的法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民事审判监督中 ,检察机关是否具有司法取证权以及如何运用依职权取得的证据 ,现有法律尚未明确规定 ,一直是各方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民事检察证据的作用、来源及民事举证责任等方面的分析 ,不仅从维护司法公正 ,再审程序的作用 ,司法取证权的特征及检法两家应当平等适用民诉法基本原则等多角度论述了检察机关享有司法取证权 ,而且结合民事检察工作实际 ,对检察机关依法运用依职权取得的证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举证责任的倒置,目前法学界尚未对此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一本司法大辞典对“举证责任的倒置”注释为:按照举证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本属于一方当事人应负的举证责任,因某种原因而转移给另一方当事人.纵观当前一些法学理论及实践工作者提出的民事举证责任倒置“理论”,认为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1)民事“举证责任倒置”是将本属于原告一方所负的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一方;(2)民事“举证责任倒置”只适用于“在原告对某项事实无须举证或无法举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04,(6):94-96
六是区际民事诉讼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区际民事诉讼程序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参照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理。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有很多问题是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无法处理的,特别是司法协助问题。只有规定相应的区际民事诉讼程序才能解决。 二、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是否应规定基本原则: 有的代表认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十几项基本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容易造成混乱,所以最好不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中对被告举证责任的充分性审查,实质上是法官对被告是否充分履行举证责任的一种司法审查。从一定意义上讲,充分性审查直接关系到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备合法性的司法认定,关系到行政诉讼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被告举证责任的充分性审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司法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障碍和问题。现阶段被告举证责任充分性审查面临的障碍1.被告在自卫意识影响下,被动履行举证责任,使得充分性审查显示出反复性和复杂性。目前在我国的行政诉讼中,对被告举证范围没有具有操作意义的形式化规定,因此…  相似文献   

13.
诉讼时效的效力直接关系到该制度价值与目的的实现,对此各国民事法律有不同的规定。遵循民事立法的基本规律性,顺应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潮流,我国应该采抗辩权发生主义,由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法院不得主动审查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举证责任制度确定了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为辅,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第三,举证责任倒置。在某些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但自1991年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混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范围界限不明,诉讼不公,人民法院职责主次不分等弊端…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不服不许可诉讼案件的举证责任蔡小雪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各地人民法院对不服不许可诉讼案件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和举证内容的问题认识和作法不尽相同,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求教于诸位同仁。关于举证责任承担问题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特定的公...  相似文献   

16.
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已加以明确规定,但是仅此一项原则又显得过于笼统,在审判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圆满地解决各种繁纷复杂的举证责任问题。同时应当指出的是,我国民事实体法的制定往往与程序立...  相似文献   

17.
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准确运用当事人举证责任承担原则,对保证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分配上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指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中要善于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举证责任制度的完善、庭审环节的加强、诉讼模式的选择、案件流程管理制度的建立等几方面的内容入手,并结合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黄进才 《河北法学》2004,22(12):61-63
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是民事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被中外诉讼理论认为是"民事诉讼的脊梁"。它是指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它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争议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何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由于我国民诉法对此规定得过于简略,加之相关学说又混乱不清,导致审判实践中无所适从。为此,拟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存在的缺憾作一剖析,并试图提出重构该规则的新设想和运作该规则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认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民事诉讼中,当法院依职权对有关当事人的事实主张采用司法认知时,便可免除其该当事人对该事实主张的举证责任。然而,目前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不少法院基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够充分采用司法认知,从而给有关当事人造成了不当的举证负担。针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司法经验以及学理研究成果对司法认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