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的要求。高校作为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阵地,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和体现到高校协商民主工作中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占良 《乡音》2014,(9):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就“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出了全而规划和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比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姚成华 《世纪行》2013,(8):11-12,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基层政协组织要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形式.充分运用基层协商民主成果,不断创新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切实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努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增强民主协商实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强调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还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近年来,郴州嘉禾县围绕推进基层协商民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广泛地进行了协商民主的基层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经验,本文以嘉禾县的重大事项专题协商为突破口,探讨协商民主的"嘉禾模式",并从"嘉禾模式"中总结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陈胜  周丽 《重庆行政》2015,(5):94-96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 (一)中央关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精神 中央将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5年2月印发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做出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7.
《中国统一战线》2014,(1):25-2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基层公民意识觉醒较早,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8.
<正>问题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如何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努力创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新型人民民主制度和实现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五年工作和十年成就的时候,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在第六部分指出,要“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如何理解发展协商民主的全面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吕朝颖  刘芳芳 《传承》2015,(3):50-51
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党的基层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得到了重新认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紧步伐的同时,党内民主建设也不断跟进。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为党的民主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李君如 《协商论坛》2013,(12):15-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形式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协商民主是我们党民主政治实践和理论的伟大创造。早在我们在解放战争取得战场上决定性优势的时候,毛泽东十分警惕党内出现的“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的狭隘思想,提出要同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的各个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通过民主协商来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2.
王伟平 《协商论坛》2013,(12):18-19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求“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这些新任务、新要求要在政协工作中加以贯彻和落实。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是人民政协联系群众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协商民主的有效渠道。要切实发挥提案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就必须注重提高提案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政协协商作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独有的协商民主形式。市县政协处在政协系统的最基层,处在履行“传递下去、凝聚起来”政治责任的“最后一公里”,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大课题。结合福建省南平市政协工作实际,谈谈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13,(12):19-22,27-29
十八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常州市政协积极探索实践,丰富完善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重点协商和基层协商等协商形式,探索建立工作机制和制度,努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商实践专题协商根据"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一原则,积极寻求与党委、  相似文献   

16.
1份指导意见,3份针对不同层面开展协商民主的规程,2份基层协商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构成“1+5”,搭建起浙江余姚市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的“三化”体系-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将“协商民主”这一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举措中,让基层的协商民主定位清晰,任务明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经验,有利于更好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做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立法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在政协开展立法协商既是实现各界别委员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政协公报》2015,(4):25-28
中共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作用、性质定位和目标任务,特别是对基层政协“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作了全面系统的精辟论述和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为新时期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基层政协处在基层协商民主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扩大基层民主”精神,促进全县村务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江西省全南县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具体做到了“五个明确”:明确紧迫性和重要性。全县各级党组织、政府认真研究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落实到基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农村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保证。因此,促进了各级组织自觉地、扎扎实实地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明确目的要求。确定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总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