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莉  王晓强 《经济与法》2001,(10):45-46
德国联邦议会于2000年3月30日通过并于同年5月1日生效的《加快到期付款法》对《德国民法典》部分条款重新作了修订。该法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承揽合同的新规则,目的在于加快承揽加工费用,尤其是建筑费用的支付。一方面,立法者旨在预防和打击近年来日益恶化的债务人付款信用。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也正在筹备起草这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德国联邦司法部于2000年8月4日在IN-TERNET上公布了关于德国债法修订的《债法现代化法讨论草案》(以下简称《草案》)①,引起了德国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原因是,如果这部计划于2002年1月1日实施的债法现代化法获得通过,即意味着现行《德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的债法编的理论基础和结构体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次修订事关一场深刻的改革,将是自《民法典》施行以来对债法的最大一次修改。②” 《民法典》的债法编(第241条—第853条)自1900年施行以来虽经历过近40次的改动.…  相似文献   

3.
《德国民法典》中增设劳动合同,希望通过法官法的“成文化”划定劳动合同和承揽合同的界限,实现对劳务派遣以及对互联网时代新型就业形态的规制。但是一方面从典型合同的体系来看,劳动合同作为具有从属性的雇佣合同,不具有独立地位,在雇佣合同已可与承揽合同区分的前提下,增设新的合同类型不仅没有必要,而且破坏了民法典的形式理性主义立场;另一方面从关系性契约的理论来看,劳动合同以雇员和雇主的地位界定为出发点,人身属性强于契约属性,置于《德国民法典》的典型合同中显得不伦不类。德国此次修法不仅没有获得较原《民法典》对雇佣合同和承揽合同的界定更高的解释力,而且破坏了雇佣规则的“纯洁性”,造成了法律的复杂化与法典内在逻辑的混乱。我国在编纂民法典时应当借鉴德国原有的立法体例,并从已有的雇佣合同教义学中吸取营养,以解决新时期劳动关系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德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国,是否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扩大到危险责任和合同责任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在这场争议中,赞成意见最终取得了优势地位。自2002年8月1日起,《德国民法典》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请求权的规定有了重大调整。新的法律调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按照《德国民法典》原第847条第1款(该条属于《德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在侵害身体、健康以及剥夺自由的情形下,受害人也可由于非财产损害而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这里所说的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即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是从《德国民法典》颁布时起就设置的条款,一百余年以来,精神损害赔偿金条款的适用一直局限于该法典所确认的侵权行为法范围之内。德国议会2002年7月19日颁布的《关于修改损害赔偿法规定的第二法》(以下简称《第二法》)中,对《德国  相似文献   

5.
《德国民法典》自1900年1月 1日施行至今已有100余年,其间经过多次修订,但它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和条文顺序的编排都没有发生变 化。两德统一后,在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领域也适用原德意志联邦共 和国的法律,从而实现了司法领域的法律统一,因此《德国民法典》至今 仍是德国民法最重要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渊源。《德国民法典》分为五编: 总则、债务关系法、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共2385条。由于其体系完 整,概念科学,字义准确,对 20世纪乃至 21世纪各国制定民法典均产 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吴越 《法学家》2003,(2):111-122
一、民法典债法改革之目的 德国《债法现代化法》已于2002年1月1日生效.这次债法改革根本性地改变了已经有100年历史的德国《民法典》的面貌.尽管这次由德国司法部掀起的改革遭到了法学界的部分批评,但是这次改革注定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1996年3月11日,欧盟通过《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96/9/EC》1(以下简称“指令”)。该指令为电子的和非电子的数据库创设了一种特别的双重保护机制(two-tierprotectionscheme),要求各成员国以智力创作给予数据库版权保护,同时,引入一种  相似文献   

8.
《商务与法律》2005,(1):42-42
德国新《电子电气法》于2005年3月24日经联邦参议院批准后生效,从而使德国成为最早实施欧盟《报废电子电气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的国家之一。新《电子电气法》规定,从2005年11月24日起,德所有电子电气产品生产商和进口商将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先到位于菲尔特(Fuerth)市的“废旧电器登记基金会”进行登记,并从2006年3月24日起承担回收、处理废旧电器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德国新债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导言 争论现已结束.有关<德国民法典>的修改准备工作于1978年既已开始,经过细致审慎的准备工作和激烈的、有时甚至都不惜人身攻击的争论[1]之后,立法者终于宣布:<德国债法现代化法>于2002年1月1日正式生效.[2]该法尤其转化了欧盟关于消费物买卖的指令,并且从根本上修改了原德国民法有关时效和给付障碍的主要内容.另外,在实践方面,整个消费者保护法还被吸纳到<德国民法典>中,其中有些内容还首次予以强调了新的内容.如果除去婚姻法方面的修改,则此次修改工作将是自<德国民法典>于1900年1月1日生效以来最广泛的一次.[3]  相似文献   

10.
法制月报     
12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检察日报》刊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12月30日《法制日报》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12月31日《法制日报》刊登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年1月1日《检察日报》报道,从2003年1月1日起,《政府采购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法典》的出台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也引起了国外民法学界关注。在德国学者眼中,《民法典》完全可与世界已有民法典比肩,不过其创新部分仍有待时间检验。同时,条文表述的俭省、规范之间体系关联的模糊、中德相同概念的不同内涵、德国学者对中国法实践了解的缺乏、路径依赖的局限等因素,导致德国学者关于《民法典》的论述中出现困惑甚至可能产生误解与误读。对德国学者关于中国《民法典》评价的“再评价”,既应考虑德国学者对《民法典》立法背景和条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也需对照中国学者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见解,通过比较分析才能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德国学者的讨论与评述为中国全面客观认识《民法典》的进步及不足提供了有益的域外视角,也凸显了中德学术交流的积极意义并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2.
杜景林  卢谌 《法商研究》2005,22(2):136-143
由于学者们的努力及其巨大影响,给付不能成为《德国民法典》旧给付障碍法的核心范畴,并在理论和立法上作了精致、细微的划分。2001年《德国债法现代化法》改变了给付不能范畴在《德国民法典》给付障碍法中的体系地位,这对给付义务、对待给付义务、合同效力及法律后果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德国民法典》新债法中的给付不能范畴,并在制定我国民法典时,对这一既古典又现代的制度作出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制度体系要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冯刚 《科技与法律》2002,50(3):103-109
由于著作权法无法保护数据库的“收集材料”过程,从而无法保障数据库的发展,因此,国际上出现了一种特殊权利保护模式(suigenerisrightprotection),①对数据库的“收集”予以保护。1.欧盟欧盟在1988年关于著作权和技术挑战的绿皮书中首次提到了协调成员国数据库法律保护问题,随后于1992年公布了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的建议,由于获得了欧洲议会和经济社会委员会的支持,欧盟委员会于1993年采纳了修订后的建议。1995年7月欧盟部长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关于数据库的法律保护的指令》(Directive96/9/EConthele-g…  相似文献   

14.
郑冲 《法学杂志》2007,28(1):123-125
一、德国关于机动车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德国对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主要由《道路交通法》规定,除此之外也适用《民法典》中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论欧洲刑事法一体化背景下的德国网络犯罪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皮勇 《中外法学》2011,(5):1038-1060
2007年8月7日德国"为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刑法》第41修正案"获得通过,该修正案完成了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和欧盟委员会《关于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框架决议》在德国刑法中的移植。研究这两部国际公约以及德国第41修正案的内容,可以认识欧洲刑事法一体化背景下的德国网络犯罪立法及其进程,掌握网络犯罪国际立法和德国相关立法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民法典总则的内容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德国民法典》的模式及我国立法草案的选择(一)《德国民法典》总则的内容结构民法典总则为民法之一般而抽象原则的归纳和汇总,在民法典中设置总则,为《德国民法典》所独创,并为以后很多大陆法国家民法典所借鉴。《德国民法典》总则共240个条文,包括:第一章“人”(自然人、  相似文献   

17.
法制月报     
8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闭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三部法律获表决通过《法制日报》刊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伤亡构成犯罪的赔偿诉讼程序问题的批复》《检察日报》刊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关于批准《〈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8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9月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1998]23号司法解释文件,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宣布《解释》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解释》公布的时间距修订后刑事诉讼法的生效时...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1,(22):60-60
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德国《债法现代化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比较法研究》2002,(2):140-143
引言 德国联邦议会于2001年10月通过了<债法现代化法>(das Gesetz zur Modemisierung des Schuldrechts),该法将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德国民法典>施行100多年来,立法者对债法进行的最大,也是最实质的修订.该法的通过,标志着德国债法改革持续二十几年的争论告一段落,它必然会在德国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