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询是国家权力机关对同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中较为强有力的监督形式.是人大监督方式中的“重武器”.能产生较为明显的监督效果。然乞今为止各地人大却用之不多。有的地方甚至从未用过,给人一种“千呼万唤仍不出。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是什么原因使得质询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形式被束之高阁,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对完善质询立法的几点建议●苏元华在我国,质询是指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在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公务活动提出质问并要求予以答复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行为,是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各级人大代表及人...  相似文献   

3.
在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就宝钢建设问题质询冶金工业部,被称为"共和国质询第一案"。时隔三十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重申"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并表示今年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对质询权如此庄重宣示,对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来说,尚属"史无前例",必将推动质询权走向民主政治生活的常态,对地方人大行权履职也将产生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是法律监督的应有之义,对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进行专业的监督是我国历来的传统,行政执法行为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介入,检察机关有能力去进行监督,由其行使行政执法监督权是科学合理的。本文指出应通过司法体制改革深化,使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从主体、程序、具体的执法过程等方面进行监督,以规范行政机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地方人大及其低委会的质询权是指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会议期间,具有质询权者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的质问的权利。它是我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地方国家机关实行监督的一种形式。质询这种监督形式只适用于县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单位都无权采取这种形式。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来,江苏省东海县纪委、监察局围绕提高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依据纪检监察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直接谈话质询、下发《党风廉政质询通知书》等形式,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质询,及时把来自党内外的监督转化为组织和纪律监督制约,从源头  相似文献   

7.
武春 《公民与法治》2013,(15):49-49
质询,通常理解为对有关机关工作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质问,要求其作出澄清、解释的一种活动。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向人大常委会提质询案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相似文献   

8.
询问和质询是一项全新的党内监督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35条明确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权对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或质询。”如何落实好询问和质询制度,是各级纪检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一,要夯实前期工作基础,增强纪委委员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纪检机关落实询问和质询制度,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必须要从基础做起,而且要做实、做细。要及时做好动员。纪委委员是行使质询权的主体,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  相似文献   

9.
审议意见作为一种综合性书面材料,是监督法出台后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工作经常运用的一种新的监督形式或监督手段。切实做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和效果,有效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复议因行政争议而引起。行政争议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因行使行政决定、许可、执行、处罚、强制等行政权力时与管理相对人发生的争议。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对行政争议进行复核审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行政救济法律制度。它是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间的行政监督,其监督形式借鉴了司法机关的工作原则及方式,具有准司法性质。  相似文献   

11.
洪亮 《江淮法治》2009,(17):52-54
对预算的监督包括权力机关对预算的审查监督,财政机关对预算的稽核检查监督,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社会各界对预算的社会监督等,而对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有权力,也是对预算最高层次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法言法语     
《中国卫生法制》2012,(3):23-23
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行政监察是指行政系统中专门设置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及惩戒的一种监督形式。行政监察的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督促行政机关及公务员依法行政,履行法定职责,改善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3.
人大机关和国家审计机关,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监督主体,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监督偏重于定量分析,人大监督偏重于定性分析:人大监督比国家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更高,是最高层次的监督。长期以来,这两种监督主体各自按照不同的运行方式独立运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监督模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文兴 《中国司法》2012,(11):101-102
中国是否需要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应否定位于法律监督机关是司法制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中国为什么需要法律监督机关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了国家和法律,也就有了对法律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的必要,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有的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也有的国家通过非专门机关的形式进行法律监督。中国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具有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基本职能的具体表现,其贯穿刑事立案到侦查终结的全过程,既包括法律适用、定性等实体方面的监督,也包括对收集证据、执行逮捕等程序方面的监督。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侦查监督机制和强有力的监督措施,以促进侦查权的依法、有效、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16.
韩东 《天津检察》2008,(4):12-13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同时,自身当然也需要监督,而且理应成为接受监督的典范。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方面提出了许多质疑观点,有的认为,检察机关监督别人,没有人对其进行监督,检察权处于一种封闭失控的状态:有的认为,在诉讼活动中,检察机关可以对公安、法院等机关进行监督,凌驾于其上,公安、法院等机关却无法对检察机关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信访监督的优势信访监督的含义体现了群众监督与专门机构监督的结合。信访监督,从广义上讲是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渠道对党员、党组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是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是纠正错误的一种方式,是监督范畴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实施信访监督的主体是纪检监察机关,属于专门机构监督的范畴,但监督的内容来源于群众信访举报,归根到底还是群众监督。实施信访监督的过程实质上是群众监督向专门机构监督的转化过程。信访监督兼具群众监督的广度、深度和专门机构监督的力度。群众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  相似文献   

18.
陈福荣 《法制与社会》2013,(32):140-140,144
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如何加强自身监督,解决好‘捡察机关监督别人。谁来监督检察机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基层检察机关的纪检工作者,本文认为当前基层检察机关的纪检监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检察队伍建设、业务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9.
许安标 《中国法律》2006,(5):16-17,70-73
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和国家依法对「一府两院」贯彻执行法律和工作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和其他各种监督形式相比,具有权威性、法律性和宏观性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是一部对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形式和程序进行调整和规范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13,(23):13-15
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在各种形式的监督中,人大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因此,法治政府的建设与运行,不能缺少人大监督。一是政府要正确理解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