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行为”是行为法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其在行为法学中的地位有如“法律规范”之于规范法学。但是,注重法行为的研究并非始于行为法学,在美国,它至少可以追溯到30年代的现实法学。对现实主义法学家来说,法律只是一批事实而不是一种规则体系,亦即是一种活的制度,而非一套规范。他们认为,法官、律师、警察、狱吏在实际上对法律案件的所作所为,实质上就是法律本身。因此,法  相似文献   

2.
读了《法学杂志》1985年第四期周强同志的《论遗赠扶养协议》一文(以下简称“周文”),觉得某些提法尚可商榷,愿提出探讨。一、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的法律行为。周文认为:“‘有偿’一词在民法学和经济法学上是有严格含义的,它是与等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在遗赠扶养协议中根本不存在等价的问题”。因此,遗赠扶养协议不是有偿的法律行为。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民事法律行为”与“有偿的法律行为”、“无偿的法律行为”是属种关系,而“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则是全异关系中的矛盾关系。这就是说,全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有偿法津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两种,一起民事法律行为非此即彼。据此,周文认为遗赠扶养协议不是“有偿法律行为”,那么就只能是“无偿法律行为”,我认为,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对的,所谓“有偿”,  相似文献   

3.
<正> 一、对法律体系传统概念的质疑“法律体系”一词,见于《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1980年6月第1版与1984年12月增订版对“法律体系”的解释有所不同,本文引用时一律以增订版为据。《法学词典》增订版对“法律体系”概念界定为“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法律部门而形成的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未列“法律体系”词条,但它所列的“法的体系”词条在概念表述上却与《法学词典》对  相似文献   

4.
从法律的性质看裁判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法律的规范性看裁判(一)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属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也具有规范性。法学一般不直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而是直接研究“法律”。因研究对象具有规范性,法学也就具有了规范性。你看法学者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必定先问“是否合法”,与经济学家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必定先问“是否有效率”,是全然不同的。这就是法律和法学的规范性所使然。(二)规范性与法律思维:每一个法律规则,都可以分解为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果等要素。例如人们熟知的消法第四十…  相似文献   

5.
一总论法律制度是法学的基本概念,但它的意义却很纷乱、模糊。一些论著把法律制度与法制、法系、法律体系等相关概念混淆起来,导致概念间的混乱。本文试图在完整、准确的描述法律制度的意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我们可以把法律制度的意义归纳为三种:(一)法律制度是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泛称。这是具体、个体意义上的法律制度。《法学词典》(增订版)持这种解释,认为“法律制度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某一方面的法律规范的统称。”《牛津法律大辞典》“Legal institutions”词条指出:  相似文献   

6.
《法学》1991,(7)
“法律制度”与“法治”是法学中最常见的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术语。如何科学地理解这两个术语所反映的意义并正确地使用它们,对法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在我国古已有之。我国的法学著作和文献对“法律制度”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第一,专指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规范总和,是具体的、小的  相似文献   

7.
熊英 《中国司法》2003,(12):66-67
税收规范是调整税收关系的行为规则。理论上,在实行“税收法定主义”的国家,税收规范体系与税收法律规范体系应该是吻合的,而实际上,往往存在一些差异。税收规范体系与税收法律规范体系是一种包含关系。可以将税收规范分为税收法律规范和其他税收规范两类。其他税收规范是指规章以外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税收程序方面。大量其他税收规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一些税收程序性法律规范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 我国的税收规范体系以税收法律规范为其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尚没有明确规定“税收法定主义”,但是《税收征管法》和《立法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税收法定的精神。《征管法》第3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进行多种行为。既然有行为存在,就一定存在着关于行为的规范。由于人们行为性质的不同,就导致不同领域的行为的规范,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法律规范等等。法律规范虽然只是诸多行为规范中的一种。但是,随着近代国家的出现,它日益成为主要的行为规范,因为它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其他的行为规范“只能行使从属于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规范的主体(即法律的调整对象)因违反法律规定,包括从事法律禁止从事的行为和不履行法律规定其必须履行的行为,而应当受到的相应制裁和惩罚。承担法律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其法律义务的结果。 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上,法律责任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都是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构成的。例如,《科技进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滥用职权,压制科学技术发明或者合理化建议,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在这一条法律规范中,“滥用职权,压制科学技术发明或者合理化建议,情节严重的”属于行为模式,“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则属于法律后果。众多的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按其性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可以这样行为的模式,应当或必须这样行  相似文献   

10.
法律位阶与法律效力等级应当区分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律位阶是法律等级的形象说法,是指法律规范在法律体系中的等级地位。目前在一些法律文件和许多法学教材中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法律规范的位阶就是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用“法律效力等级”来说明法律的位阶,将法律位阶与法律效力等级相等同。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11.
军事法学的一部力作简评《军事行政法律行为研究》苍松1996年10月由法律出版苍松简评《军事行政法律行为研究》军事法学的一部力作社出版的《军事行政法律行为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军事行政法律行为的专著,共7章,约20万字。这部书有以下两个特点:一...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多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社会学派认为法是由一组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构成的,不但包括国家法,还包括日常生活规则等等行为规范,即认为法律是多元的;同时认为法律是在人们法律观念支配下实施的社会行为,即认为法律是行动中的法。本文试图以法律社会学派理论为指导,从中国传统法律的运作过程来分析中国传统法律的多元化现象实质。一、多元的法概念中国古代法观念包括“人情”、“天理”、“国法”三个部分。其中人情乃人之常情。天理乃“伦理纲常”。国法,即当权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在这三者中,以人情最重要,天理次之,国法排在最后。只有情理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证据学”理论,不仅无法包含大量现代的证据规则,而且与现有的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也显现出明显的不兼容性,因而应该完成从“证据学”到“证据法学”的理论转型。“证据法学”作为独立的法学学科可以使研究者从法律程序的视角观察、研究证据问题,使证据规则真正成为程序法的一部分。刑事证据法体系由两种证据规则组成:一是有关证据法律资格的规则;二是有关司法证明的规则。只有确立这些证据规则,刑事证据法才能通过规范法庭审判过程,进而对侦查和起诉活动发挥有效的控制和约束作用。刑事证据法不仅可约束裁判者的自由载量权,避免使作为弱者的被告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司法误判发生的可能以及避免司法裁判的拖延。  相似文献   

14.
<正> 法是一种行为规范,以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是题中应有之义。过去在法学理论上虽然也明确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指引人们应当如何行为或不行为,但基本上停留在已经规范化了的,表现于文字上的——法律规范的研究,而对活的法行为则很少研究;过去虽然也明确指出法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但基本上是停留在静止状态作出定性分析,而对法如何调整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则缺乏研究,原因在于对活的法行为没有开展研究。实际上,  相似文献   

15.
民法学是法学体系中一门基本法律学科,是研究民法及其应用问题的专门科学。 民法是由调整民事财产关系、民事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有机组成的一个法律规范体系。它不仅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客观经济规律,“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且体现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抉择行为规范上升为法律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汉“科”为法律形事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作为汉朝法律形式的一种,历来为法制史学界的研究者们所公认。无论是论著、还是各种教材,甚至法学辞典,均是众口一辞,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定论。《中国法制史》(统编教材)对“科”作了如下解释:“所谓科有两种意思,一是对犯罪者处以刑罚,也叫作科刑。如《释名》说:‘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二是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令条文。也叫作‘科条’,如《后汉书·桓谭传》载:‘今可令通义理明法律者,校定科比’。注云:‘科谓事条,比渭类例’。”《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在  相似文献   

17.
魏治勋 《法律科学》2008,26(5):37-44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理论界对法律规范结构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两种学说:“三要素说”和“两要素说”;虽然近有“新三要素说”对前二者提出了批判,但仍旧没有脱离传统的分析模式的缺陷:即将“存在论”的共时性结构分析转换为了“运行论”的历时性的操作分析。通过将结构界定为各要素的共时性存在,将法律规范结构重构为经由条件假定中介的调整性规则与管理性规则并立的条件性二元构造,较为合理地将法律规范的静态结构特质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一、律师执业行为与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是指律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与律师职务相关的活动。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是指律师在职务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定的或者约定的行为规则。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是律师执业行为的保障和约束,而律师执业行为是律师执业规范的具体反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律师执业活动范围和空间的不断扩大,律师执业行为由单一的参与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逐步延伸到涉及国企改制、公司上市、房地产按揭等各种经济活动中。律师执业行为过程中应当包含律师执业行为的权利规范和律师执业行为的义务规范两…  相似文献   

19.
研究是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方法,这意味着研究必须采用学界公认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来进行。法学研究也不例外,它是为获取有关法律的新颖性、可靠性知识,采取系统的、有规则的方法进行的一种智力创造活动。法学是人学,法学必须以人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人的模式”的建构,提炼出“法律人”这一核心假定,从而就人的行为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予以研究。在研究目标上,一是要强调法律知识的新颖性,即通过法学研究所产生的新知识能够占领制高点、填补空白点、深化聚焦点;二是要强调法律知识的可靠性,即相关的新知识能够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对于法学研究结论的检验,可采取以理论检验理论、以事实检验理论、以规范检验理论、以逻辑检验理论等检验手段来予以完成。  相似文献   

20.
草标是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种特有的具有法律功效的符号,它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同时也保护人们的权利。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苗族社会传统法律规章制度的角色。“打草标”是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约束其行为的自发性行为规范,它丰富着苗族人民的生活,提高其生产效率,促进其和睦相处。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符号记事的贡献。“草标”与“刻木为信,结绳记事”,“埋岩”等一起成为苗族人民的习惯性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