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行政法学研究》创刊于1993年,至今已走过三十年历程。三十年的发文内容恰是中国自主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演进发展的缩影。通过纵览三十年的发文,我们能够了解中国行政法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剖析行政法治发展特点。三十年来,中国行政法学在行政法基础理论、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行政程序理论、行政救济理论等方面均取得重大发展与突破。中国行政法学呈现出紧跟立法实践,适时反哺立法实践、追踪司法实践,弥合理论实践隔阂、评估行政实践,探索行政法治进路、洞悉时事政策,及时回应时代需求、发掘域外经验,借鉴精华开拓创新、加强部门对话,拓宽行政法学疆域、更新研究方法,丰富理论研究路径、寻求制度自信,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等特点。站在新的节点上,我们对未来行政法学在行政法基础理论的更新、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法法典化进路与归宿的探索和涉外行政法治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的展望,希冀进一步完善中国自主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俄联邦行政法基本理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萍 《河北法学》2004,22(6):118-122
伴随着俄罗斯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俄罗斯的法律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行政法律制度的变革最为显著,这在俄罗斯的行政法学界也存在相应的反馈。俄罗斯的行政法学者开始注重对行政法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研究,以执行权为中心重新界定行政法的概念:将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强调其与其他部门法带有共性的调整手段;行政法的作用主要在于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伴随着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和行政立法的急剧发展,应当尝试重新构建俄罗斯行政法学的体系结构,以顺应世界各国行政法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3.
1994年是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使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更加完善;行政法学学术研究活动也十分活跃,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涉及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行政监督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法学学科——行政法学虽然八十年代初才恢复,但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1987年有了长足的进展。党的十三大对行政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发展,行政诉讼立法的开展和丰富的行政法制实践都迫切需要理论的回答,从而促进了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加快了行政法制建设的步伐。一、几项重大活动 (一)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为我国法学理论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使我国法学工作者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要从法律和预算两个方面控制行政机关编制的机制;要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基本制度;要改善执法活动,建立人民申诉制度和劳动仲裁制度并加强对行政工作和行政人员的监督。 (二)人大法委会行政立法研究组。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对行政基本法的框架作了研究,根据新  相似文献   

5.
德国行政执行法律是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模式的典型代表,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德国行政法学界的讨论与相关司法判例,解析该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强制手段以及程序等问题,理清《联邦行政执行法》与《行政程序法》之间的衔接,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行政法学在法律技术方面深受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法学的影响,系统深入地理解德国行政执行法律制度,将有助于我国的《行政强制法》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行政法学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政府法治论”通过不断地修正和发展,其所涵盖的五个方面与当下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的法治政府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一理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明晰法治政府内涵的方向指引、立法规制与行政自制相结合的路径选择、行政程序与救济程序顺畅衔接的程序保障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的行政法学开始走出了单纯研究行政管理方法的狭隘视野,开始从行政法律关系、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行政权力渊源、行政程序、行政原则、行政责任、行政法调整对象、行政权的本质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和三年行政诉讼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虽然行政诉讼在实践领域面临着困境,但全国行政法学研究领域却呈现着一种空前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罗豪才教授主编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一书,对我国行政法学体系进行了全新而大胆的构思,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中外法学》1990,(4):34
<正> 我国较早从事行政法学教学和研究的青年学者、北大法律系行政法教研室负责人姜明安继他的《行政法学》、《行政法概论》等著作之后,最近又推出其新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该书紧密结合刚刚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反映了姜明安同志最近几年在行政法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的新成果。该书探讨了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较系统地研究了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责任、行政法制监督以及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9.
关保英 《法律科学》2008,26(2):104-114
行政直接强制既是行政强制执行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又是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中最难以规范的问题,然而,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的理论,尤其是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的法律地位一直是行政法学界比较困惑的,在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法》即将制定之际,系统探讨这一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包括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立法的现状评价、行政直接强制属性与程序性质确定、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立法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行政自制理论是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的行政法学新课题.该理论一方面是基于对立法和司法的功能不足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基于对我国行政自制现象普遍化和内部行政法重新崛起的总结.行政自制理论的提出,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以立法和司法为中心建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体系的实践路径和理论模式,其对于行政法学研究视角的转换、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拓展以及行...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它渗透到行政法学的各个部分,表现为内部与外部行为、内部与外部手段、内部与外部主体、内部与外部程序、内部与外部事务、内部与外部责任与法律等,各自形成一个内部或外部系统“网”。在立法与执法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奉行着“内外有别”的基本思想,实行着诸如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及其他纪律处分制度,复议、诉讼程序与内部申诉渠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蒋健 《中国律师》2013,(3):42-43
四川范泽律师事务所于2011年12月完成全国首例以律师作为独立主体的《凉山州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工作。2013年1月13日至15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派出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周户为组长的《中国行政程序法》起草小组调研团,到凉山州对《凉山州行政程序规定》的制订、实施情况,以及四川范泽律师事务所开展《凉山州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3.
目前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程序的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和构建,走的是一条以立法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同时对域外经验的过分关注,使学者们忽视了本土行政法实践中所发生的诸多变革。为此,本文将对行政程序研究的关注点放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上,通过对个案的研读,来发掘实践中法官对于正当程序的态度以及正当程序在法官判决中的演变;通过对法官判决的制度性效应的观察,思考法官对正当程序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立法不作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行政法学理论界的新热点,同时也是实务界的老难点。理论和实践的不成熟,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本文以行政立法不作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的理论分析,希冀可以对行政立法不作为行为提出有效的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15.
行政法学研究述评吴德星刘翠霄1996年行政法学研究主要围绕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行政行为的一般原理及其具体制度、规制行政、行政程序法与行政诉讼等几个方面进行。〔1〕对行政法学研究本身的有关问题的讨论,也是行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关于行政法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回顾与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行政法学产生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行政法学在中国产生的特殊历程,对世纪之交的中国行政法学之成就及其问题作了总体上的分析和宏观评价。本文认为,行政法的产生应以行政诉讼为事实标志,以宪政为政治基础,行政法学的产生是随着行政法的产生、学科的分离、它国文化的借鉴而逐渐发展的过程。在30、40年代的旧中国,行政法学已经产生,故新中国的行政法学是一个再生过程。新行政法学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完成于90年代,是随着对宪政的重视和对旧体制的改革、与行政法制建设的相互促进、借鉴外国文化、在学科林立的夹缝中经历了曲折过程后产生起来的。行政法学的产生在理论上填补了我国法学体系中的空白,概括出了基本范畴和原理,探索了中国式行政法学,在专题研究上逐步走向深入;在实践中,为依法行政观念的确立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并成功地推动了我国的行政立法。然而,新行政法学的成熟,还必须解决宪政与行政、公法与私法、现象与精神、“战争”与“和平”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98年行政法学研究主要围绕行政法治与行政权力制约、行政法基本理论问题、政府机构改革与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的一般原理及其具体制度、行政程序法与行政诉讼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我国行政法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定位亦是行政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关于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18.
行政主体的义务范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保英 《法律科学》2006,24(1):62-69
行政主体的义务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政法学理论问题,在现代法治政府之下政府行政系统的责任越来越突出,“责任政府”概念也成了政治学、行政法以及行政法学解释相关问题的基本概念。在责任政府这一现代理论的指导下,行政主体对公民、社会、国家承担义务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行政法治以及行政法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之相对应,行政主体义务的基本范畴就成了近年来各国行政法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行政主体应具有推行宪法和法律,接受立法和司法监督,改善社会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使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接轨等宪法义务;具有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利益和保护,为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和承担赔偿责任等行政法义务。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理论与行政法学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服务理论是行政法学发展的理论支点。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行政法学将会发生一次深刻的转型,即由以控权论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法学转向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行政法学。现代行政法学在价值理念、行政范围、行为模式、救济方式等方面都将突破传统行政法的疆域。  相似文献   

20.
<正> 行政法学基本理论和观念的讨论是近年来行政法学研究深化的表现。行政法学是以研究行政法律现象为主的专门学科,有其基本理念逻辑发展的科学体系。行政法的本质、精神只能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内容,而不能成为行政法学基本理论本身,某些行政法的功能(如政府的服务功能)亦不可成为行政法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