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责任,至少可分为"义务"和"课责"两种类型,体现为"显见责任"和"隐含责任"两种存在形态。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诸主体中,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政府监管者承担的法律责任都是显见责任,涵盖了多种法律义务和法律课责。而社会其他主体在承担少量显见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一些隐含责任。这些法律责任共同构成了以政府监管为中心、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为重点、其他制度性责任相协同的食品安全责任共治结构。  相似文献   

2.
王辉霞 《当代法学》2012,(4):104-110
依据ISO26000,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不限于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还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即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由"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社会责任"。组织的社会角色、社会功能是组织社会责任的基础。组织社会责任不仅是对组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程序即形式正义的评价,更是对组织决策及其后果是否合理正当即实质正义的考察。组织社会责任的实践机制主要包括:合乎道德的决策和行动是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评判框架;尊重、考虑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是组织社会责任的外在表象;组织决策和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度是组织社会责任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规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流观念中公司社会责任的宽泛内容,不是公司法所能承受的。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内容的规范,应当与公司法的基本任务相吻合,与公司法的基本制度内容相关联,与公司法的基本属性相适应。因此,可以从基本理念的宣示、主要制度的完善和运作机制的改进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公司法对承担社会责任主体的规定,应当以公司为主体在理念性层面进行概括规范;以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为主体在实施性层面进行适度规范。  相似文献   

4.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外延界定的分歧在于:是否包括经济责任;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界定的分歧在于:是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还是促进企业各相关主体利益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谋求利润最大化之外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被划分为两种层级: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国家和具有一定经济功能的个体 ,参与经济活动的任何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 ,都同时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与某一个体的经济利益。与此相应 ,经济法律责任具有二元性与二重性 ,即同时承担公法责任及私法责任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法》中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从拟草案到最后定稿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该法条的初衷是解决名人在虚假广告代言中的的责任承担问题,以健全每一个扮演一定角色的社会成员都应承担与其行为相对应的义务和责任的问责机制,这就强有力地回答了某些名人疾呼本条是片面的、不公正的的说法。虽然在法条的表述中名人被内涵更为宽泛的个人代替,但其欲追究任何代言人(当然包括名人在内的代言人群体尤甚)代言虚假广告的责任的宗旨却没有变。本文即以名人这个较小却特殊的主体范围为切入点思考并探讨该项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作为晚近中国政府改革的措施之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逐渐为各地政府所推崇。这其中,民事责任已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公法责任的补足。此时,公法责任的基础、主体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其基础强调科层制和市场的耦合,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服务提供商)、私主体(服务购买商)两个维度。同时,内容上包括监管责任、保护性责任、担保责任等。由此,可对公私责任的分配窥见一斑,这也是未来行政法学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个人本位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演变,使得公司责任主体虚化。但同时公司社会责任不仅意味着公司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公司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必要前提。本文以《公司法》对公司的社会责任界定为契机,从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为视点,立足公司社会责任的界定,分析社会责任的性质,并从一个实用法学的角度,探讨社会责任具体形态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少林 《现代法学》2006,28(5):103-110
夫妻间侵权责任具有与一般侵权责任不同的特征。我国建立夫妻侵权责任制度既有必要又有可能。构建我国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需要一般侵权行为法与亲属法、婚内侵权责任与离婚侵权责任相结合,明确侵权行为范围,合理确定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建立以赔偿损失为主要方式、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相结合的责任体系,正确界定侵权责任主体和请求权主体,限定请求权行使的期间。  相似文献   

10.
伍洲 《行政与法》2012,(7):121-124
苹果公司供应商联建科技使用有毒化学原料正己烷导致百名员工中毒的案例引出一个法律难题——间接职业伤害主体的责任问题。本文从"毒苹果"事件提出的法律问题、职业伤害间接责任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依据,以及间接责任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职业伤害间接主体应承担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间接责任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应从企业自身监督、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及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解决经济法责任独立性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学界关于法律责任分类的标准与依据。不能把以责任的性质为标准和以责任所属的部门法为标准对责任的划分相混淆。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在于其所属的部门法的独立性 ,即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的独立 ,而不在于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的独立。  相似文献   

12.
Free will is the foundation of determination of responsibility. Genetic enginnering represented by technologies of gene editing, artificial medical devices and AI have fundamentally challenged the concept of free will and so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determination of legal responsibility. These challenges are fundamental, not instrumental,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in legal philosophy. First, the direct challenge, that is, the emerging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 (ANI) has challenged the concept of free will. Second the would-be ultimate challenge, that is, presented by an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agent that is considered to reach humanlevel free will, can be a legal subject, thus taking full legal responsibility. The direct challenge constitutes a new “forgiveness” condition for taking responsibility. The would-be ultimate challenge deserves significant attention, because the concept of free will is not only about human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about human dignity.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冲突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河北法学》2008,26(3):34-36
地方政府具有三种环境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地方政府的环境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之间、行政责任内部存在冲突,其本质是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矛盾以及地方环境利益和地方经济利益的矛盾。化解地方政府各种责任形式之间的冲突,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贯彻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和对地方政府进行诱导刺激。  相似文献   

14.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责任能力直接关系着案件的定性与处理。其评定有医学标准与法学标准两个要件,但法学要件的相关概念极不具体,且缺乏可借助的客观评定工具和具体的评定标准.相关评定工作一直是经验性判定。严重影响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一致性。我们课题组从法学要件着手。对法学要件辨认和控制能力进行量化,将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有机结合。编制出《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草案)》,经有关鉴定机构试用,运行结果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之后,如何界定名人代言行为、明晰代言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是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本文拟对名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应承担法律责任作初步探析。首先从三个关键问题人手:第一是明确名人在食品广告中的法律地位,这是明晰名人应担义务,划分名人承担责任的前提。第二是名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是否承担侵权责任,本文从构成侵权行为的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的四个要件进行分析。第三是确认名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承担共同责任的形态。在解决以上三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将所有名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的行为均归为共同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论断值得商榷。对此问题需要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行为中获得的利益、主观恶性程度及名人认知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提出了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侵权补充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责任的有无是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与传统法律援助制度相区别的主要标志。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法治社会的一项人权保障制度 ,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甚至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加以确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也被规定在一系列国际文件中。我国目前已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但并未形成现代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向现代法律援助制度方向发展的过程中 ,确立我国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5条规定了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该条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原则性规定从宏观上消解了公司捐赠的合法性危机,成为我国目前公司捐赠行为正当性的法律支撑。然而,社会责任视野下的公司捐赠涉及公司、股东、债权人以及社会等多方的利益冲突与平衡问题,对其正当性的理论与实践证成,是规范和引导公司社会捐赠的逻辑起点。公司捐赠的多维度法律规制是在立足于公司的社会性与营利性基础上,以平衡和协调诸方利益为基本思路,通过整合与完善公司法、合同法、财税法等法律部门的有关规定,最终实现社会责任视野下公司捐赠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卫彬 《时代法学》2010,8(1):99-108
长期以来,成员国应否对国际组织的不法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存在较大争议。这一问题不论从理论上押或实践上都涉及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问题。从本质上而言,如果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成员国不应对国际组织的债务承担责任。但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在此情况下,必须刺破“国际组织的面纱”,由成员国承担共同或连带责任。关于国际组织的“主要责任”和成员国的“次要责任”赔偿顺序问题,受害国或受害国际组织理应有权自主决定责任国或责任国际组织的先后次序。次要性并不意味着在处理求偿要求方面必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汤玉枢 《现代法学》2000,22(6):142-145
本文对公司势力利用人的表现、追究其责任的理论依据以及立法现状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评析 ,并提出了运用不法行为责任理论 ,指出在公司法中设计追究公司势力利用人责任规定 ,是唯一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立法责任引入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责任制度是保证各位阶立法质量的预防性机制,也是为公民提供救济的一种制度性保障。立法责任在性质上属于法律责任,其法理基础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立法责任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要件。在我国的宪政制度中有必要引入立法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