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2007年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概况 本年度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对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的探索加深;跟踪立法实践,研究立法中的环境资源法律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能源法、空间法等问题进入研究视野,法学研究体系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2.
2001年环境和自然资源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学术研究概况 2001年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研究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大提高,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展,标志着这一新的法学分枝学科正在日趋走向成熟. 2001年初党和国家将环境资源保护提到治国富民安天下的新的战略高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新环境观日益深入人心,推动着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迅猛发展.本年度环境资源法学学术研究的特点是:第一,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展,环境法学体系更加成熟.以往环境法学主要限于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200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重点研究了国土资源法问题,基本界定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国土资源保护三位一体的环境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21,(1):15-24
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是中国法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中国法学研究的独立性与自觉性。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争论具有多重维度,二者产生分歧的根源在于我国法治发展的阶段性。由于法解释资源的短缺,作为法学基本研究方法的法教义学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由此,社科法学填补了法教义学缺位的真空地带。未来在共享法治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将会互融互通,待法解释资源供给进一步充实后,法教义学将会获得更大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
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法学的研究范式是以哲学的主、客二分范式为基础的 ,这导致了人与自然在法律上的紧张关系。只有改进传统法学的研究范式 ,才能将由可持续发展观念所引起的法律革命进行到底。环境资源法学是从法律上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学科 ,是以其独特的环境资源法学“范式”为推理基础的学科。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和伦理观为基础 ,通过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的联结 ,形成环境资源法学的术语体系以及特有的学科规范体系和研究范式 ,才能形成环境资源法学的理论体系 ,进而带动整个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钭晓东 《中国法学》2020,(1):202-220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环境法治客观条件与话语体系发生深刻变化,环境法学研究须予以适时因应。环境法学的核心范畴、研究方法与基本话语廓清了新时代环境法学研究格局。作为环境法学研究逻辑起点和环境法律现象认知的中介概念--核心范畴及其建构须对新时代的转型需求予以回应,从一元的权利或义务本位走向二元的"权利-义务"范畴。环境法治客观条件的变化凸显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化需求,这意味着环境法学研究方法须对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化予以关照,环境法学方法本身也应走向科学化与层次化。中国环境法学研究要走出西方话语禁锢,实现话语自觉,建构中国学术话语权,必然需要回归到中国环境法学话语的主体性特征,走向中国环境法治问题的田野,充分理解和利用中国环境法治资源,坚持开放并蓄的话语立场。  相似文献   

6.
该书吸收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学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借鉴了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环境与资源法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制度。尤其是对近年来环境资源法学界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环境权、公众参与等,都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传统的环境资源法学教材相比,本书在内容上突破了过去的环境法与资源法的界限,将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统一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法学研究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法学研究的信息环境也必须适应法学研究方式的变革,营造一个能够促进法学研究的良好信息资源环境,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法学信息资源,为使法学研究水平走向世界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 1月 2 1 - 2 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2 0 0 2年环境资源法学高级研讨会” ,会议的主题为“环境资源法律实施机制研究”。本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环境资源法学学术会议 ,环境法研究所重点基地专门邀请了对会议主题内容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近 50人出席会议。会议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并得到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等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会议征集论文 2 0…  相似文献   

9.
论法学对依法执政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治国之学、强国之学、正义之学、权利之学,对依法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学为依法执政提供文明的执政理念、构建最佳执政模式、合理配置执政资源、营造良好执政环境.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行依法执政,必须重视和发挥法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关于法学方法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法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的诠释。作者认为 ,法学方法论是一种具有实践功能性的、体现学术立场、哲学假定的有关法学方法的研究程序与科学叙述。从内容体系上说 ,法学方法论包括基本理念、具体内容、法律解释方法等主要方面。对于法理学研究来说 ,法学方法论构成法学理论的硬核 ,有助于法理学研究的深化 ,并且作为法理学的必备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一生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提出“国以民为本”、“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依法办事”等法制思想、理念。他的法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民主法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本法律观等法学理论、理念的渊源。学习、弘扬董必武法学思想,要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经济分析法学是经济学和法学两大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经济分析法学的核心思想是“效益”。在经济法学家看来,效益原则是经济分析法学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则,法律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价值极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或者是通过法律的参与使社会财富达到极大化的效益目标。当代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法学者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以“主客一体化”“生态化”为核心的整体主义环境法学方法论,但是这一环境法学方法论显然具有忽略人的因素的生态中心主义倾向,削弱和冲淡了其对实际环境问题的应对功能.由于整体主义环境法学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生态学原理直接推导而来的,以其为指导的环境法学与各传统部门法学的交流出现了障碍.我们有必要反思整体主义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础和逻辑,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思维方法,联系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协调与融合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建立以协调与融合为核心的环境法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周珂  李延荣  李艳芳 《法学家》2003,2(1):74-77,83
2002年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第一,科研力量发展.一批环境资源法教学科研机构和硕士点成立,除了专职研究人员外,越来越多的相关学科的学者关心和参与环境资源法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从初期的封闭状态日益走向开放,日益与大法学和相关的自然科学相融合.……  相似文献   

15.
周珂  曹霞 《法学家》2007,(1):77-80
一、学术研究概况 2006年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可谓屿彩纷呈,硕果累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注重和谐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中;第二,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与对话进一步推动了环境资源法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开始关注并参与了环境资源法学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促进了环境法学体系的完善、理论深度的拓展、研究水平的提升;第三,理论探讨、实务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学术活动空前活跃;第四,与环保实际工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承担了许多重要科研课题与项目的研究,成果丰富,效益显著;第五,学术研究队伍迅速壮大,更多的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学术研究成果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一、学术研究概况 2003年度环境资源法学界的主要学术活动有:2003年7月24-29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与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在山东青岛召开了"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和从事环境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论文;2003年10月25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举办的"2003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9位外国学者和60多位国内环境资源法学者参加了会议(另有70多位代表列席了会议),与会的中外学者提交了60多篇会议论文等.  相似文献   

17.
周珂  曹霞 《法学家》2006,(1):89-92
一、学术研究概况 本年度环境资源法学界的主要学术活动有:2005年8月5日-9日,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和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赣州举办了2005年环境资源法学年会.本次年会有200多人参加,收到论文258篇,主题为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也包括环境资源法理论与实践其他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武汉大学在1979年恢复法学教育以后,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武汉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广义国际经济法学、新中国大国际私法学等二级学科的创立,国际投资法学、国际组织法学、区际冲突法学、欧盟法学、新中国比较宪法学、新中国比较刑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的构建,以及在一些重要法学领域提出的若干有影响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年  胡春冬 《时代法学》2003,1(2):112-1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兴起不久的部门法学。在我国 ,它的发展历史更短 ,但随着社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论研究不断地向纵深发展。进入新的世纪 ,在市场经济和入世的双重推动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是 2 0 0 2年 ,我国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1月 8日 ,国务院召开了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 (电视电话 )会议 ,会上指出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学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1月15日至17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在福州举办了“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是福州大学法学院,来自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环境资源管理工作的政府官员、管理人员等120人,围绕“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与制度创新和发展”这个主题,就新世纪环境资源法的新问题、新思路与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