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产生和定形化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但其基础是在50年代初奠定的,当时我国引进和吸收了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模式和内容。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我国对于前苏联的政治、经济、法律理论,都是作为成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来加以学习和接受的。尽管根据毛泽东思想的原理,在是否适用中国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选择,但从来没有怀疑过其本身的正确性。维辛斯基教授的国家与法的理论,特拉依宁博士的犯罪构成理论,以及苏联司法部刑法研究所编著的《刑…  相似文献   

2.
李觏是宋代功利主义思潮的首倡者,又是宋代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功利主义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中的法律思想有着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出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较大的依附性。李觏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其功利主义法律思想的,这也为当时社会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桂梅 《政法论丛》2009,(1):110-112,F0003
诉讼法律思想是清末修律时期新法律思潮中的一股,当时的中国法学家开始对诉讼程序正义、独立编纂诉讼法典、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列编纂有了初步认识。他们的思想在当时虽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开拓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局限性。对清末诉讼法律思想的研究,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司法改革的道路上既要大胆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又要对我们的传统进行合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法律科学》2013,31(3):F0002-F0002
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培育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对法律价值的人文化认识,就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我国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治国方略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型,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现。  相似文献   

5.
电子探监     
电子探监,是监狱大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科学改革监管改造制度,积极组织社会各方面以及服刑人员家属,有效干预罪犯改造,切实提高改造工作科学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社会帮教文式。一、电子探监的提出社会各个方面和服刑人员家属对罪犯改造的巨大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中央在50年代即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帮教办法。当时,战犯们走出监狱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回乡汇报改造情况,听取各地党政首长、英模来监报告后,思想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1]但“文化大革俞”前后,由于极左思潮严重,社会帮教一度弱化。而社会生活于80…  相似文献   

6.
刘畅 《时代法学》2007,5(3):115-120
社会文化,尤其是法律文化的发展演变是使国际商事仲裁地位独具的内部驱动。文章试图寻找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文化传统,并以现代法律文化的几个新思路如现代法治思潮、契约理论新发展、共同体主义等为切入点,论述法律文化的流变带给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理论及实践走向的影响。同时,纳入法律全球化的相关思考,以期从多一个视角描绘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文化基础的轮廓。  相似文献   

7.
制定法规规章程序──法律经济学的透视皮纯协,余凌云法律经济学(Lawandeconomics),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在美国兴盛起来并迅速波及世界各国的一种新的法学思潮。这股思潮对法学的杰出贡献就是发现"基本的经济概念(如最大化、均衡以及效率)对理...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的本位上历来有国家本位、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争,而自19世纪以来,社会本位法律观就成为主导性的法学思潮。社会本位法律观的主要缺陷是:在人的模式上,社会人的预设隐含着对个人及其权利、自由的漠视;在方法论上,将整体作为推演理论的前提,本质上颠倒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法律实践上,法律扩张业已导致个人生活的“殖民化”。因此,社会本位不宜作为现代法律的基准,法律应当推崇与强调以人为本的个人本位。  相似文献   

9.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法律精神的过渡期西方中世纪的理性法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精神的过渡期西方中世纪的理性法思潮广州大学教授舒扬许多学术著作把中世纪的神学家的法律观作为那个时代西方法律思想的唯一正统代表。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中世纪有三种现象可以说明神学的法律观并不是社会法律思想的全部内容,一是王权与民权的斗争始终存...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学二十年陈光中郑旭50年代后期开始的左倾思潮与“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惨遭践踏,法学之花凋零殆尽,刑事诉讼法制与刑事诉讼法学也不例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党的工作重...  相似文献   

12.
儒家法文化在中国封建法律思想中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不仅对维护当时社会的统治和社会关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人们的法律思想意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虽然在近代遭受了一系列的冲击,儒家法文化中有很多积极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建设有借鉴意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引导或制约它们发展的一般观念和价值体系,是人类追求生活秩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本质表达。法律文化的交流是一项严肃、复杂的社会工程,需以理性的精神和不舍的毅力来对待。因此,透视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比较中外法律文化类型,关注当下中国法律文化实践,摄取人类关于法与社会不同模式的经验、智慧和理想,是一项有意义的学术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法律选择释义8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产生了大量的交叉边缘学科,出现了许多人类文明史上新的社会现象。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就是其中之一。“社会在变化,其典型特点是比法律的变化快。”[1]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特点日益突出。这些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新社会现象往往不能在其自身所属的技术领域内得以很好的解决,而最终被推向法律。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导致的法律规范的空白是否可被认定为法律漏洞,认识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因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新事物、新问题,立法当时未能预见因而未被规范的,…  相似文献   

15.
法律作为调整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社会、人类文明发展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离不开当时的文化环境,法律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与法律有效性这一课题提出,意在以文化环境为视角,探讨文化环境对法律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平同志的讲活,对我国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无比深远的重大指导意义。其中我认为对我国法学界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法律文化,包括资本主义法律文化,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也有重大指导意义。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法理学界就曾讨论过法的继承性问题。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见是一种“左”的简单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法治保守主义思潮评析——与苏力先生对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晖 《法学研究》1997,(6):50-59
法治保守主义思潮评析——与苏力先生对话谢晖与九十年代在中国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1〕相适应,近年来在法学界也悄然兴起了法治保守主义思潮,对此,包括法学界在内的学术界并未予以应有的关注。笔者以为,当改革使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与法治间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田承春一定时期的文化植根于当时的经济形态,与经济直接相联的法律文化更脱不了经济形态这一母体的胎记。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铸造公法文化,商品经济孕育私法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铸造出什么样的法律文化?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三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法律文化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间有许多有创见的论著问世。从这些论著中可以看出,法律文化的概念是一个引起争议、分歧最多和最大的问题,因为它是贯通所有法律文化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概念,并且,有关法律文化研究的其他许多理论问题都和这一问题相关。仔细察究,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法律文化概念本身,而在于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要了解法律文化的概念,首先要了解文化的概念。只有了解了文化的概念,才能对法律文化的概念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文化概念是法律文化概念的源头和基础。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此文作者着力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概念的内涵和“法律文化”研究应对文化概念如何定位,以及如何由文化概念引出和演化出“法律文化”这一新文化概念,并对这一新文化概念的“合法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