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世界贸易组织已正式接受中国加入该组织,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也只是时间 WTO问题。如何使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采购立法与国际规则接轨,如何同时兼顾到我国民族工业的保护,WTO在政府采购领域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定位、政府采购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和民族工业保护几个方面对《政府采购协议》规定和国外各国做法作了比较研究,对我国的应对措WTO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采购是国际贸易自由化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政府采购协议》 ,是一个没有完全纳入WTO多边规则的复边协定。但在WTO框架内推进政府采购自由化将是今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首要任务。中国虽然已经成为WTO正式成员 ,但是并未签署该协议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政府采购制度方面不受到影响。本文介绍、分析了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重新修订的《政府采购协议》 ,并提出我国加入WTO后 ,刚刚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政府采购合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红 《行政与法》2003,(7):59-60
本文从制定《政府采购法》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对我国新近出台的《政府采购法》中采购合同的性质、原则、履行以及与WTO《政府采购协定》的协调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对本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WTO《政府采购协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安心 《中国法学》2001,(2):3-12
政府采购是国际贸易自由化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政府采购协定》 ,是一个没有完全纳入WTO多边纪律的复边协定。在WTO框架内推进政府采购自由化的首要任务 ,是扩大《政府采购协定》的成员数量。发展中国家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的重要条件 ,是参照GATT的经验作法 ,允许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继续保持相当程度和可接受形式的民族产业保护措施。中国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和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的准备工作 ,应当是充分利用政府采购贸易壁垒 ,通过全国性统一立法 ,尽快建立起高度竞争性的政府采购市场机制和符合国际通常作法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 ,提高国内产业在政府采购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对政府采购国际自由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政府采购救济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政府采购机关与供应商之间容易在合同的授予和合同的履行阶段发生性质不同的争议。考查WTO《政府采购协定》及美国、欧共体的政府采购立法,可以发现,对于政府采购活动中的争议,各立法均有相应的救济机制。我国在政府采购立法中,可以借鉴境外的经验,规定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两种不同的机制,以适应政府采购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分歧主要集中在政府采购合同是普通的民事合同,还是特殊的行政合同。本文从支配政府采购的依法行政原则、政府采购合同的公益目的和政府在采购合同中的特殊地位进行分析,得出政府采购合同本质上是行政合同,而立法中的保守也是导致合同性质不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茜 《法制与社会》2014,(5):102-103
我国于2003年正式出台我国《政府采购法》,今年正值实施的第10个年头,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用1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00年的发展历程,从完全分散到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采购模式;从单纯追求省钱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体现环保节能等政策功能,政府采购合同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就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问题,学者也纷纷给出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政府采购合同性质方面,也同样如此。在政府采购刚刚兴起的阶段,政府采购合同根据我我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了制定,应该属于民法范畴内。但是随着主体方面意志力加强,民法合同不能单纯的表达政府采购合同性质,转而向政府契约,即行政合同的方向发展,而就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8.
浅谈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说,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公法还是私法抑或公私法造一问题取决于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认定,而学界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民事合同说、行政合同说、行政私法合同说等诸多学说.造成这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不一,亟需厘清.在我国,根据行政私法合同说,政府采购合同应当总体适用《合同法》等私法,但又受《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等公法规则的拘束。  相似文献   

9.
具有公开性、法制性和竞争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国内外的财政实践表明,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效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廉政建设,也是加入世贸组织(WTO)的需要。为此,本文就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必要性,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和内容框架的构建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合同定位为民商事合同,似乎是对政府采购合同在宏观上具有民商事合同的某些性质作了准确定位。然而,微观分析这一定位,可以发现它既未反映合同类型化的法制演进逻辑,更与政府采购合同国际发展趋势不一致。政府采购合同的本质属性明显有别于民商事合同,属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11.
从采购人的主体性质、采购资金的来源、采购目的、采购人的权利义务、采购程序等方面来看 ,政府采购合同属于行政合同 ,不同于一般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 ,因此不能一概适用合同法。此外 ,若适用合同法 ,在某些情形下不利于监督采购主体依法行政、有效保障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也难以解决采购者的赔偿或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政府采购合同是政府采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通过合同实现政府意志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合同定位为民事合同,然而微观分析这一定位,其本质属性明显有别于民事合同,政府采购合同应属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法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规定之缺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采购法》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仅限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关于投诉的处理决定或不作为,既排斥了权益受到潜在损害的当事人成为原告,也排斥了对政府采购实体不作为的司法审查;同时,先经投诉才能起诉,既拖延了纠纷的解决时间,也不利于通过行政诉讼有效救济有关当事人的权利。政府采购合同在合同授予、合同内容和合同所实现的功能等方面都有别于民事合同,实属行政合同,应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14.
陈璟菁 《法学论坛》2000,15(3):28-32
政府采购是当前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而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必须有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政府采购法.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立法的状况怎样?如何加强、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立法?我国政府采购立法应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法体模式以及建立哪些基本制度?本文就这些问题阐述了有关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私合伙制度(PPPs)下之契约,探究其系公法契约或是私法契约,具有实际意义。英国、德国及美国在公私合伙制度下之发展进程,值得关注;特别是英国成功发展的PPPs,建构"公法下之政府契约"及"私法下之政府契约"之模式足资赞许;德国针对PPPs下之投资契约,是否适合置入于行政程序法下之行政性契约,相关立法沿革,值得注意与效法;而美国行政任务私有化后,行政机关对外购买服务,公权力充分与私部门分享,而未建构监督与契约治理机制,堪致忧虑,特别是契约外包之下,相关法律不禁止境外转包,则服务之质量与法律正当性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6.
邹颖 《河北法学》2012,(3):177-180
欧盟公共采购法包括三类主体———公共部门、经营四个指定公用事业行业的公共企业和在政府授予的特殊或排他性权利基础上开展经营的私有企业。其中将公共部门纳入政府采购是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而将企业纳入政府采购是为了防止政府对企业的采购过程施加影响。相比之下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主体仅限于公共部门的范畴,这是由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决定的。政府采购法的采购主体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变化而发展变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后,也应将国有企业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分类,一部分由竞争法调整,一部分纳入政府采购法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17.
政府业务委托外包的行政法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营化思潮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双重影响下,政府业务委托民间办理渐成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行政法视角对委托外包的政府业务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外包的政府业务可以划分为政府行政性业务、政府事业性业务和政府经营性业务,三类不同的政府业务委外具有各自不同的法律属性,应当分别规范:政府行政性业务委外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委托,由行政委托制度规范,政府事业性业务委外可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由政府采购法等法律调整,而政府经营性业务委外为政府特许经营,应适用行政许可法及规范政府特许经营方面的特别法。  相似文献   

18.
The Public Services (Social Value) Act 2012 introduces a social value duty. It requires public authorit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that are carrying out procurement activities to ‘consider’ how such activities might ‘improve …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well-being’. This article analyses qualitative, empirical data on how the social value duty has been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across local government in England. Although only a weak legal duty, this law has made a notable impact on practice.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changes brought about in practice under the social value duty and seeks to understand why these changes have occurred. It does so by recognizing local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rkets, as well as loc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mselves, as strategic action fields. In these fields, there are competing visions for social value. It is through conversations between actors that a common meaning comes to be attached to the law.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purchasing of hacking technology by governments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rocesses in regulating the hacking market and reducing risks to the buyer. While the proliferation of hacking technology for government actors has led to various proposed solutions for accountability, little consideration has been given to public purchasing of this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explores whether public contracting processes could be used to help minimize the risks that arise from the use of government hacking technology, and, if so, the types of contractual clauses and institutional supports that might be useful to achieve that goal. In exploring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ories of government by contract and the publicization of the private sector. These theories posit that public contracting can be used as a vehicle to impose public considerations—for example, certain policy goals—on the private sector. It argues that requirements of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that inhere on the public sector could be transferred in part to the private sector through the vehicle of a public contract and explores how public contracts for government hacking technology could be structured in order to reduce risks posed by the use of thi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