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府干预与劳动者权益--兼与王一江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是有效的,并不会出现劳动经济学理论规范分析得出的"获益者是被覆盖部门,损失者是未覆盖部门"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规范部门的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更高于最低工资;中国不规范部门,实际上是雇主垄断型劳动力市场.政府应该干预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的运行,政府干预的价值取向是,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追求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2.
英国劳动关系的发展与英国政治、经济的变化紧密相联.伴随着英国工会政治地位的下降、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增强,英国劳动关系经历了从自主、对抗到合作的曲折历程.相对于劳动关系的变化,英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总体上保持了自愿主义的传统特征,但是政府的作用正在逐步增强,建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英国劳动关系的调整路径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具有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劳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的协调是企业稳定、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笔者认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要从劳动关系生成的市场环境入手,从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政府(第三方主体)、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及工会组织(协调主体)各自发挥能动性,为劳动关系的和谐创造条件、寻求支点。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适当干预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关系协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劳动关系是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之间,为实现劳动的过程而建立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4.
钮友宁 《中国工运》2010,(10):39-40
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结合江苏省劳动关系状况和工会工作实际,就发展江苏省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依法规制劳务派遣制度,形成正规就业为主导的劳动用工格局一是要依法规制劳务派遣制度。建议政府规制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双重转型时期,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农村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二是在城镇形成二元劳动力市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滞留在下层的“次属劳动力市场”,成为“新型工资劳动者”,其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严重侵犯。其后果是,在全社会劳动力职业结构趋于高级化的同时,城镇底层劳动力群体扩张并构成“沉淀”的劳动力供给群。为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要站在促进城乡整体协调发展、维护职工长远利益的高度积极推动政府加快配套改革,稳步有序地消除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镇、公平就业竞争的制度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态势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市场发展态势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之同时,在劳动力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障碍.深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基础性条件,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市场化。劳动力进入市场,带来了劳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需要加强对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与法制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弄清楚劳动力在市场上的属性问题。应当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劳动力进入市场是必然的,部分劳动力已经或正在变为商品是个客观事实。但是,从整体看,多数劳动力在市场上没有呈现出商品的固有特性,劳动队伍主体的本质属性是非商品的。因为:  相似文献   

8.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调整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层次,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理想选择。当前我国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主要障碍表现在协商主体力量不均衡、政府主导作用不到位、劳动法律制度不健全等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必须增强工会组织的力量和作用,提高劳方在工资协商中的博弈能力,强化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工资协商机制中的主导作用,体现政府推动的直接化,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传统的比较产业关系理论面临难以解释现实中劳动关系的困境,许多学者尝试 突破原有理论在研究边界上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新。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产业关系分析框架, 构建出一个结构相对完整、可用于各国比较的综合性产业关系治理指标体系,用于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 关系治理指数,进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产业关系的治理状况。研究构建的这一指标体系关注包括本国政府、 外国政府、本国工会、全球工会、国际劳工组织、领导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参与全球劳动治理的 7 个主要 行为主体,并根据不同主体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规制的手段和方式,共设置了 7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和 70 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劳动力需求,其增长有赖于经济增长;劳动力供给总量充裕与结构矛盾的反差,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显著特征;劳动力市场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关系因制度与执行双重缺失,劳动权益缺乏保障;失业率不断上升。因此,制度构建应与执行并举,以保障劳动权益底线。  相似文献   

11.
劳动伦理思想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重要内容,和谐劳动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关注的核心命题。马克思认为劳动关系和谐是劳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劳资关系和谐。劳方与工会、资方及代其行使权力的管理者与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承担不同责任。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当代社会,特别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不仅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中需要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共享发展成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历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的作用等问题,可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等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吸取国外劳资冲突的教训,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应立足国情,从实践走向理论,并将理论回归实践,理性、客观地分析劳动实践需要解决的深层根本性问题,从而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劳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劳动而形成的关于劳动与劳动者的完整的系统 的看法与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劳动对于国家发展的伟大意义,提 倡劳动者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保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劳动本色的同时,更加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更加 关注劳动者个人的发展。强调劳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劳动者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劳动水平,要 求国家与政府为劳动者提供完善的劳动保障,教育全社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这体现了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 劳动实践与理论学习,艰苦奋斗与劳动保障,淡泊名利与尊重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维度回顾我国的劳动关系研究,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管理经验,对于指导中国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将 1949—2021 年我 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划分为 5 个阶段,并进行分阶段的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 3 个劳 动关系核心主体回顾每个阶段的研究主题,梳理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进过程。本研究提出巩固中国共产党在 劳动关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探究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挖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方式等未来我国劳 动关系的主要研究命题,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劳动关系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劳动关系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是与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相伴而行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的目标空间是促进劳动关系规范的建立、有序运行、合理调整和矛盾化解。为了更好地提供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在内容设计方面,应做好公共服务的内涵界定、服务主体转换、服务边界设定、服务项目设计、服务项目确定等工作;在供给机制方面,应采用政府主导下的间接供给方式,即由政府委托或与市场及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在评估机制方面,应将数量、实施效果、公平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加强过程监管与评估验收,以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16.
去产能过程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将发生密集的劳动关系调整,并可能产生劳资矛盾。针对74家企业1657份员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去产能企业群体性劳资冲突风险总体可控,但仍有可能发生。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缺乏技能和手艺的职工和非正式工通常采取激烈维权方式,发生劳动关系风险的概率较高。在评估去产能企业劳动关系风险水平的基础上,研究从外部环境、政府行为、企业应对三个角度提出了劳动关系风险发生的诱发性因素和抑制性因素,并提出了治理化解过剩产能中劳动关系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而法律又未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因此,有些事实劳动关系在审理实践中难以认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我们应当厘清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继续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因其涉及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层面,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企业与工会两方博弈,中国具有显著的三方博弈特征,政府在劳资冲突中应当起着主导作用。浙江温岭新河镇羊毛衫行业的实践也证明,在建立缓解劳资冲突的协商机制过程中,政府参与至关重要,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保证了工资协商机制的顺利运转,为缓解劳资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关系的一般论述中汲取理论支撑,从我国劳动关系演进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进程中借鉴 有益经验,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我 国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我国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新型就业形态的涌现给劳动关系治 理带来了_定的挑战,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失衡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劳 动关系构建的进程。研究建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应始终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大力激发公有制 经济活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新时代工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准安市劳动关系状况的调查,发现其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就业质量不高、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集 体劳动关系尚不成熟等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有必要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高质量就 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以及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等方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推动产业 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