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在治理国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要走向进步、文明、民主、富强,是不能离开德治的。   “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治理好国家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早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德,国家之基也”;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一书中也说过:“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的根基。”道德,确实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根柱石。柱石一倒,大厦必倾;道德沦丧,必然是非混淆,导致邪恶滋生,历史倒退,国家衰亡。 那么,“德”是什么呢?   “德”,是一个高尚…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10,(8):11-12
在法治观察者的眼中,看守所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人权、政治文明状况,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立法、司法等情况”。正因为如此,频发的非正常死邙事件,更是将看守所这一传统封闭场所推至舆论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有人对宋祖英说,“现在有报纸批评你了,说就是你开了一个坏头,到金色大厅开演唱会”、“我想,我是开了个‘坏头’.但后来者应该有一个审核审批的过程,我们艺术走出去应该代表国家水平,国家应该有一个规范,是不是国家能控制,用一个标准审批?”她说.  相似文献   

4.
行政程序法的两大模式叶必丰一、行政法和宪法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程序法是行政法的组成部分,行政法是独立于宪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律部门”。在大陆法系学者看来,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的“根本法”。行政法却是“规律行政及行政权对于人民关系之法...  相似文献   

5.
从“性质”与“宗旨”出发,作为一个政府职能机构、国家权力实体,从事着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交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障者、促进者的公安机关,其行政行为就是一种行为科学。其“行政发展”就是完成“职能”的过程,优劣体现和价值意义。行政发展是执政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律考”热逐年升温,不但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人数随之递增,而且凡参与进来的有志之士所怀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也一年胜过一年。“梦想成真”就成为了这些对维护法律尊严、捍卫司法公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宁可舍身取义的参与者的“奢望”。   社会上,固然不乏自学成才的人,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成其才的话,恐怕我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义务教育和各种高等教育将如同虚设。所以,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国家,学校、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诚然,身陷于“律考”中的学员、学生在发扬“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时,也…  相似文献   

7.
廖子明 《中国法律》2008,(2):12-12,66,67
“香港”是“中国香港”,“一国两制”就是一个以国家为大前提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有理性的香港人都无法抛弃热爱祖国的情结。因为历史原因。回归後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的特殊优待。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不多见的。所以《基本法》引入“爱国、爱港”的术语以表达出在特区内还应该贯彻国家至上的原则。在国家授权管治的形式下。港人肯定而且必须一切以国家为主。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是现代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反垄断法通常被称为“经济宪法”、“市场经济的基石”、“自由企业大宪章”,并长期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和龙头地位,是世界各国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目前,全球约有90个左右的国家已颁布和实施了反垄断法,而在我国,  相似文献   

9.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09,(23):58-59
这是一个在国家“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创造了辉煌历史的现代化矿井,曾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多次被国家、省、市政府表彰。  相似文献   

10.
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相比,中国成文法律的出现至少晚了1500 年,这是比较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社会组织形态的不同,而要搞清中国成文法形成的原因,关键在于真正理解西周到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性质。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国家”中,社会的基本组织是以“户”为单位的“核心家庭”;而成文法律即以这样的自由民为对象,是“城市国家”建立和维持其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基于青铜器铭文的最新研究表明西周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其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则是拥有大量人口和土地,并对其成员承担着法律责任的“宗族”。因此,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成文法律的需要或条件。但是,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中国古代社会在列国战争中从“邑制国家”逐渐向“领土国家”转变。特别是作为“领土国家”一级行政组织的“县”的出现,为“核心家庭”的发展提供了机体,也使国家第一次与一家一户的小农家庭发生了直接关系。对“县”里的自由农民以及城市中出现的大量平民管理之需要,促使成文法在中国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应运而生。换言之,在美索不达米亚成文法律是古代“城市国家”的必需,而在中国它是古代“邑制国家”向“领土国家”转变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采访,妄称已将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海峡两岸震惊。世人斥之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向举世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挑衅,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十几亿中国人民挑衅,不能不激起所有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公愤。李登辉1988年上台之初,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一个中国为最高原则”,后随权位渐稳日趋张狂。通过所谓的“民主化”。“本土化”,逐步从政治、法律、文化上改变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通过所谓“务实外交”一、“参与联合国”,极力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相似文献   

12.
试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程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现代法治国家所积极追求的目标。“正当程序”的内容及其受尊崇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程度的标志。一般说来,“正当程序”多从立法上体现出来,而“程序正当”则更多是通过司法途径体现出来。一部制定得无论多么完美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仍不能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内容。也就是说,“正当程序”要通过“程序正当”来体现。而要做到“程序正当”,首先要制定一部完整体现“正当程序”的刑诉法典;其次要确立一个合乎诉讼实践规律的证据制度;最后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3.
依法行政的范式转换──从计划帝国迈向法治国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依法行政”虽然是一个流行话语,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法律思想方式。透过社会学视角,本文认为,中国行政权是在“计划帝国”和“法治国家”两个操作系统之下运行的,它们相互迥异的历史和特征决定了依法行政的不同范式。计划帝国之下,“行政即法”。法治国家之下,“行政在法”,行政与法律分离,行政权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定法、抽象的人权法以及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行政程序的控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4.
黄薇 《政府法制》2012,(35):27-27
在中国,“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几千年来深入人心。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与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兵力和综合国力密不可分,各朝代生育政策的主调都是鼓励多生。清代的“康乾盛世”,随之带来一个人口的大爆发。中国土地上人口总量的数字不断被刷新。  相似文献   

15.
成卉青 《中国法律》2008,(2):22-24,83-86
人们常谈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国家就靠一部宪法、一部婚姻法、一个土地法大纲管理”。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就紧张起草并很快实施了一部多年後许多人也不了解的法律。这部法律1951年4月公布生效,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在有效实施。造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暂行海关法》一直适用到改革开放以後的1987年,才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所取代。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法待立;十年动乱,“无法无天”。显而易见,海关法规有此“特殊待遇”,在於它的存在对一个国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徐莹 《法制与社会》2011,(35):21-23
国家承认是指一个既存国家确认特定领土范围内的居民已组成为一个国家并具有国际法上的人格,同时表示愿意与其交往。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国际法学界历来存在着“构成说”和“宣告说”两种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两种观点本身又带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构建和谐世界,我们有必要认真处理好国家承认的相关问题,以期国际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7.
论毛泽东的宪法思想张庆福一、关于宪法概念。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这个论断揭示了宪法的特性、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要想得到良好的治理,使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井然有序,更需要有一个总...  相似文献   

18.
周密 《江淮法治》2011,(7):38-39
“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物价上涨牵动着百姓的心。2010年年终盘点,十大热词里就有一个叫“涨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充分尊重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不仅是国家,也是地方人民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不断推进的历程中,代表行使职权、国家保障代表履职的每一个新现象都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代表职务的内涵在这些历练中越来越清晰。《代表法》实施16年来,这些民主“时尚”注释着民主政治的一个厚重命题: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国家职务”。  相似文献   

20.
“判断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看他的内衣质量。”多年来,对概括出这句话的人,我一直钦佩有加。套用这位高人的逻辑,我以为,一个国家国民精神生活质量的高低,可把旅游、度假等“精神消费”水准作为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