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王某,男,26岁.某年5月29日20时,与他人饮酒后,在酒馆门口与其他一伙人发生争执并厮打在一起,王某被一拳击中颜面左侧后倒地昏迷,"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2尸体检验 左颊部可见皮下出血.口唇可见破损、出血.胸背部可见皮下出血.全脑重1380g,脑组织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以脑底部及大脑两侧为重,脑干周围可见血肿包绕.脑底前交通动脉瘤.仔细检查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可见脑底动脉环前交通动脉瘤,瘤壁完好、无破裂,血管注水试验见大脑后动脉交通支破裂.项部右侧深层肌组织可见出血,寰椎、枢椎旁肌组织出血.颈椎未见骨折.打开脊髓腔,颈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切面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资料某女,4岁。某日16时30分许,拿着一袋酸奶边走边喝步行自超市回家,17时到家后写字,约10min后其父发现女儿倒在地上呼之不应,急送医院进行抢救,医生检查发现呼吸心跳已停止。家属怀疑中毒死亡。尸体检验尸斑呈暗紫红色,位于背侧未受压处。双侧瞳孔等圆,直径约0.6cm。口唇及四肢指(趾)甲轻度紫绀,体表未见损伤。解剖检验头皮下无出血,颅骨无骨折。脑重1300g,未见脑挫伤。大脑大部分区域及小脑、脑干少部分区域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脑50%);基底动脉环处有少量凝血块约10ml,以右侧大脑半球为重。距右大脑中动脉起始处2.5Cm的分支起始处有一1.5cm×0.8cm的球型血管瘤破裂,破口直经0.7cm,边缘不整齐。其余脑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重400g,肺膜光滑无出血点,肺切面呈浅红色。心重94g。顺血流方向切开心脏,心内膜及各辦膜未见异常。余无特殊。肉眼见脑动脉瘤壁厚薄不均,镜下见动脉瘤壁大部分区域内膜增厚,内膜表层纤维组织增生,深层组织疏松水肿,中隙平滑肌减少或缺如,瘤壁各层均见  相似文献   

3.
蒋茂芬  金茂强  韶峰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25(5):374-374,F0003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撕裂或穿破,血液流出后被动脉邻近组织包裹形成血肿,血肿机化后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的内膜。假性动脉瘤一般由外伤、医源性损伤所致,而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较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4.
脑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CA)是一种先天或后天性脑动脉壁局部异常膨出,膨出处较薄弱,可因自发或外力诱发而发生破裂。由于死者生前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死亡过程急速,故成为法医学鉴定难点。本文通过分析4例伤病共存的脑动脉瘤破裂死亡的尸检报告,结合文献探讨脑动脉瘤病理特点、外伤的参与度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1案例及尸体检验1·1案例简介梭形和囊状动脉瘤[3]。该动脉瘤早期可无任何征状,当瘤体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时,才出现疼痛和压迫征状[4]。另外瘤体内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栓塞远侧动脉,使远端肢体缺血,疼痛,皮肤苍白,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趾(指)端坏死[1]。当瘤体不断增大,或受到外力打击,或血压突然升高时,可突然破裂,出血,严重者发生休克或死亡。该例死者有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是形成动脉瘤的主要因素。死者被打击前无任何征状,是因该动脉瘤还比较小,还处在早期。因死者被别人打击腹部后,导致动脉瘤的破裂。根据本例尸检情况,死者…  相似文献   

6.
高乃毅 《证据科学》2000,7(4):187-187
外伤致假性动脉瘤在法医学鉴定中比较少见,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对外伤致假性动脉瘤也没有明确条款规定,故对损伤程度的评定比较难以掌握。笔者就最近碰到的一起交通事故致胫前动脉假性动脉瘤案例,谈谈个人的观点。 王某,男,35岁。1997年7月2日凌晨3时许,王某驾驶二轮摩车转弯时与对向行驶而来的电屏车相撞致伤,遂被送往当地医院就医。当日门诊病历记载:右小腿上段前侧有一4cm长创口出血,深达骨膜,创口周围组织均挤压、移动,腓肠肌区肿胀明显,X片证实右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后又转上级医院治疗,当日上午9:30在局麻下行右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并行右下肢石膏托外固定,27天后出院,出院诊断为右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伤后1月余,王某发现右小腿肿块而再次就医,门诊诊断为右胫前动脉假性动脉瘤而收住院,并于当日上午行右径前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术,断端结扎,术后伤口愈合好,出院。  相似文献   

7.
1案例某男,29岁,酒后与人争执,突然倒地死亡。尸检:体表未见明显损伤。头皮下、帽状腱膜下以及颈部皮下、肌肉未见出血。颅骨、寰椎、枢椎等未见骨折,寰椎、枢椎未见错位。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未见出血。脑底部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颈髓、延脑处最著,并从双侧大脑半球外侧裂向大脑顶部延伸。双侧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小心保护脑部血管取出脑组织,仔细检查脑底动脉及分支发现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部分管壁轻度增厚、变硬,在福尔马林固定前用止血钳夹闭右侧椎动脉切端,从左侧椎动脉用钝头注射器向脑底动脉注射稀释蓝墨水,见墨水从左侧椎动脉增厚处上方快…  相似文献   

8.
大脑动脉环破裂多见于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钝性暴力的打击,头撞头致大脑动脉环破裂未见报告,作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特报告如下。死者柳X,男性,28岁,农民,平素体健。1994年11月5日下午3时,柳X看到本村骆X在帮外地人收购桔子,就到箩筐内拿格子吃,遭到骆的指责,柳即用扁担打骆,并用手卡骆的脖子,骆即抓住柳的头发,边摇晃边用头猛增柳左额额部三下。柳被撞后,“嗯”了一声,就怕坐在地,向后翻倒,出现四肢抽搐,小便失禁。十余分钟心跳、呼吸均停止。于案发18/j。时对柳X尸体进行检验。尸长170cm,发育正常,营养一…  相似文献   

9.
孤立性髂动脉瘤指仅发生于髂动脉的瘤样扩张性病变,单发或多发性,亦可双侧均受累。  相似文献   

10.
正颅内动脉瘤是病理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大约85%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它所致~([1])。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为血管自身病变,外伤引起的非常罕见,在颅内动脉瘤中占比不足1%~([2,3])。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死的法医鉴定实践中,区分外伤性和病理性动脉瘤是首要任务。本文报道一例额面部遭受暴力致小脑下后动脉外伤性动脉瘤形成,先后三次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最终迟发破裂导致死亡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
血管损伤形成假性动脉瘤在临床法医检案中较少见,且其发生与外伤时间不确定,易被忽视,给检案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现报告1例左肱动脉假性动脉瘤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褚鹍  王鹏 《刑事技术》2007,(4):55-55
夹层动脉瘤是发生在动脉壁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局限性血管扩张的一种疾病。夹层动脉瘤几乎只发生在主动脉,而且常发生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作者曾遇1例肺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肺动脉瘤破裂导致心包填塞而猝死案例,在报道中比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8岁,某日上午11:00许被发现死于其租住屋内。因其死亡突然,家属要求尸体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全身未见机械性损伤痕迹。尸体解剖:全脑质量1 380 g,脑底动脉可见脂质斑块,前交通支见约0.4 cm×0.3 cm大小的动脉瘤破裂,伴多发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区位置和大  相似文献   

14.
外伤致假性动脉瘤在法医学鉴定中比较少见 ,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对外伤致假性动脉瘤也没有明确条款规定 ,故对损伤程度的评定比较难以掌握。笔者就最近碰到的一起交通事故致胫前动脉假性动脉瘤案例 ,谈谈个人的观点。王某 ,男 ,35岁。 1 997年 7月 2日凌晨 3时许 ,王某驾驶二轮摩车转弯时与对向行驶而来的电屏车相撞致伤 ,遂被送往当地医院就医。当日门诊病历记载 :右小腿上段前侧有一 4cm长创口出血 ,深达骨膜 ,创口周围组织均挤压、移动 ,腓肠肌区肿胀明显 ,X片证实右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后又转上级医院治疗 ,当日上午 9:30在局麻…  相似文献   

15.
1案例材料例1刘某,男,27岁。被他人用匕首捅伤颈部及后背部。伤后3d入院,体温:36.5℃,心率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8.7/9.3kPa。右颈部皮肤裂伤约3cm,背部皮肤裂伤6处,长在2~4cm之间,在清创缝合术后,颈部伤口疼痛,有波动感,颈部B超提示:右颈总动脉交叉处外伤性动脉瘤;伤后10d行血管造影示:右颈总动脉交叉处巨大动脉瘤(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并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10d,康复出院。法医鉴定结论:重伤。例2李某,男,24岁。被他人用菜刀砍伤身体多处,伤后1h入院,查:血压6.5/4.4kPa,心率116次/min。神志欠清,呈休克状态。全身散在皮裂伤,其中左大…  相似文献   

16.
程亦斌 《法医学杂志》2008,24(4):301-302
1案例 1.1案情资料 张某,男性,51岁,死亡。2004年11月10日,张某因“突发意识不清3h”被送至某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院以“自发性脑出血及脑动脉瘤”收入院。住院期间张某两次接受手术治疗。于11月16日死亡。死者家属认为医院在对张某施行的手术治疗中存在过错。  相似文献   

17.
颅底蝶骨前后床突、斜坡、颞骨岩部骨刺在外力作用下刺割大脑动脉环破裂引起颅内出血死亡的案例,在法医尸检工作中比较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三例报告如下: 案例1:死者任某(男,20岁)1990年9月7日晚与人发生争执,被对方拳击头部后倒地,四肢抽搐,呼吸急促,不久即死亡。检验见左眼上睑外侧有3cm×1.8cm挫裂创,左下颌角有4cm×2cm皮下出血,右嘴角外侧有4cm×3cm不规则挫裂创。剖验:颅骨无骨折,脑无挫伤,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底部最明显,血液积聚于脑干周围,清洗后见脑基底动脉环有多处破裂。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临床经过某女,65岁。因"突发头痛、头昏3+小时"于某年12月2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具体不详),近期无外伤史。查体:体温36.8℃、脉搏58次/分、血压187/100mmHg,神志清楚,双瞳孔3mm,光反射灵敏,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尚可,神经系统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CTA示脑底Willis环前交通动脉偏右份见一囊状突起,鞍上池、双侧外侧裂池、纵裂池及部分脑沟见高密度  相似文献   

19.
<正> 案例男,43岁。1987年1月15日左下颌部被拳击,当即例地,急送医院。据病历记载:神志清楚,两侧瞳孔等圆,直径0.3cm,光反射灵敏;神经系统体征(一)。除枕部右侧有2×2cm头皮肿胀外,颅脑余无异常发现。伤后19天因出现颅内出血症状(其间无再次外伤史)收入院,检查发现左额叶内血肿;颈动脉造影见左大脑前动脉的胼周动脉末梢有一直径约0.3cm的动脉瘤。行血肿清除术及左胼周动脉瘤切除术,发现动脉瘤位于左额叶血肿右侧近矢状面大脑镰下,瘤体向外膨出,瘤囊壁不完整,囊内有血栓形成。镜检见瘤囊内有成片红细胞、白细胞,周围有血小板梁,少许胶原纤维及平滑肌纤维,未见明确血管壁。同年3月13日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将某,女,75岁,某年5月27日因"车祸致头面部、双下肢外伤"至某医院治疗,住院1个月余后自动出院。出院后2个月余入住某人民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高血压病"。现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问题存在异议,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委托本鉴定所对将某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与交通事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鉴定。1.2病史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