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经历着平凡的事情。每天朝迎旭日升,目送夕阳下,平平淡淡,周而复始地过了一天又一天,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日子让许多人觉着无趣无味,心里企盼着自己平凡的生活也能起些风浪,荡起几圈涟漪,若再能轰轰烈烈地活一回,那也不枉此生了。也有些人因自己太过平凡,而整日感叹、惆怅,伴随着莫名的怅然与失意,甚至于怨天由人。朋友,别为平凡而伤感,别为平凡而烦恼,因为恰恰是这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了我们多彩的人生,这无数个平凡的事物组成了缤纷绚丽的大干世界,这无数个平凡的人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了我  相似文献   

2.
撞坏了东西,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当然都要赔偿。可问题是,在城市的马路边、绿化带里,为何要种如此贵重的树?这一回,倒霉的是朱先生,那下一次,倒霉的又会是谁?还有,这么贵重的东西,随意栽种在道旁,就不怕贼惦记着么?  相似文献   

3.
法诺之美     
法诺是美,理性与正义的美。美是天成,亦是真心,铁面的一边用温情诉说真谛,用人文呵护,用和谐拓印,用诚信奠基,用一心皈依信仰,美的触发,与旁无关。法诺性本善,奉献的道路,蜿蜒求索。不惑视听,不迩馋邪,用公心诠释着对法律的忠实,对人文的关爱。法诺性本智,以"诚"为号,谱写着法诺人努力篆刻的正义之史。不欺不诈的诚信之碑树立着不倒的威名。法诺的每一步,是诚信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4.
江鸟 《江淮法治》2014,(3):59-59
正光阴流转,岁末将至,当新年的气息丝丝缕缕靠近眼前,心便有了方向。回家过年,是一次亲情的回归,是一次人性的回眸,是一座生命的里程碑。不在乎路途有多遥远、多坎坷,心向往的是在这温馨和睦的节日里,回到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那种氛围之中;回家过年,是对故乡的一次朝拜,对生命的一种瞻仰。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有亲情的地方,才是故乡。家和故乡,总能让人幸福回味,让人心生暖意,哪怕只是呆上一天两天,再出发之时,心也不再虚空。回家的列车,让窗外的景色瞬息万变,而家却永远定格在心田。飘飞的小雪,凛冽的寒风,连绵起伏的群  相似文献   

5.
刘琴 《江淮法治》2013,(16):59-59
在那里,我找到了一个世界,一个让自己的心灵宁静无扰,快乐的、自由的世界。越学越觉得开心,觉得工作和生活都更有滋味。原来,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幸福的天堂。小时候,父母常和我说故事,说起古代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懂事后,看着古代仕女图中的女子抚琴的样子,听着古曲中古筝那美妙的声音,很是向往。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愿望渐渐被生活的浪潮冲淡了。多年后,有一次,我和友人去外地游玩,在参观一文化景点时,看到一架古筝摆放在展厅,我走上前,手指不自觉地轻抚琴弦,声音很是好听。  相似文献   

6.
金诗德  高峰 《检察风云》2007,(16):54-55
在周浦监狱的高墙电网下,有一块点缀着各种雕塑动物的草坪.它们中有蹀躞绿茵,姿态各异的梅花鹿,有闲憩信步、左右顾盼的羊群,还有嬉戏草丛的兔子和展翅欲飞的天鹅,当然,最吸引眼球的是那傲居高处雄视一切的獬豸,因为,它代表着司法公正,显示着一种凛然的权威和不可侵犯的尊严.  相似文献   

7.
冬夜的更声     
正从前那诗性而古老的更声,不经意的,在某个寂静的午夜,穿过我们日益荒芜的梦乡,给我们带来久违的温暖和感动。在寂静的冬夜,来自岁月和心灵深处的更声,总是雾岚般地把我淹没,总是浆果一样悬挂在我记忆的枝头上。很多年前,村里打更的中年汉子,和老母相依为命。他膝下无嗣,个头矮墩墩的,四方脸儿,高鼻梁,尤其嘴角很厚,一张一翕,颇似田间长过了期的裂口萝卜,故有"萝卜嘴"之诨号。萝卜嘴敲出的悠远更声,给我们单调而严寒的冬日夜晚带来了无尽  相似文献   

8.
行善     
看过一则公益广告:地铁里坐着的站着的有很多人,地上一个易拉罐,成了很多人脚下的"球",被踢来踢去,许久,被一个身着橘黄色线衣的年轻人捡起,放进了垃圾桶。我们称赞年轻人,可谓行虽小,善乃大。如果"举手之劳"蔚然成风,我们的生活,必定充满阳光。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坦诚的的交流,一声诚挚的祝福,举手之劳,却让人温暖如春。  相似文献   

9.
监近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及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的活动。根据有关规定,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的职能是:(1)对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2)对看守所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3)对监狱,劳动改造机关(包括劳动管教队,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犯人医疗队等)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相似文献   

10.
小桥,流水……妈妈挑着沉重的担子走过,一滴汗落进水里,嘀嗒一声,便滋润了整个季节。牛哞,在黄昏的田野中响起,长长一声,好像在告诉我们,又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外公吧嗒吧嗒地抽着大烟,火星在夜里像是空中的星星,眨呀眨的。苍穹之上,繁星闪烁,银河明亮如水,划过天空,就像,就像舅舅家养的大白鲢,悠然地游过天际。旁边的点点白光,不正是它的鱼鳞吗?我兴奋地指着天上的北斗星,妈妈,看,那像我们家的勺子吗?妈妈的巴掌拍了过来,轻轻地。妈妈笑着说,不能用手比,将来要生女儿的!中秋赏月,一家人的乐事。妈妈对我说村里的传说,如果拿盆水映着月光,能看见嫦娥在月亮上翩翩起舞。广寒宫一片繁花似锦,吴刚玉兔桂树下对酒而歌。终究不敢去尝试,害怕,童话像午睡的梦一般,一个转身便碎了。岁月流逝,我枕在童年的梦里,酣睡……  相似文献   

11.
民事责任能力范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盛礼 《法学论坛》2007,22(1):76-81
民事责任能力是民法中的基础性概念.任何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要具备民事主体资格,该主体即拥有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隐含在民事权利能力之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资格三位一体,构成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分割的要素.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能力状况,与该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认识能力无关.民事责任能力制度贯穿于合同法、侵权法等民法分则的各个组成部分,将其局限于民法分则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对民事责任能力的不当割裂.  相似文献   

12.
匡爱民  魏盛礼 《河北法学》2004,22(12):32-35
一切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无关,而取决于民事权利能力。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应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不存在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时,被监护人自己如果有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在其履行监护义务时有过错的,应对被监护人致人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关于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归属的立法有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市民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是个历时性的概念。它经历了等同于政治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相分野,区分于国家、经济的文化领域等几个时期。各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即市民社会的理念。由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理念—市民法的理念—市民法这一线索可看出,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对市民法及理念起着基础作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应吸纳西方市民法固有品格,进而推动市民法及其理念在中国的根植。  相似文献   

14.
李少伟  王延川 《河北法学》2007,25(8):107-112
民法价值和制度之间需要民法文化来贯通.现代民法文化既要实现个人自由又要实现社会正义的价值,而这两种价值的变迁都可以在人格、所有权和契约制度中得以体现.在我国当前的民法制度建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培养民法文化的成长,另一方面应该用现代民法文化的精神来指导民法典的制定,因为民法典是目前构筑现代民法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民事法律行为虽已成我国民商法领域重要成果,但也生发出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和逻辑矛盾。我国学界有人认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矛盾源于前苏联民法,一些权威性民法著作主张将"民事法律行为"恢复至德国"法律行为"。但是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商法理论体系中,似乎不应当非此即彼,而应当在剔除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合法这一不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坚守民事法律行为在民商法领域的应有地位,且应进一步改变将其局限于民事法律关系原因层面的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借鉴和吸收我国法理学界的研究成果,将其界定为"由民法规范的、具有民事法律意义和效果的行为";其形式类型上应当从现在"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拓展至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客体方面的行为和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内容中的民事权利行为和民事义务行为,以致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6.
“民事政策”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事政策"是指国家对民事活动进行导引和规范的法政策,在我国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国历史上"民事政策"功能"异化"以及民事政策与传统民法理念的冲突,使"民事政策"的研究与发展陷入困境。民事政策对民事法律制定和修改的指导价值、对民事社会理性调节的功能是客观的存在。将民事政策界定为民法非正式法源,明确和规制各法源的效力,利于缩短民法由静态的法转变为"活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章礼强 《河北法学》2003,21(5):47-49
民法本位与民法价值、民法原则、民法典制定以及人、人性、人权等都存有内在联系。民法本位是 民法无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可目前对其研究还相当薄弱。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 民法本位的指归,它们在实然法中的外化即是民法原则。当吸收多学科理论研究民法本位,构想 民法本位研究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民法作为政治文明的法制与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增  张勇辉 《河北法学》2005,23(3):130-134
在西方历史中,民法精神提供了推动政治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民法作为政治文明法制与文化基础之根源在于, 政治文明以市民社会为基础,民法为市民社会基本法,民法文化为市民社会之文化。民法培育了政治文明系统的 基本要素,提供了促进政治文明的社会动力,并创造其运行的外围环境。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应以民事立法的 发达为基础,并依赖于民法成为最广泛的社会文化,中国民法典则当然地承担这一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19.
张琪 《行政与法》2006,(11):48-50
调查研究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通用能力,提高公务员的调查研究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夯实公务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公务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锻炼公务员的基层调研能力、拓展公务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公务员的调查报告撰写能力是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法律文本中,宪法规定了检察权的性质,但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民事检察权作出完整的规定,仅规定了检察机关的抗诉权,距离民事检察权的理想状态存在很大差距.本文认为,民事司法实践中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应借助民事检察权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以恢复司法的公信力.因此,未来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应专章规定民事检察权.只有系统地建立相关的民事检察制度,才能保证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和公众对法治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