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迁移加速是本世纪前半叶我国人口变动的突出特征。从迁移总量、迁移人口的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迁移原因及迁入人口的来源等研究天津市的人口迁移状况,对于揭示天津人口流动规律、资源配置效果、社会管理水平等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人口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暴露出我国人口安全方面存在很大隐患.河南作为第一人口大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性,堪为中国人口的历史脉络与现实问题的典型代表.河南省的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调,迁移规模巨大,给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应加强政策调控,创新体制机制,采取切实措施,加快综合治理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转型和资源整合视角出发,通过革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以及现代社会人才工作的现状和表现形式的阐述,分析了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制度变迁过程,认为“党管人才”战略的提出对于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积聚社会人才资源,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从完善“党管人才”的各项机制、体制以及市场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步做好“党管人才”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推进城市社会流动人口治理的现代化。家庭化移居模式已成为我国城市社会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并且成为流动人口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移居趋势在主体、客体、机制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治"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需要从主体、客体、机制三个方面推进城市社会流动人口社会治理的创新和转型。只有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社会流动人口治理体制,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和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本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两个突出的全球性人文现象,将这两个现象联结起来思考,不是因为它们都可能是社会发展在某一时期的必然产物,而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着的紧密联系:第一,绝大多数社会都有着由妇女具体承担照顾老年人的习惯,妇女是家庭赡养功能的直接执行者,妇女群体和老年人群体一方的变化会对另一方产生连带作用;第二,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状况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三个直接因素,而这三个因素又都与妇女群体的地位状况密不可分;第三,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是女性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妇女问题远未得到各种研究行动和社会政策的重视,她们是老年人口乃至所有人口中最脆弱的群体.妇女群体的人口状况、社会参与状况、生理状况、心理状况与人口的老龄化是相互作用的,分析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解决老龄问题必须重视使用性别分析的方法,揭示不同的性别群体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所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我国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举。但长期以来,政府对这一群体所实施的"生存型"社会政策目前已难以维继,体制、机制及相关制度的变革与完善势在必行。对此,本文提出农民工"定居型就业迁移"模式,探讨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的博弈与合力推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城市"大混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构建;推进以农民工家庭"体面就业"等方式实现其人口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WTO与人口迁徙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发展的失衡性导致了户口迁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用新的观念和方式促进人才的流动已成为当务之急。户口迁移调控是为社会各方面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配套改革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人才运行机制得以极大改善 ,尽快实现迁徙自由 ,其客观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激活现有人才化人才环境,创新人才机制,来激活、用好、用足现有人才,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公安机关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安机关人口治安管理工作的概念、目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基"工程建设、"平安建设"和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等良好契机,探讨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新时期法治社会下的人口治安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贵州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个缩影来看,在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诸要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人才普遍缺乏是其根本原因。要加快贵州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制定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强和改善卫生保健服务;还要重视限制人口数量、提高质量、优化人口智能结构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个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女研究生参与社会活动呈现扩大化和多样性,甚至出现短时的喷发状态。文章从外部宏观环境及女研究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出发,结合心理学、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女研究生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制度性因素、社会结构性因素、家庭先赋性因素和个人自致性因素"四维度"分析框架,对农民阶层地位代际流动作用机制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能够很好做到宏观与微观研究的融合,并充分考虑时间、空间、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国家制度性因素、社会结构性因素、家庭先赋性因素和个人自致性因素对农民阶层地位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和因人而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判断"四维度"因素对农民阶层地位代际流动作用机制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重要力量,被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持续推进各行业产业化、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刻,民营经济急需培养适合自己企业发展、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匠心人才”。我们通过对“匠心人才”“高技能人才”“蓝领”等人才概念的界定,明确民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内涵及特点,并通过深入调查具有民营经济亮点的台州制造业,了解了企业培育“匠心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对于“匠心人才”的培养,社会认识上存在轻“蓝领”重“白领”、学校教育上存在轻“实践”重“理论”、人才自身存在轻“长久发展”重“短期效应”、企业在用人上存在轻“一线”重“科技”、政府工作上存在轻“服务”重“业绩”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人才多元认识,构建尊重青年匠才的社会环境;搭建多层平台,大力拓展青年匠才发展高地;用活激励机制,全面释放青年匠才发展活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只有建立起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用人机制,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改革用人制度,确立人才合理流动的社会保障机制;更新用人观念,尽最大可能调动人才积极性;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使社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拓宽海外人才来华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国际经济形势空前复杂、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资源环境紧约束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态势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增长切实转到主要依靠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内需消费上来,着力夯实生态经济基础,推进绿色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运动,统一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体系,犯罪论需要考虑分层判断问题。但是,传统的"四要件说"犯罪论没有阶层和过程判断;即便对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进行重新排序,也不具有阶层的区分。"四要件说"之所以没有阶层,其宏观层面在于贯彻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社会危害性原则,其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在于仅仅重视入罪机制,忽视建构出罪机制。缺乏阶层区分的"四要件说"只是犯罪论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弊端。摒弃以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为支柱的"四要件说",建构以违法与责任为支柱的阶层犯罪论,是犯罪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边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工作,把计划作为局部执政的重要管理手段,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计划管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计划管理的经验,锻炼培养了一批计划管理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宏观经济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是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城乡二元体制分割、贫富差距扩大和就业日趋严峻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社会原因和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心理、生理等个体原因两大层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预防、治安预防、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预防和由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构成的微观预防相结合的综合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为适应信息化作战的要求,获得准确和及时的情报信息,要积极与外部各种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充分发挥情报的主导作用,从而达到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公安机关外部情报协作模式包括框架性的协作模式和制式化的协作模式。框架性的协作模式可以通过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合作予以实现,制式化的协作模式包括与政府的合作、区际间的合作、与国际警察组织的合作。协作机制包括定期召开合作论坛、成立专门的机构、提供热线服务、开发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犯罪以及由于城市化而导致的相关犯罪呈现高发态势。对此无论是以发展代价论、新陈代谢论与社会失范论为代表的宏观解释,还是以仇富心理、贫富加剧、外来人口等为代表的微观解释,都具有一定的偏颇性。因此,运用多学科知识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现象,并基于中国国情,在系统思维的指引下探索一些犯罪治理对策,如有关制度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开发,以及城市化文明成果的充分利用等,将为推动中国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