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检察工作人民性就是要奉行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在执法办案中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使检察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的愿望,适应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信访因忽视人民利益而产生,因践踏人民利益而变得复杂,因重视人民利益而变得简单,因维护人民利益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8,(2):133-148
有关人民自决权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国际文书均规定或表明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在现代国际法上,自决权是国际社会所有人民的权利,即所有主权国家的人民和所有其他领土上的人民的权利。具体说,人民自决权的主体范围包括殖民地人民、外国占领或统治下的人民、主权国家的全体人民和少数者人民这四种类型。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自决权的主体应当是全国人民。国际法上的自决权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民族。殖民地人民和外国占领下的人民作为人民自决权的主体应当是暂时的或例外的情形,主权国家的全体人民和少数者人民作为自决权的主体才是长期的和正常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近日,玛纳斯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玛纳斯县人民监督员工作办法》,并任命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这在新疆尚属首例。8月27日,县检察院又组织召开了人民监督员座谈会。人民监督员在会上纷纷发言,表示作为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民监督员,一定会加强与县检察院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进展情况,按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关规定和《玛纳斯县人民监督员工作办法》尽职尽责做好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检察院为发挥人民监督员作用,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健康发展。日前。该院召开人民监督员工作研讨会。以研讨形式对人民监督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人民监督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促使人民监督员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研讨会上,该院侦查监督等部门负责人向人民监督员介绍了有关业务知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7,(12):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所以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以确立和实现人民民主为根本价值追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其次,要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就必须建构起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协商民主是这些民主制度的运行形式。再次,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努力与创造,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人民民主由此成为社会主义的活力。最后,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必须在社会主义阶段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使人民养成民主的思维和民主的习惯,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个人高度自治、自律、自由、自主奠定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胜俊院长把司法权的属性概括为:“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这种属性决定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只能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条基本规律不会变,“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一工作主题不会变。  相似文献   

9.
让人民满意是“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本质内涵和必然要求,是人民司法“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一满载世纪重托的鲜活命题,不是一个抽象的摆在时代面前的口号,而是一项方向明确,目标精确,事业辉煌,实践性极强,具体而又浩大的历史工程。因此,人民法院必须站在讲政治高度,联系实际,深化调研,勇于创新,严格要求,真抓实干、举硬措抓突破,全力提升司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罗海岩 《政府法制》2011,(29):41-41
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服从和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就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管的软弱乏力现象,推进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改革及创新,包括建立人民群众对不称职者的弹劾罢免机制,鼓励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权力者的公开批评,以法律形式保障舆论对权力进行监督,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和质量,开辟更多的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直通车”。  相似文献   

11.
坚持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统一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董必武同志强调人民司法工作中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思想建设,坚持服务大局;谨记司法属于人民,司法为了人民,司法依靠人民;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尤其要尊重司法规律。董必武同志确是人民司法传统的缔造者、传承者和发展者。  相似文献   

12.
阿荣旗检察院试行人民监督员工作制度的具体实践中发现,人民监督员产生于各行各业,一般均在单位担任要职,平时工作较忙,集中学习培训很不容易。为了有利于人民监督员对检察业务工作的全面深入了解,不断提高法律知识,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阿荣旗人民检察院创建了《人民监督员月报》,该报每月一期,以邮寄的形式发到人民监督员手中,内容包括自侦案件情况通报、法律小知识、人民监督员小知识、检院动态等。  相似文献   

1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最真实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根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全过程民主的人民性本质,能够超越西方标签化的民主,实现最真实的民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五大民主形式”全覆盖、“四个相统一”全贯通,能够超越西方碎片化的民主,实现全链条的民主。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畅通最广泛的人民当家作主参与途径,不断完善民主制度多数原则,关注少数权利的保护。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以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推进民主协商,遵循公平原则合理施行差异化政策。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最管用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实践,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将之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真实的权利和自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为促进人民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在高效提升民生福祉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法庭公开日活动,通过让人民群众参观法庭及旁听案件审理等活动,拉近了人民群众与法官之间的距离,使群众了解了法院,理解了法官。图为近日人民群众参观孔村法庭。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重大历史命题,要求全国法院广泛深入地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身处首善之区,北京市法院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6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人民法院召开“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由此拉开整个活动的序幕。会议针对此次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一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二要把握关键,明确重点,真正做到部署工作、处理问题、审理案件都要置于大局中去思考,都要从有利于大局来把握。三要在学用结合上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我国现行宪法颁行40年来,以其丰富的民主内涵,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提供了坚实的规范基础。通过宪法实施,我们不仅完善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载体的代议民主,同时构建了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直接民主形式,形成了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态。新时代以来,宪法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途径,丰富民主形式,使中国的民主发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贴近人民的生活。在宪法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宪法对世界民主多样性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施的司法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司法制度。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董必武对人民司法制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人民司法的基本精神是要把马恩列斯的观点和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司法工作中去。人民司法基本观点之一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联系,为人民服务,保障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的正当利益。要看我们的审判工作是不是便利于老百姓,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共产党员,不论你处于何种岗位,有一条要求是共同的,那就是党员要有党性。何为党性?党性就是人民性。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就是人民性。何为党性?党性就是先进性。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从中国共产党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伊始,中国共产党员就被定格为先进分子。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11,(11):28-29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因此.只有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