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求知》2017,(5)
<正>在当今社会管理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下,社区党组织建设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创新社区党建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区战略实现新的发展。1.强化创新,构建社区党建工作动力机制。一是加强以"网格化组织、多元化队伍、多样化阵地、实效化载体、长效化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小组"四级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响应中央号召,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活动。"红色网格"是浙江金华市近年来推进党组织嵌入社区网格化管理、落实党员网格责任制以及提高"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能力的一种探索。具体来讲就是在社区已有的网格化管理基础上,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的一种党建模式,不仅有效地激活党员参与社会治理,而且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击疫情的"上海模式",可以概括为"党建+系统化、法治化、网格化、专业化",即党建引领的"四化一体"模式。为推进后疫情时期上海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建议进一步优化国际化大都市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完善以社区为"根据地"的疫情防控应对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危机"全民化"应对能力建设长效制度,以及加强制度化开展城市公共危机研判评估和专项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4.
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强调责任、服务、共享、协调等,具有权责明确、信息畅通、灵活高效等特征和优势,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选择。成都市金牛区通过划分网格单元、整合资源、完善运行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等举措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有效整合了分散的治理资源、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并改善了社会自治功能。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实现网格化管理需要树立"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以及采用"精细灵活"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孙长禄 《求知》2023,(6):45-46
<正>构建网格化管理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是推进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天津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高,但在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治理效能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本文以西青区为例,分析当前城乡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探索改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南京栖霞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组织运行成效和主要问题进行考察。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与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契合性阐释,指出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取向应从区域化走向脱域化、从边缘化走向中心化、从粗放化走向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应立足整体性治理的理论高度与实践取向,从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技术和制度建设等层面进行总体布局与战略设计。具体而言,需要重塑政府治理理念,推进"软治理";调整网格治理结构,形成"稳治理";强化城市制度建设,增强"硬治理";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巧治理"。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9)
网格化管理作为行政力量应对碎片化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举措,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持久性不强、运行成本高、抑制社区自治、全能网格等问题,导致这种行政管控型体制难以与社区自治力量有效衔接。面对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形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推动社区自主建设,促进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型,加快服务职能向专业性服务组织转移,充分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实现行政力与自治力的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8.
整合社区各种组织和力量,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合力的形成,使城市基层治理达到"善治",是推进城市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通过构建社区党建扁平化领导体制,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社会化、区域化、网格化和信息化,有效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效能,以社区党建带动社区建设,是实现社区治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6,(10)
正【提案背景】网格化管理在依法治国、社会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也出现了发展的新机遇。【具体建议】1.从法律上明确网格化管理作为党政基本工作平台的定位。我国当前的网格化管理已发展成为跨越不同政府部门、上下沟通、综合治理、信息化治理的整合体制。建议由全国人大立法,正式确立它作为党政基本工作平台的定位。2.以网格化管理重构政府基层社区管理体制。将网格化管理作为顺应"社区体制"的基层政府管理平台,而居委会组织将重新回归它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原本定位。  相似文献   

10.
推行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毒品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其依托网格实现吸毒人员"发现得了、管控得住、服务得好"目标。在科学合理依法利用网格开展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中,实践部门面临网格化理解认识偏差,信息化、智能化运作不统一,法治化、社会化推进困难等问题。在推进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要依法规范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信息平台,推动智慧治理,实现社会合作治理,推动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顾玉梅 《学理论》2013,(17):52-53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从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落实居住证制度、加强对重点特殊人群管控帮扶、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完善"网格化"巡控机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维度进行总结,为后续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提供基础铺垫。  相似文献   

12.
李璐 《理论导刊》2012,(7):23-25,30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转变,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具有非均衡特征的利益分化时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暗流涌动。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以实现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就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战略空间,正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在城市基层管理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议行合一"到"议行分设"作为地方政府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性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运作绩效,但要实现更高层级的社区组织管理和社区建设目标,还需要继续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是城市基层网格化管理的枢纽,承上启下,其运作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效能。当前,一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构建市、区、街镇以及居民区的四级网格治理体系,实现了城市综合管理与社区自治的良性互动;二是找准网格化管理职能定位,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转型,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以及社区的善治就成为新时代的必须。网格化管理的功能与困惑参半,其有限性在于它虽然通过行政力量实现了国家与社区个体的联结,却无法通过行政力量来重建社区的内部联结。只有根据网络逻辑再造社区治理体系,重构生活空间和科层组织的合作系统,避免成为既有科层组织的延伸和附庸,才能克服网格化管理自身的局限性。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的转变,意味着"一元领导"到"多元共治"的转变,重新明晰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主体间权、责、利边界,构建平台型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网络,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为社会力量赋权增能,把"原子化"的居民组织起来,使基层社会形成一个有自治能力,能够互助合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共同体,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15.
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内涵式提升,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变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转变提升,并非简单的名词转换或技术升级,需要实现从"管控"到"服务"的治理理念转变,从"维护社会稳定"到"满足公众需求"的治理目标转变,从"单向一元"到"多维平行"的权力运行逻辑转变,从"维稳平台"到"自治平台"的治理功能转变,从"碎片化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的五个维度的内涵提升。并要从树立服务治理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创新智慧化社区服务网络和构建网格化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内涵的转变提升。  相似文献   

16.
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内涵式提升,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变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转变提升,并非简单的名词转换或技术升级,需要实现从"管控"到"服务"的治理理念转变,从"维护社会稳定"到"满足公众需求"的治理目标转变,从"单向一元"到"多维平行"的权力运行逻辑转变,从"维稳平台"到"自治平台"的治理功能转变,从"碎片化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的五个维度的内涵提升。并要从树立服务治理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创新智慧化社区服务网络和构建网格化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内涵的转变提升。  相似文献   

17.
应急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相对薄弱,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作为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导者和重要主体,必须持续不断审视现状、发现问题,立足建立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从预防心理危机发生前、应对心理危机发生时和推动心理重建中等三个阶段,积极制定并实施对策,推进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稳步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南社会管理体制在经历了单位制、街居制和社区制的发展历程后,现阶段进入了社会组织多元化发展趋势期,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社区建设的路径和平安河南建设等面临现实挑战,"一元化"管理模式日益显现出局限性。因此,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是推进河南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德国在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及其风险管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德国公共安全风险管控的危机管理是德国应对安全危机的关键一环,也是德国公共安全体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的风险分析工作起步较早,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风险分析体系。因此,以德国反恐突发事件风险管控的具体实践为参考样本,重点分析德国公共安全风险管控的未来发展趋势、危机管理、风险分析方法等内容有助于为我国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智慧化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提供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方士雄 《党政论坛》2004,(12):37-38
一、依托社区网格,覆盖"两新"组织党建 董家渡街道在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按照陈良宇同志提出的"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我们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的要求,坚持"社区党的组织核心化"原则,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