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瓣周漏属于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发生率约0.5%左右,发生时间可以在术后几个月至几年不等;机械性损伤亦可造成瓣周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瓣周漏的部位、大小、数目,通过瓣周漏漏口的血流返流情况,以及心功能状态等的诊断都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不同时间段超声心动图报告的变化情况,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综合分析在瓣周漏的形成中机械性损伤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案例1.1案情摘要王某,女,22岁,2010年10月31日王某以"孕8+月,阴道流液2小时"为主诉入住本县妇儿医院(甲医院),产后因持续性流血,行子宫切除术。术后仍阴道流血,术后2h转入某大学附属医院(乙医院)。后经阴道裂伤缝合术+修补术之后出血停止。王某认为甲医院在接生过程中存在过错,接生时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当致使阴道裂伤,子宫颈损伤,造成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后仍然大出血不止,造成转院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1 案例 案情:某女,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于某年4月24日在医院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出院后20d感活动后胸闷、气促,当地县医院彩超示心包积液,治疗1周效果不佳而再次人院。入院第3天行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术,术中止血钳及手指钝性分离出左侧肋弓下心包,置入引流管,见有大量暗红色血液流出,约1000mL。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柯某,女,32岁,某年1月27日上午8时因"停经38+6周,下腹痛1 h余"至甲医院待产,当日18:03行剖宫产术分娩一女婴,术后阴道出血不止,出现心率加快、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等症状,当晚21时转至乙医院救治,予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术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于1月29日死亡。现柯某家属要求对柯某的死亡原因、就诊医院对柯某的诊疗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蔡某,女,24岁。因"停经42周+4天"入院,后分娩一活婴,手取胎盘,产后出现剧烈腹痛。次日转上级医院,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患者子宫破裂。经治疗好转出院。患方认为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遂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40岁,因"活动性气促3年余"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重度),心功能Ⅳ级];喉返神经麻痹。完善检查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左心耳血栓取出术",手术顺利,心脏复搏、停止体外循环后,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 h后终止鱼精蛋白中和、呼吸道吸出大量淡黄色液体约1 000 mL,出现呼吸衰竭、血压降低等表现,行体外膜肺氧合+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replacement therapy,CRRT)和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术后次日发生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要求进行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7.
1 案例资料 案情:某男,21岁,油漆工。某日晚8时许在装修工作中死亡。 尸检:死者发育良好,尸表及内部器官未见外伤性致死性病变。心脏重490g,左室壁厚2.0cm,右室壁厚0.8cm,主动脉瓣周径7.0cm,肺动脉瓣周径8.0cm,二尖瓣周径10.5cm,三尖瓣口由隔瓣和后瓣组成,位于右房室环下方,呈二瓣化改变,即隔瓣下移到右房室环下的心内膜上并紧贴右心室壁,后瓣较小,并下移与隔瓣的交界联合处融合。前瓣位置正常,面积大,呈帆状,其瓣叶附着于原三尖瓣环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杨某,女,22岁,生前因原发性不育至某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影像学检查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及双侧输卵管梗阻。杨某在该院行冻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术后出现稽留流产并严重感染征象,于2012年3月6日(IVF-ET术后4个月)死亡。杨某家属认为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并因此造成杨某死亡。  相似文献   

9.
1 案例 1.1案情摘要 赵某,女,61岁,2009年7月26日,赵某因"右下腹疼痛"至某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及盆、腹腔引流等治疗,术后近2周因切口脂肪液化伴感染形成切口疝,经治疗后切口未愈合出院.2010年2月23日,赵某又以"阑尾切除术后及腹部切口疝"之主诉再次入住该县人民医院,次日行下腹部切口疝修补术,但出院时切口仍未完全愈合,遂转至某市人民医院再次行右腹部切口疝修补术,目前赵某右下腹仍遗留较小切口疝.现赵某及其家属认为某县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并因此造成损害后果,与某县人民医院发生医疗纠纷,诉讼至法院要求赔偿.  相似文献   

10.
造作阴道异物引发医疗纠纷曾有报道 ,造作阴道内大块纱布异物则少见。案情 :吴某 ,女 ,39岁。于某年 5月 15日 ,自诉 4月前因“功血”在某二甲医院行子宫切除术 ,手术顺利 ,伤口拆线后回家休息。回家后一直感上腹胀痛、心慌、便秘、失眠、多梦 ,术后约一月时阴道出血一次 ,流出血量约 5 0ml,术后约二月因阴道瘙痒在当地自购妇炎灵栓剂医治 ,4天后痊愈。昨日小便时从阴道脱出一个圆筒状医用纱布异物 ,表面有黄色脓液。因认为系某二甲医院手术后遗留 ,故而引起医疗纠纷 ,要求某二甲医院给予治疗和赔偿 ,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作者受当地县级…  相似文献   

11.
1案例1.1案情摘要 余某,男,31岁。2011年3月9日,因“外伤性脾破裂”至某县医院急诊行“脾切除术”。术后1个月,余某因“腹痛、腹胀2d”再次入住该县医院,诊断为“腹痛待查,不完全性肠梗阻”,予行对症治疗2d后出院。数日后,余某在外院确诊为“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管腔内血栓形成”,予行“门静脉间接置管溶栓术”等治疗。现余某认为该县医院在对其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故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3月8日,某女,26岁,到某妇产医院要求行阴唇整形术,于小阴唇处行局部麻醉,在注射约1.5 mL麻醉剂后,该女诉不舒服、恶心欲吐,随后出现肌肉拉紧、意识障碍等,经抢救无效死亡。1.2病史摘要某年3月8日病历:患者自认为双侧阴唇过大影响性生活,自愿行阴唇改小术,自诉健康,两年前行剖宫产术,无肝炎及传染病,每年有体检。诊断:双侧阴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患儿,女,18个月龄。出生时身体健康,于出生次年4月5日(14个月龄)出现呕吐,至甲医院就诊,11 d后自行好转。出院一周又出现发热,后自行好转。随后患儿出现不愿说话、不活跃、手脚不灵活,至乙医院就诊,头颅MRI提示左侧额叶肿瘤,医生建议至神经内科就诊。6月5日至丙医院复查,确诊为颅内恶性肿瘤,肿瘤大,病情严重,不建议手术治疗。患儿于当年8月21日08:00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钟某,女,49岁。某年8月14日因"腹胀伴尿频、尿急1年有余,加重1月"就诊,以"腹部包块"收入某二甲医院。同月20日9时行"剖腹探查、左侧阔韧带肿瘤切除、左侧卵巢囊肿剥离术及卵巢成形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10分钟,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遂于当日18时再次行"剖腹探查术",之后患者病情持续加重,次日继发"DIC、急性左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郑某,女,33周岁,于2011年4月出现间歇性头晕发作症状,2012年6月诊断为第四脑室占位,次月于乙医院行伽玛刀(γ刀)治疗,3个月后出现昏迷,以脑积水转入甲医院行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治疗,仍有失明、吞咽困难等后遗表现。患方认为甲、乙两家医院的医疗行为均存在过错,遂诉至当地人民法院。现本鉴定中心受某法院委托,对被鉴定人郑某与甲、乙两家医院医疗损害案进行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冯某,男,43岁,2017年11月24日与人斗殴时被筷子从左眼眶上缘插入颅内。伤后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剧烈呕吐、全身乏力等表现,遂于当地医院就诊,予补液、眶部清创缝合等处理,患者渐嗜睡,遂于次日转入甲医院。2017年11月25日甲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8.4/11.6 kPa(138/87 mmHg)。患者嗜睡,左眼部、眶周肿胀,皮下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案情摘要胡某,女,27岁,因要求终止妊娠去某医院妇产科就诊。医方予行"负压吸宫术"治疗,后出现子宫穿孔、小肠两处浆肌层破裂,医方遂行"子宫穿孔修补术+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治疗。胡某认为医方存在医疗过错,诉至法院。法院委托进行医疗损害、伤残等级以及休息期、营养期、护理期鉴定。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宋某,女,28岁,因"剖宫产术后3年,孕39+2周,下腹坠胀5 h"入住某市第二人民医院,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子宫破裂,后行"剖宫取胎+子宫修补+腹腔引流术",娩出一男婴,男婴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结果显示,宋某之子符合因宋某瘢痕子宫破裂引起宫内窘迫、羊水吸入而窒息死亡。宋某及家属认为医方存在医疗过错行为并因此引发不良后果,遂  相似文献   

19.
马长锁  邢学毅  刘鑫 《证据科学》2001,8(3):113-115
案情简介 患者李某,女,60岁,于1996年1月10日以“发现双下肢蚓状肿物伴沉重感15年”住北京市某医院,并于1996年1月12日行“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住院期间,李某于19 96年1月19日因“突发呼吸困难,呼吸、心跳骤停”死亡。此事曾经北京市某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均认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李某家属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及尸检等问题上存在差错,故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案已经做出一审、二审判决。  相似文献   

20.
<正> 氨苄青霉素与青霉素有交叉反应,故临床认为如果青霉素皮试阴性,即可应用氨苄青霉素。作者报告一例青霉素皮试阴性,且一直连续肌注青霉素,在改用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时,患者突然发生过敏性体克死亡案件。案情摘要女,39岁。因阑尾炎术后出院10余天,仍感腹痛,再次住院。给5%葡萄糖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