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8月13日晚,某水道中发现1具赤裸女性浮尸,当日20:30首次尸表检查后冷藏于殡仪馆。次日10:30进行系统尸体检验和毒(药)物检验,并对发现尸体处水样、尸体检材进行硅藻检验。1.2尸体检验8月13日尸表检查:全身赤裸,尸长155.0 cm,手足皮肤发白皱缩,全身皮肤颜色正常,胸腹部、双侧大腿前侧、双上肢腐败静脉网出现。尸斑浅淡,  相似文献   

2.
李树山  李霁 《法医学杂志》1998,14(3):155-156
尸体是法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尸体检验是法医鉴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尸体检验可以明确死因和致死方式,推断死亡时间和致伤物体,为刑事、民事诉讼和非正常死亡案件的审理提供医学证据。我国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在《洗冤集录》序言中述:“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充分阐明了慎重全面检验的重要性。所以,尸体检验要求全面、仔细,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但目前有些尸体检验工作不仔细、不规范,致鉴定结论不能令人信服。造成当事人上访,要求复检和重新鉴定,给审理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和非…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古代关于法医学尸体检验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1],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古代的尸体检验仅限于尸表检查,从事检验的人员一般是官吏而不是大夫,但这并不影响古代司法体制对于尸体检验的重视。宋慈在《洗冤集录》中写道"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可以概括出尸体检验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古人在尸体检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典的方法,很多沿用至今。同时,尸体检验文书也很有特色,北宋以后,历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 案例1某年11月17日,某村民报案称:其子某甲(44岁)已失踪4年,怀疑是儿媳某乙(44岁)所杀害将尸体埋在家中厨房地下。经现场勘查:厨房地面系3年前制作水泥地面,经挖掘,距地面1米处地窖内有一男尸。尸体检验:呈晚期尸体现象,  相似文献   

5.
因鉴定体制特点,公安法医除参与尸体有关的现场勘查工作外,还需进行尸体检验工作。在此过程中,可能面对很多风险,受伤和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国内公安法医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流行期间死亡的尸体如何甄别进行尸体检验鉴定,对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工作的防护只有少量规定,且内容不够详尽。本文对法医在现场勘查中遇到的尸体及尸体检验中实验室建设、职业现状、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论述。最后,建议出台相关的制度规定等具体约束规范措施,以保障公安法医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以解除基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一外籍轮船运输铁矿石前往某港,途经境外某海域时,嫌疑人杀2人、重伤1人后跳海失踪。半月后,嫌疑人尸体在该海域被渔民发现,掩埋于海边。为进一步处理该案,经多国(多地区)协商,嫌疑人尸体被挖出后经防腐处理运至宁波进行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者衣物被脱下打包放于尸袋内。尸体高度腐败并皂化,已予以石灰防腐处理(图1)。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日在某水库内发现1具成年男性尸体,经调查确认,死者现年28岁,已婚,生前与某女护士有婚外恋情。曾先后2次进行尸体检验,各器官淤血,未检见明显机械性损伤。常规毒物分析检验为阴性。肺组织硅藻检验见少量与现场水样相同的杆状羽纹目硅藻,肝、肾组织未检见硅藻。因案件审理需要要求法医再次进行鉴定。1.2尸体检验解剖检验于发现尸体18d后进行。尸体呈中度  相似文献   

8.
在凶杀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为了掩饰犯罪行为而隐藏尸体。通过尸体的体位状态可分析出犯罪分子移动尸体的方式、动作,从而对嫌疑人接触尸体的部位进行检验,得到嫌疑人的DNA。笔者在工作中遇到2起凶杀案件,均通过尸体的体位状态分析出移动尸体的动作,从而检验出嫌疑人的DNA。  相似文献   

9.
日本现行的法医尸体检验制度既有源于德国的司法解剖,也有参照美国模式建立的行政解剖和承诺解剖,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特、完整、适合本国情况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制度和模式.此外,警察系统的检视官制度对于整个法医尸体检验的有效运转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对日本法医学尸体检验制度的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阐述,旨在为我国法医学尸体检验的制度建设及其完善、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某日,某荒地里挖出一具尸体,尸体分为头部、躯干、髂前上嵴和下肢相连3大块,并已呈尸腊状。经现场勘查确认为一起杀人分尸案。经法医检验后得出如下结论:(1)尸体为女性;(2)年龄在45岁以上;  相似文献   

11.
某年4月23日上午7:47,某乡村公路上发现一具女尸。经查死者为李某(汉族,32岁),当日上午7:00许,由娘家返回婆家途中遇害。1.2尸表检查发现尸体后约9h进行尸体检验。尸长155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三维螺旋CT对尸体进行检验,探索其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诊断能力及其优势,同时积累尸体CT检验的经验。方法对机械性损伤致死的10例尸体在解剖前行全身CT检验,随后在CT诊断的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比较两者在损伤的诊断、显示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尸体CT检验可以清晰显示身体各部位骨折及体腔内出血的三维形态特征,而且可以敏感的检查到全身各部位的积气,对于非常规解剖暴露的部位,在解剖前行CT检验可减少骨折的漏诊;对软组织内出血、器官破裂等未能形成明显X线密度差异的损伤,CT检验效果欠佳。结论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检验,CT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作为尸体解剖前有效的补充,避免损伤的漏诊;对于某些无法进行尸体解剖的案件,CT检验所见可作为死亡原因判断以及致伤方式推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因诉讼或破案需要,将已经埋葬的尸体发掘出来,进行法医学的检验称为尸体发掘检验。本文归纳本市1955~1987年尸体发掘检验56例,占同期尸检总数的3.2%。现将有关检验结果,综合报道如下。资料分析 1.性别与年龄(表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腐败尸体的病理检验价值。方法对楚雄州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腐败尸体的组织病理学检验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尸体腐败后,虽然组织结构发生了破坏,但仍可将部分生前病变和损伤保存下来,对查明死因或死亡方式仍有一定价值。结论对腐败尸体进行系统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验,对判断案件性质和分析死亡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侦察破案、案件的起诉和审理。本文作者现就公安法医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1 突出而普遍存在的问题1.1 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 法医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已成为案件难以办结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集中反映如下。1.1.1 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看似自杀或意外死亡尸体的检验,马虎应付,得过且过 有些法医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的检验,通常只作外表观察,不进行解剖检验,仅根据尸表没有损伤而作出溺死或病死的结论;对看似自杀死亡尸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1958~1993年,34年中尸体发掘检验资料72例(开棺56例)。通过检验能下结论的63例,占87.5%。此项检验需解决的问题集中,目的性明确,具有检验价值高的特点。其中损伤鉴定阳性率较高;白骨化尸体经骨髓硅藻检验阳性,对认定溺水有意义;疑为中毒的尸体,发掘前尤应对其可行性作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7.
498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准确、有效地对水中尸体进行生前或死后入水鉴定,组织器官中硅藻的定性和定量检验被认为是较好的一种实验室检验方法[1]。为进一步证明硅藻检验在水中尸体鉴定中的实用价值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作者对10年间(1994~2003)498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统计10年间(1994~2003)法医室受理的498例水中尸体的硅藻检验案例,根据尸体检验和调查访问,明确为生前入水者124例(24.9%),死后入水者44例(8.8%);不能明确生前或死后入水者330例(66.3%)。男性尸体293例(58.8%),女性205例(41.2%);年龄最小为出生1天,…  相似文献   

18.
1案例 某年9月16日16:15,一村民在某处丝瓜棚内发现1具被焚烧的尸体,身份不明。尸体检验见死者焚烧明显,残存头皮、颈项部、背部、右侧腋下、臀上部及左膝部少量皮肤,右侧胸壁及腹部爆裂,器官可见,  相似文献   

19.
樊磊  彭俊志  丁根元 《刑事技术》2012,(4):48+50-48,50
在实际检案工作中,经常需要对被焚烧过的尸体进行DNA检验。笔者在一起杀人焚尸案中,结合尸体检验,提取到耻骨联合连接处的纤维软骨,采用Chelex-100法并用磁珠法纯化,成功检出焚毁炭化尸体的DNA,提高了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法医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常会遇到尸体需要冰冻一段时间再检验的情况。有些尸体体表损伤在发现尸体当时难以确定,冷冻后再检验就可清晰明了;有时尸体冰冻后形成了附加损伤,如不仔细甄别,容易产生误会,甚至错误(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