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进  曾涛  宋晓  刘益灯 《中国法学》2001,(4):140-151
在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对此问题,不同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分歧较大。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正在草拟关于此问题的国际公约,但目前仍存在五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国家商业行为的判断标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免于强制措施的国家豁免三个问题和我国利害攸关。本文分析评述了上述三个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国家及其财产豁免中国有企业的相关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国有企业的界定、国有企业是否为国家豁免的主体、国有企业财产的法律地位、国有企业与国家间的责任关系等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探讨,从辩证的角度剖析当前国家豁免的主体问题,并探讨今后我国在此问题上应持有的立场,以对我国对国家豁免问题的立法与实践有所助益,是我国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侯欣一 《当代法学》2023,(1):149-160
革命问题首要是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革命问题思考得多,对政权问题,特别是国家机构问题思考得相对不足。伴随着根据地政权的建立,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包括苏俄的经验对乡村根据地政权的指导作用颇为有限。换言之,究竟应该设置什么样的国家机构才能满足军事动员、政治革命与社会治理的多重需要,同时符合乡村和战争环境,尚需探索。经过实践,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有关国家机构问题的基本认知,并凝练出民主、高效、灵活等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一体化的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国家机构不断调整,其影响远及当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现在开设的这门课程——法理学是法学基础理论的另一种叫法,或者说是法学基础理论的简称.这门课程在五六十年代,曾叫做国家与法的理论,其内容既包括国家问题、政治问题的基本理论,也包括法律问题的基本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国家问题、政治问题与法律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不弄清国家问题、政治问题也看不清法律问题.所以把国家与法放在一起、在其紧密联系中来研究其基本理论,有合理因素.但法律问题又不等于政治问题、国家问题,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弄清国家问题、政治问题也不就等于弄清了法律问题;而法律问题弄不清又会影响国家问题、政治问题的弄清.在当时(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条件下,比较强调国家问题、政治问题,而对法律问题重视不够,最  相似文献   

5.
界定国家治理的涵义是研究国家治理问题的前提。当前学界在界定国家治理的涵义上,存在着简单移植和生搬硬套的倾向,表现为国家治理的主体不明确,并将其与统治简单对立。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国家是国家治理的唯一主体,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论述国家治理的目标、手段和客体等要素,才能对国家治理涵义予以科学的界定,由此进一步理清国家治理的运行层次和权力流向等问题,进而找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关于警察、警察权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而关于法治国家与警察国家的关系、警察执法如何规范、警察权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不仅是警察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如何安排国家的位置,变成一个现实的问题。作为重要的民事活动参与者,国家在参与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国家参与民事活动,涉及的主要是财产法律关系,因此,国有财产的权利主体属于国家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等概念的前置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在德国法上,这个问题主要由国库理论来解答。在参与民事活动之时,国家以国库的面相出现:国家经由国库而受到私法的规制;但是,国家以国库的身份"遁入私法"并不使其获得自治权,其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本质、国家受法律规制的必然性,不受到影响。国家与国库本质为一体,是一个统一的法人。只有确立了国家的法人地位,国家参与民事活动才有落脚之处,国家民事责任、司法管辖权以及国家经济活动的边界等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因此,我国民法典应当对国家和国库的法律地位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原理新说之一:国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吕忠梅 《法学论坛》2003,18(4):54-60
对国家干预的经济法解说始终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重大难题 ,经济法的各种学说莫不围绕国家干预展开 ,因为国家干预是确立经济法的独立地位与学科特质的基石。本文对国家干预经济运行这一经济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新的诠释 ,从国家干预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方面作出了全面剖析 ,论述了国家干预的原因、国家干预的得失及对国家干预的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孔祥稳 《法治研究》2016,(5):150-160
我国政府对于药品安全问题的定位完成了从市场秩序问题到社会管理问题再到公共安全问题的转变.当药品安全问题成为公共安全问题时,意味着国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应对药品致害事件.面对传统责任体系下救济不足的情况,可以确保公共安全为中心,考虑发展补充性质的国家责任,通过建立国家赔偿、国家补偿、国家救助、风险基金等制度对药品致害的救济机制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0.
专栏导语     
正最近20余年,学术界对中国国家治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对于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我把这一问题概括为:面对社会不断出现的公共问题,国家是如何采取应对策略的?在国家理论上,这一问题的意义不在于公共问题本身,而在于国家如何回应公共问题。人类社会遇到的公共问题大多是相似的。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如何监督政府官员的问题,也存在着如何防灾救灾、如何扶贫救助、如何处理社会  相似文献   

11.
蔡宝刚 《法学》2022,(1):3-19
保证国家安全是当代中国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日趋稳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要历史性成就。法治是保证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方式和根本之策。习近平通过论述我国国家安全风险形势、依法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等问题,阐释了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论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问题,阐释了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论述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各环节建设等问题,阐释了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总体进路;通过论述维护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等问题,阐释了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习近平国家安全法治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新时代取得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性成就奠定了理论基石和提供了行动指南,对我国在新征程上不断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自人类社会产生政治国家后,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权力关系始终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非制度化、不稳定的纵向权力关系,形成了"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就死"的怪圈,长期困扰着国家治理。因此,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运转有效的纵向权力配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赔偿法》颁布已经四年,学术界及司法界对它的内容及法理仍存在不同看法,笔者就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问题、国家赔偿确认程序问题、行政赔偿问题、刑事赔偿问题、非刑事司法赔偿问题及国家追偿权问题等六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吉红立 《法制与社会》2014,(14):148-150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逻辑,从而揭示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机理。通过研究认为,国家认同建构起源于人的社会性存在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国家认同建构构成了国家建构、发展和演进的逻辑起点,而国家建构、发展和演进却首先是国家认同建构的实践载体和根本途径。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国家建设、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对人们的国家情怀和爱国热忱的培育和养成。文章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学理思考旨在通过就该论题的进一步探究,从而为国家认同建构与国家建设的实践找到并提供学理工具和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政权通过财政汲取、社会关系的调控及合法性资源的开发等三条途径建立起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独特模式 :超强国家——极弱社会。  相似文献   

16.
马章民  张琛 《河北法学》2014,(11):127-131
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严峻,既有国内暴力恐怖犯罪、分裂分子犯罪、宗教极端组织犯罪等,又有外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为积极有效应对,我国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针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立法规定存在缺陷,有必要在修订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整合刑法中危害国家安全罪专章和增设有关新罪名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83,(8)
试就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具体阐明新宪法关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答题要点] 1.社会主义民主首先应是一个国家形态、国家制度问题。其实质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问题; 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  相似文献   

18.
关于法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分歧点集中在国家问题是否应当做为法学研究的对象。第一种意见认为,法学研究的对象必须包括国家和法两个部分的原理。理由有三点: 一、国家和法这两种社会现象是紧密地互相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开的。因此做为科学研究,也不应当把二者分开。国家离不开法,法也离不开国家。法本身就是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一种工具或表现。法是从属于国家的。只有在弄清有关国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关于法的产生、本质和特点,法的作用、法的制定和适用以及关于法的消亡的一般规律等问题。二、资产阶级为了掩盖他们的国家和法的本质,竭力把法说成是可以脱离开国家的、是先于国家、高于国家而存在的。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法学不需要掩盖国家和法的本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保密工作中存在定密过宽问题的根源在于定密的主观性,它阻碍着我国保密工作向保密法治的转型。出现定密主观性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家秘密不易识别、国家利益不易取舍、个人理性不易化解以及意识形态影响的不易把握等。要克服定密的主观性,就要以实质国家秘密与形式国家秘密、主观国家秘密与客观国家秘密、抽象国家秘密与具体国家秘密的界分为基础,站在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统一的立场上取舍国家利益,构建具体制度以限制定密主体的恣意,并完善保密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理念,逐步实现保密法治。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主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多元性、拟制性、平等性等特征。与集中统一的管理不一样,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共治格局。政党、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民等都是参与国家治理的主体。从法学的角度看,这些主体都是法律拟制的产物,按照社会契约论都应以平等身份参与治理。以权力、权利主体作为依据,可把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主体分为官、民两类。以此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来构建法律关系,可以发现权力冲突、权力与权利的冲突、权利冲突构成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之维所要重点探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