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正现代化的平安校园安防应用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出入口控制、车辆管理、身份识别、电子巡更、紧急求助、应急指挥、信息发布等部分组成,各系统整合在统一的校园智慧平台上管理使用,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校园安防系统的核心系统,通过前端设备对监控部位的图像、声音进行采集、传  相似文献   

2.
林堪华 《刑警与科技》2014,(18):168-171
视频监控作为安防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场馆安防系统建设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可参考的一些大型的体育场馆视频监控项目中,大部分仍是基于数、模混合的标清视频监控方案,如北京奥运“鸟巢”视频监控项目800多个监控点采用的方案是DVR、编码器作为主要前端负责视频编码、存储、热备,后台采用平台管理软件统一管理控制、视频分发、数字矩阵输出电视墙,但系统整体录像分辨率仍为D1。在2010上海世博会后,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等新建的大型体育场馆,使用全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搭建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正智能楼宇安防系统建设需求当前,智能楼宇安防系统已经从单一的依靠视频监控与报警技术保护人、财、物的安全,发展到多种技术、多种系统综合防范的阶段,并且延伸到生产、工作流程的监管与生活服务领域。具体来说,现阶段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视频监控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门禁报警子系统等。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楼宇建设中的重点,用以对楼宇内外指定的监视点进行实时监控。视频  相似文献   

4.
聂宇 《刑警与科技》2013,(8):136+138
<正>随着社会对视频监控需求的发展、云计算概念的深入。安防监控行业正在快速的步入云安防时代。云安防时代的代表名词就是安全、网络、高清、智能。"安全"无疑是居于首位的。在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时代,我们的视频资料是基于自建的闭路视频系统进行传输和显示的。对于视频本身的安全性要求不高。但是基于Internet传输的云安防高清视频监控时代,所有的视频都将传输于局域网、无线网甚至广域的公共网络上。那么  相似文献   

5.
<正>前不久,"高清无处不达"——博世视频监控新品发布会首站在上海文华东方酒店顺利举办。这是近些年来,博世安防系统推出高清视频监控产品最丰富全面和技术领先的一年。博世安防系统中国区总经理付云平先生参会并致辞,视频监控产品经理通过现场使用iPad客户端演示,为来宾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新产品先进的技  相似文献   

6.
吴康 《刑警与科技》2013,(14):66-70
<正>众所周知,视频监控系统在安全防范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而它是实施安全监控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安防监控的要求,已不单单是"事后诸蔼亮","事后取证",我们需要的是提前预防、主动报警。但目前所使用的视频监控系统,缺乏对视频内容的智能分析,而主要靠人的视觉,使得视频监控系统只能完成时间的视频存储记录,而仅成为事后分析提  相似文献   

7.
《刑警与科技》2005,(4B):59-60
1月25日,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主办,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标准审查会”在天津开幕。在历时一天半的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分别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矩阵主机通用技术要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球型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对前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等三项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且对部分尚不完善的内容进行了修订。据悉。本草案在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将尽快提交相关部门审议。  相似文献   

8.
雷玉堂 《刑警与科技》2008,(21):135-141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不仅是事后搜寻犯罪嫌疑人的手段,而且是一种阻止犯罪发生的辅助手段,因而是数字化网络化安防监控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已从演示阶段逐渐进入使用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立足于对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核心的深入研究与理解,真正创新地切实地开发出客户需要的实用的智能视频监控产品。  相似文献   

9.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不仅是事后搜寻犯罪嫌疑人的手段,而且是一种阻止犯罪发生的辅助手段,因而是数字化网络化安防监控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已从演示阶段逐渐进入使用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立足于对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核心的深入研究与理解,真正创新地切实地开发出客户需要的实用的智能视频监控产品。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是安防行业的"高清视频监控元年",悄然间所有同高清视频监控相关的设备都成为了安防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宠儿,不管是摄像头、视频监控系统还是解决方案都被贴上了高清的标签.当对新技术的狂热逐渐散去后,我们也该看到高清技术的参差不齐、高清产品的鱼龙混杂和高清解决方案的昂贵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到底应该如何构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哪些特点,高清视频监控最终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1.
温世扬 《现代法学》2012,34(4):52-59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构建是当前立法面临的问题。人格权是私权、专属权及非财产权。人格权以人格法益为客体,人格法益可分为安全、自由、尊严及人格标识四类。各项人格权可按此标准分门别类,从而形成科学的人格权体系。此外,基于概念和法律体系的通盘考量,"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应为我国人格权立法所排除。  相似文献   

12.
民事法益的证成——以有限理性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理性是有限度的,这就必然导致有限理性下的立法具有不完备性。法律的不完备性在民法上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立法时基于立法者的有限理性,将某些利益遗漏,没有纳入到法律之中,从而形成了预见缺失型立法漏洞;二是民事权利体系的建构与利益生长性之间的矛盾。上述两种情况实际都导致了应然权利和法定权利的分离状态。在应然权利尚未上升到法定权利但是通过法律间接地予以保护之后,则表现为法益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法制日益健全、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夫妻一体的观念正在被打破,对于夫妻之间的侵权行为,当事人也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然而,现有民事立法在婚内侵权问题上存在诸多纰漏,无法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救济。因而,我国有必要构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本文在对婚内侵权进行法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婚内侵权立法的不足,对我国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婚姻家庭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民用航空器是否适用以及怎样适用留置权法律制度,我国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上均接近空白,而这种空白状态可能导致民用航空器权利的不稳定,不利于其价值的充分发挥。探讨了商事留置权、留置权的善意取得等法律理论问题。在对国际法及国外相关规定进行阐述分析后,为填补我国相关立法空缺,规范民用航空器留置权的行使,根据民航发展的特点及现实国情,提出在对民用航空法进行修改时,增加民用航空器留置权相关规定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的法律制度是一个有机体系,其法律解释和适用应当在体系化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就著作权制度而言,基于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应当将著作权制度作为民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建构、理解和适用。在体系化思维指导下,考虑到著作权制度回应社会实践、发展和进化的需要,著作权制度应当从"具体规定性"逐渐过渡到"抽象规定性"的立法模式。就著作权救济制度而言,应当设立著作权侵权一般条款,同时,考虑到著作权制度明晰化和可操作性的需要,也应当就实践中已经成熟的著作权样态作类型化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典型侵权行为以列举的方式规定在著作权法中。换言之,著作权救济制度应当采取"一般条款+列举式规定"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立法的私权化进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江水 《河北法学》2012,(3):106-113
整体看来,我国的矿产资源法体系是一个包括行政法、民法和刑法规范的复合体,透射出的主要是公法色彩,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为此,矿产资源立法中的私权化和矿权的市场化进路不失为求解之道。如果能走得更远,则制定系统的《矿权法》亦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视阈看,商标法属于竞争法的体系范畴,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一样都体现了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商标权益在内容上涵盖商标专用权与商标利益,从维护我国注册制的权威以及有利于制度的可操作性而言,对于权利和利益在法律保护的路径上应有所区别。将商标权益区分为商标专用权与商标利益分别由《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使《商标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与其他民事法律,包括《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形成较强的逻辑自洽性,同时,也使商标法作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别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制止利用商标而进行的不正当竞争方面彼此分工,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8.
高平 《政法论丛》2011,(4):30-36
物的基本区分对物权法律制度有着结构性影响。受前苏联法影响,把物区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曾经决定了中国民事立法的基本构造。在《物权法》中,物的划分不再以政治经济学为根据,转而以潘德克顿法学为学理根据,把物区分为不动产与动产并设置不同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9.
人权保障与我国民诉法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中洪 《现代法学》2004,26(3):53-61
以人权保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指导思想,既是中国民诉法现代化和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需要,也是现实中国人权保障和民诉法自身完善的需要。而在民诉法的修改完善中要全面贯穿人权保障的思想,就应当从立法规定上适当扩大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正当行使;以及扩大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合意选择权。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少波 《河北法学》2005,23(1):47-53
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是在法律上对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侵害的纠正和补救,它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对语,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面对现行法有当事人民事诉权利却没有权利救济与司法活动中司法者侵害当事人诉论权利的现实,为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作理论上的论证并促成立法的完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