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公民参与是法制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行政立法中落实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着行政立法的动议权不对等、行政立法程序中公民参与的可操作性空间不足、行政立法过程中透明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程序权利的赋予和行政立法主体程序义务的约束等问题。对此,采取明确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权利义务关系、构建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体系、将多中心治理引入行政立法等措施是在行政立法中有效吸纳公民参与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丁玲 《法制与社会》2010,(1):278-278
参与式行政立法“既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又维护行政权力正常行使,既限制公民滥用其权利自由,又控制行政权违法专断行使”。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有利于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同时,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有利于实现行政立法的公正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事实上,我国行政立法的专家参与和利害关系人参与都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的专家参与和利害关系人参与制度,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我国行政立法公正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实现,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是法制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行政立法中落实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当权不对等、行政立法程序中公民参与的可操作性空间不足、行政立法过程中透明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程序权利的赋予和行政立法主体程序义务的约束等问题.对此,采取明确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权利义务关系、构建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体系、将多中心治理引入行政立法等措施是在行政立法中有效吸纳公民参与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公民参与是行政立法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民主参与行政立法活动还存在着诸多困境,本文通过探究超越民主参与行政立法的困境的路径,为保障公众合法、合理的权益,完善行政立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方略。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行政是制约单边立法、实现依法行政、监督行政合法性的主要方式之一。当代政府和人民对依法行政的高要求亟需对公民行政参与做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公平公正理论的探究,理清公民行政参与理论上的作用,进而通过对我国国情的具体分析,总结出在我国推进公民行政参与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公民参与行政是促进依法行政的推动力量,应该扩大公民参与行政的渠道,完善行政立法程序,为推进公民参与行政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民主理论和民主行政理论的兴起是行政立法发生的理论背景;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既直接构建了行政立法的正当性,又通过增强行政立法有效性的方式应验并强化行政立法的正当性;获得“正当性”的行政立法具有扩张性,若没有公民参与权的制约以及立法权、司法权的监督审查,不仅不会促进公民权利的保障,反而会挑战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原则,侵犯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立法的公开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立法公开,就是将行政立法程序的各个阶段及其阶段性成果向社会公开,主要包括立法文档和立法文本的公开等内容.在行政立法中贯彻公开原则,是公民行政知情权的制度性保障.但是,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公开原则在我国行政立法中远未得以真正确立,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立法公告、文档公开、立法参与等一序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行政立法应当以保障和不侵犯人权来证成自己道义上的正当性。为了保障人权,必须对行政立法的权限和目标进行控制。行政立法不得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要程度适当。行政立法限制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的义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行政立法必须制约行政权力、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上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劳动教养制度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5,(6):30-35
公众参与立法工作是立法民主的体现,也是立法发展和公民立法参与权实现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立法需要稳定的工作体制机制来保障。当前立法工作中,应着力建构公众代表的遴选机制、立法信息来源机制、公众参与立法的程序机制、立法的公意表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2004年颁布的居民身份证法为第二代身份证的推行提供了充分的权利基础,但是其立法条文过于原则、模糊以及身份证在作为身份证明、使用安全和侵权救济等方面存在制度缺失。因而为完善我国身份证立法,文章提出了界定身份证的性质,提高身份证的权威性,保障公民信息隐私权、修改权,增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责任和公民的救济程序,将侵犯居民的身份证信息隐私权和人身计划权纳入到我国行政诉受案范围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04年颁布的居民身份证法为第二代身份证的推行提供了充分的权利基础,但是其立法条文过于原则、模糊以及身份证在作为身份证明、使用安全和侵权救济等方面存在制度缺失。因而为完善我国身份证立法,文章提出了界定身份证的性质,提高身份证的权威性,保障公民信息隐私权、修改权,增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责任和公民的救济程序,将侵犯居民的身份证信息隐私权和人身计划权纳入到我国行政诉受案范围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角度出发,由于存在不完全的信息、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所以要求在行政立法时实行广泛参与制,让所有立法当事人群体通过一个完善的立法博弈机制都参与其中,从而使这一机制为行政立法提供制度保障和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政府等行政主体公开法定信息的义务,同时规定了公民知情权的救济方式,是我国公民知情权法律保护制度上的一次重大进步.本文以该条例的颁布为背景,探讨了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并针对我国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立法方面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以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民主参与在行政立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民主参与在行政立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行政立法中民主参与存在的不足,以及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对民主参与的规范和保障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充分体现民主参与在行政立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程序可以从提高两岸协议的认受度和降低立法审议风险两方面,为两岸商签协议提供更多正当性支撑,具有积极意义。两岸治理机制欠缺公民有序参与是台湾岛内爆发的"太阳花学运"以及围绕"服贸协议"争议的重要原因。在两岸事务领域"行政程序法"适用情况不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更以专门条款排除"行政程序法"的适用,影响到两岸治理的行政程序正当性。台湾当局可以从立法、司法、行政的途径强化两岸事务领域行政程序中的公民有序参与,提升程序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秦峰  高峰 《法制与社会》2010,(2):249-251
行政立法须以程序而为之,恪守程序乃行政立法之圭臬;但行政立法之程序须具正当性,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系行政立法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也是民主立法的体现与保障。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是民主宪政理念在立法领域的体现,但我国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样,通过借鉴国外行政立法的有益经验来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方面的不足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8.
行政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以来我国国家职能发生巨变、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产物,实践表明数量众多的行政立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并非由民选代表组成,行政立法毕竟是行政权力的扩张,因此需要公众的自愿参与来促使行政立法的民主化,使其合理合法。但在目前,在行政立法中公民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参与随意行、附和性较强。本文运用公共选择学理论,着重从行政相对人角度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公开行政立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国家公开行政立法的理论根据主要是人民主权理论和程序公正理论 ,现实根据在于保障公民参政和制约行政权力 ;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公开行政的目的、范围、限制、方式、时限、费用、保障等 ;其对我国的示范效应在于公开行政必须靠规范、系统、统一的立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透明行政"的专门法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份量勿庸置疑,无论如何评价其突破意义都不为过.不过,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文化、政府理念、官员心态等诸多现实因素,都必然加深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艰难,影响立法方案的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