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学理论》2014,(27)
我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一直在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十一五"规划关于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机构的提出,使社区医疗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就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国家对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医疗的一些相关政策,并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经验,提出让西部地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成为"大病上医院,小病找社区"的格局。使西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向全科医生责任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4)
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着家庭养老能力减弱、土地养老功能退化、无规范的养老保障制度环境及现行养老保障建设过程中的过度依赖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层、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努力建设与各地区的非均衡经济水平相协调的多样化、分层次的动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财政投入体制的重大转变, 2006年国家首先在西部地区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春季开学,这项惠民政策将覆盖全国农村。为此,中央财政拨付75亿元免学杂费补助资金,拨付17亿元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资金,地方财政也按不同比例出资。另外,中央财政还刚刚预拨了2007年春季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14.25亿元,为3400万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随着中央对农村教育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优惠政策和重大项目,农村孩子渴盼上学的忧虑减轻了,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问题又逐渐浮出水面。因为教师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教学能力等等,直接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农村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保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加速农村"三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同时对建设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保体系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扩大内需作为我国较长期时内的重要战略方针,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部各地区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努力扩大内需,推进西部大开发,要努力开拓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努力促进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为此,要采取积极措施,推进西部城市和农村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增长的各种项目建设,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农村社会保障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由于二元结构的遗存等原因,农村社会保障至今处于保障项目缺失、水平较低、社会性不足、自助性突出的状况.只有提升公共保障以替代家庭保障为主的格局.以基金保障替代土地保障,实施酱遍保障替代划类保障才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和谐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意义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7.
对于我国西部广大农村而言,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访谈发现,大学毕业生普遍不了解"村官"计划,对西部农村及村干部的认识较为刻板.参加西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愿很弱.综合分析表明,只有营造氛围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完善持续有效的保障机制、采取正确得当的工作方式才能保证西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结合全省“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实施,近日,甘肃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的意见》和《关于实施“甘霖计划”人才培养项目的意见》,着力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以实际举措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我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注重发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西部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职能发挥面临诸多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引导、财政支撑、宏观协调和法制保障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信平 《民主》2009,(3):12-14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十几年里我国农村发展的规划蓝图,其中强调了要使“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为此,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这些目标。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指出明确的目标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加速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途径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加强西部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西部农村教育客观条件差,基础薄弱,只有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模式,才能使西部农村的教育发展与全国其它地区保持同步,从而加快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1.农村教育的现状根据近几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可推算出,我国农村1999年小学升初中的比例只有81.1%,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只有6.2%,而且中途退学率很高,尤其在西部贫困地区中途退学率更高。甘肃的一些贫困县,在上学的孩子中,只有1/4能够升入…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16,(6):88-93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既是整个农村地区农民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我国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医疗制度为近些年顺势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其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固有缺陷,从而使其仍会陷入保险市场中常见的"逆向选择"悖论中,不利于新农合在一定时期内普遍覆盖这一目标愿景的实现。而现实中所采取的通过将"自愿性原则"改为"强制性原则"的处理方式,短期内无法实现"人人参与"的目标,更有悖于"人人有保障"的发展战略。本文基于政府行为优化视角,提出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治理思路,并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提出政府行为的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各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远低于东部、中部、全国平均水平是不争的现实。社会设施的建设要更多考虑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益的公平、普惠和可及性。西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应从义务教育拓展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镇债务规模巨大,覆盖范围广泛,不良债务比例较高,化解工作困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化解乡镇债务并彻底消除其产生存在的基础带来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主要是解决满足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和农村基本制度体系。应该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推动农村中间组织发展、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加快农村的基本制度体系建设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渝民 《民主》2001,(10)
实施西部大开发,需要办的事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因为,广袤的西部,农村和农民在地域和人口数量上都占有大多数。西部大开发系统工程的基础没打好,西部的崛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余雪梅  刘海燕 《学理论》2013,(22):113-115
目前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西部地区为能源矿产丰富、资源潜力巨大的地区,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西部地区国土资源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介绍,并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高位审视西部地区人才问题,为多渠道引进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做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茂林 《理论探讨》2006,(5):100-102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针对以往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缺陷与不足和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要完成反贫困的战略任务必须进行反贫困的制度创新.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实施的内容包括"教育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段、重点和难点、措施等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20.
闫建  陈建林 《理论探索》2008,(1):105-108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也远远落后于西部城市,这很大程度上与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积聚机制不完善、积聚力弱有关.人力资本积聚是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积聚过程中,要构建起教育-学习机制、能力建设机制、健康-保障机制、迁徙转移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