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马钱子中毒尸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某男,48岁,干部。某日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风湿病而到某中医诊所就诊,连续5日服用中医自制的马钱子散胶囊,于第6日凌晨4时突然出现肢体抽搐、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及呼吸急促等症状,约半小时后死亡。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尸长166cm,营养发育正常。角膜中度浑浊,双瞳  相似文献   
62.
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文献和个人体会,论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行以来医疗纠纷技求鉴定和处理的某些问题,指出医疗纠纷法医学司法技求鉴定对公正公平处理医疗纠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肌病(PCM)猝死者心肌线粒体DNA(m tDNA4977)缺失情况及其与猝死的关系。方法对18例PCM猝死和28例对照组病例心肌组织蜡块,用常规方法提取心肌m tDNA,以PCR、琼脂糖紫外凝胶成像技术确定扩增产物激光密度,初步定量检测m tDNA4977缺失率。结果PCM猝死18例中,检见13例m tDNA4977缺失,占72.44%。对照组28例中,检见3例m tDNA4977缺失,占10.71%;两组病例m tDNA4977缺失率均值分别为0.5795和0.07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多数PCM,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猝死者心肌可检见m tDNA4977缺失;提示其心肌m tDNA4977缺失变化与PCM猝死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4.
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死后变化。在法医尸检工作中,一些死后变化常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病理改变,由此导致法医病理学死因鉴定或死亡损伤方式推断的错误结论。笔者结合法医尸检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常见的容易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疾病的一些死后变化,以供法医同仁们在检案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65.
大鼠脑、骨髓细胞核DNA降解推断死后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大鼠死后不同温度下脑、骨髓细胞核DNA降解规律,寻找推断早期死亡间隔时间(PMI)的新参数。方法10℃和20℃下,大鼠死后0~40h内,每隔4h取材脑组织和骨髓,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DNA降解程度,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彗星参数HeadDNA%、尾长(TL)、Olive尾矩(TM)与PMI的关系。结果大鼠死后早期脑细胞、骨髓细胞核Head DNA%随着PMI逐渐下降的程度不同,20℃脑细胞核Head DNA%降解速率较快。与骨髓细胞相比,脑细胞核Head DNA%与PMI线性关系较好。与TL、TM相比,Head DNA%与PMI的线性关系较好。结论脑组织是利用SCGE检测DNA降解推断PMI的合适检材。Head DNA%较TL、TM推断PMI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6.
1 案例 1.1案情 某男,3岁零4个月,体质量14.1kg。某日约18:00饱餐后运动,突感腹痛伴呕吐,因患儿平日常有腹痛并能自行缓解,家属未予重视。至第2天7:00许因病情加重就诊于当地诊所,予“先锋必、654-2”等输液治疗,腹痛、呕吐未减轻。  相似文献   
67.
医疗纠纷尸检的法医学司法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纠纷是近些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的处理应首先明确其死因、有无医疗过错以及过错与死亡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尸体解剖鉴定是明确这些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鉴于目前这类检验基本由法医承担,而一些法医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此作者根据个人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对有关问题简略论述,供同仁工作中参考。1医疗纠纷尸检的特点死者都是患有疾病的患者,并且经过医疗机构诊治。尤其是不少死前曾经过手术,体内的脏器组织或多或少已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药物注射、输液等治疗手段,也会使死者体内的组织细胞和血液、尿液…  相似文献   
68.
<正>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以往多称为婴儿型多囊肾病(infantil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IPKD),是一种少见的肾脏和肝内胆管的遗传性畸形  相似文献   
69.
心脏震荡死(deathfromcardiacconcussion,deathfromcommotiocordis)系指既往无心脏疾患的健康人心前区突然遭受高速、低能量、非贯通性的钝性打击后,突然发生的致死性心跳骤停,其心脏和其他内部器官没有肉眼可见的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1]。由于国内心脏震荡死亡尸检报道甚少,组织病理学改变缺乏特征性,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难度,易被误诊、漏诊。现结合笔者在检案中遇到的1例,浅析心脏震荡死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以供同仁参考,旨在引起对该诊断的重视。1案例某男,15岁,中学生,因涉嫌故意杀人被羁押于某看守所。某晚左胸部心前区被同监室人员…  相似文献   
70.
艾迪注射液为目前临床配合放、化疗联合治疗癌症的一种常用中药制剂。作者遇到1例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后迅即死亡的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