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文献和个人体会,论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行以来医疗纠纷技术鉴定和处理的某些问题,指出医疗纠纷法医学司法技术鉴定对公正公平处理医疗纠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单纯性冠状动脉畸形与猝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种较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与猝死的关系在60年代才为人们所注意。秦启生等曾于1985年报告一例。现报道6例单纯性冠状动脉畸形,并结合文献对本病与猝死的关系进行简要讨论。例1,男,18岁,农民。某日晚头面部及胸部被打,后与同伙追赶对方约200米后又跑散,约20分钟后发现死在河边。尸表检查除面  相似文献   
83.
吸毒的法医病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吸毒是几十年来许多国家严重关切的一个社会问题,吸毒及其所致死亡已成为法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随着毒品走私的增多,吸毒及其所致死亡也成为我国法医学者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鉴于国内以往尚少这方面的报道,作者等根据近期在德国学习和考察所见,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本课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4.
本文报告本系法医病理学教研室1974—1990年经系统尸体解剖,排除其他死因,最后鉴定为抑制性死亡的尸检共20例。结合文献,对抑制性死亡的特点、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抑制性死亡的法医学鉴定应十分慎重,除排除其他死因外,还需具备如下条件:死亡迅速,发生在相应刺激之后,有目击者。  相似文献   
85.
鲤醇硫酸酯钠急性中毒的实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鲤醇硫酸酯钠(纯度99.2%),给小鼠腹腔注射,测得LD50为115.15mg/kg。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三个实验组分别以1.5LD50、1.0LD50和0.5LD50剂量腹腔注射染毒。结果表明,实验鼠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心肌细胞水变性,可见多发性肌溶灶;肝有单细胞性坏死。与草鱼胆汁中毒的病变基本相似。提示鲤醇硫酸酯钠是草鱼胆汁的主要毒性成分,主要损害肾,心肌,肝等脏器。  相似文献   
86.
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医病理尸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纠纷中最后需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向各级人民法院起诉的,绝大多数是导致死亡的医疗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安定。以往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已引起不少意见,医疗纠纷处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新的医疗纷纷处理办法虽尚未出台,但法医的介入是必然的,只是如何介入和介入的程度问题。现就作者近20年参加医疗纠纷尸检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一、尸体检验在处理死亡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卫生部1988年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对尸检问题有专门说明:“尸检对判明死因具有特…  相似文献   
87.
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发生原因、鉴定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 ,妥善地处理该类复杂案件。对 18例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首次尸检方式及印象、尸检次数、再次尸检原因及方式、间隔时间及结论等归类、分析。较多见死于医疗纠纷 3例 ( 16 7% )、案件审查过程中 4例 ( 2 2 2 % ) ;首次尸检中 13例 ( 72 2 % )仅进行尸表检查或不完全解剖 ;再次尸检结论与首次尸检结论完全不符者 5例( 2 7 8% )。首次解剖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及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法医病理学诊断水平 ,改善法医尸检的工作环境等对预防再次尸检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8.
急性乙二醇中毒附1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二醇被广泛用作汽车引擎防冻剂和工业溶剂 ,因为易于被人们得到 ,国内已有中毒病例报告。法医学界王国林等 1999年曾报告中毒死亡 1例[1] ,根据家兔模拟中毒对照实验病理检查和毒物分析结果 ,认定系乙二醇中毒。但尚未见系统尸检病理报告 ,亦未引起重视。作者将最近尸检 1例的有关临床、尸检病理和毒物分析结果 ,结合文献系统报告如下。案例报告某男 ,2 6岁。因故于某日下午 3时左右口服利达牌FDF%DIAVW防冻液 (经与厂家联系 ,告之其主要成分为乙二醇、烧碱和硼砂 )约 15 0ml,随即被人发现 ,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因其当时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89.
1案例 病史及案情:某男,15岁,某年9月30日因发热、牙龈肿胀出血伴面色苍白就诊于某县医院口腔科,给予消炎药输液治疗3d。同年10月7日,又因肛周疼痛并出现一个肿块,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给予消炎药输液治疗,输液过程中出现牙龈出血、额部出汗。后停止输液,自行回家,次日凌晨3:00在家中死亡。  相似文献   
90.
姜黄素对缺氧缺血性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和c-f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丙二醛(malondjaldehyde,MDA)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纽、脑缺氧缺血组、姜黄素组和溶剂对照组。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皮质区c—fos蛋白的表达,电镜观察脑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姜黄素干预组与其他组的相应时间段相比,MDA含量下降,脑皮质区c—fos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电镜观察脑皮质神经元损伤减轻。结论姜黄素可降低HIBD大鼠脑组织的MDA含量,上调c-fos蛋白的表达,减轻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