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壮族和瑶族都拥有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在铜鼓及铜鼓文化的发祥、铜鼓的用途与功能、铜鼓的收藏方式等方面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亦有本民族的独特之处。壮瑶铜鼓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长期保持着密切交流与互鉴,在保持本民族特性的同时,与时俱进,传承重构,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变迁。壮瑶铜鼓文化因其强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发展至今,已成为两个民族集情感归属、民族记忆、文化认同于一体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李富强 《桂海论丛》2011,27(1):96-101
广西之所以堪称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主要是应归功于党和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脚踏实地地带领全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兄弟省区、兄弟民族的无私、大力的支援;广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不移的认同。要维护和发展广西"四个模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加强宣传教育,推动民族交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案情2004年9月24日上午,邮政局职工刘某、刘某某到某乡邮政储蓄所送储蓄营业款时,将装有11万元现金的钱袋子落在该邮政储蓄所柜台内的保险柜顶上。该所负责人吴某的妻子李某发现后,趁吴某不注意之机,将该钱袋子藏于自家厨房内的楼梯间里。  相似文献   
14.
执法理念是执法主体对法律的权威性、功能与作用以及法律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其从根本上制约着执法行为的走向,决定着执法的社会效果。在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是一项基础工程,决定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最终成效。法律至上、权利本位、程序正义、服务优先等四个执法理念应当首先确立,并内化为公安民警的自觉意识,潜移默化地指导具体执法活动,从源头上解决现阶段存在着的执法不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案情]1998年12月份,某村支部书记王某采取私刻本村90名群众私章,以群众养鸡、养鸭、养兔等名义。将县残联扶持该村残疾人贫困户的11万余元小额挟贫贷款从农行某储蓄所套出后。除其中的5万余元用于返还该村以往的老贷款外,余款用于村里的其它开支.但开支去向无法查清,且至今没有归还任何本金和利息。  相似文献   
16.
网络虚拟财产应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游戏玩家的网络虚拟财产被盗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具备刑法所保护的财产权利属性和特征,网络游戏中游戏玩家使用的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应当归游戏玩家所有。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二团文明团场创建亮出三张牌,建成了一批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情况,2013年从疑似PRV病例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野毒株(R13028株),对其gC基因进行测序及分析,并研究病毒的细胞增殖特性和致病性.结果 显示,R13028株与参考毒株相比在139位至189位缺失51 bp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  相似文献   
19.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党赢得民心、取信于民的根本所在。党的作风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党群关系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突出党群血肉联系这个重点,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刑事诉讼原理和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判决只有两种形式,即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第(六)项和第(七)项规定: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对因不满十六周岁或精神病人而不予刑事处罚的被告人,应当宣告无罪,不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首先,以判决形式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违背了刑法规定。我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