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法律   8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Casanova(1985)和Nago(1986)分离出能识别Y-DNA的特异性探针,学术界相继开始对Y-DNA为遗传标记的群体研究[1、2].Y-DNA具有独特的特异性:(1)Y-DNA属父系遗传,父亲的Y染色体能完整传递给儿子;(2)Y-DNA遗传标记为连锁遗传,属单倍型.因此,对Y染色体的研究,是对常染色体DNA和mt DNA遗传标记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PCR RFLP技术调查武汉地区汉族人群PGM 1基因型。方法应用PCR RFLP技术检测PGM 1基因型 ,调查 3 0 0例汉族无关个体。扩增PGM 1基因外显子 4和 8中的靶片段 ,并分别经过Bg1Ⅱ和NlaⅢ限制酶消化。酶切片段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PGM 1 RFLP技术可分出 9种基因型 ,在汉族人群 ,PGM 1 RFLP系统的个体识别能力为 0 745 0。与传统的PAGE酶型检测比较 ,本法不能区分 1+ 2 -和 1-2 +型 ,不能检测出PGM 1稀有基因 ,但克服了IEF无法分析微量、陈旧材料的缺点 ,对保存 2 5年陈旧血痕及 0 1ng模板DNA均能成功分型。 结论PGM 1 RFLP技术在法医个体识别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亲鉴定及其有关的法律及社会问题. 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275例单亲鉴定进行回顾分析,对案例的数量、来源、鉴定事由、鉴定结论等作统计分析. 结果单亲鉴定近3年明显增多,占亲子鉴定总数的三成.案例来源以自诉为主,占95.27%.鉴定事由中,怀疑妻子有婚外性关系为主 ,占88.36%.275例单亲鉴定中,排除亲生关系39例,占14.18%.结果表明,非婚生子女只占少数. 结论自诉单亲鉴定存在法律盲区,但在维护家庭稳定具有一定作用.受理单亲鉴定宜取慎重态度,有关的社会及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4.
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昭示着生物医学研究将步入后基因组时代。利用基因组序列信息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引发了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革命 ,其中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成为当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具生命力、最前沿的新技术。本文对生物芯片及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一、生物芯片技术及其特点生物芯片技术是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它是利用微点阵技术将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小的载体上 ,对基因、抗原活体细胞或组织等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5.
DNA (脱氧核糖核酸 )是生物遗传物质。DNA分型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应用日益广泛 ,在各类重大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 10多年 ,是法医学发展最快的时期 ,DNA分型技术跨了两大步 :1985年建立的第一代分型技术———DNA指纹 ,实现了物证鉴定从否定到认定的历史性转变 ;进入 90年代 ,PCR (聚合酶链反应 )技术问世 ,可以在体外完成扩增复制靶DNA片段的全过程 ,是生命科学一项划世纪的进展。以PCR为基础的第二代DNA分型技术在检测灵敏度上有重大突破 ,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困扰法医的微量、陈旧、腐败检材鉴定的难题。DNA分型的高科技 ,以其无可争议的认定或否定的鉴定结论 ,为法庭提供确凿的证据 ,成为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从本期起 ,对《法医DNA分型》进行专题讲座 ,将分期介绍DNA多态性基本原理 ,DNA分型结论的评估 ,法医DNA分型技术与方法 ,以及DNA分析技术展望等四个部分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DNA芯片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80年代中期,Jeffreys建立的DNA指纹技术是法医学DNA分型的里程碑。针对人类基因组小卫星VNTR位点靶序列作RFLP分析,获得高度个体特异性DNA指纹图,使法医学第一次能够作出认定同一性,认定亲生关系的鉴定结论。此为第一代法医DNA分型技术。80年代后期,Mullis建立PCR技术,以基因组内STR位点多态性位点为靶序列作PCR扩增,利用电泳分离,分析STR位点多态性。PCR-STR分型结合了PCR高效扩增和STR位点高度多态性的特点,成功地解决了检测灵敏度问题,采用复合扩增多STR位点的办法,鉴别能力达到或接近DNA指纹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双胞胎鉴定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胞胎分为两类: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同卵双生子起源于同一个受精卵,受精后,卵裂的产物没有立刻分化,结果发育成两个正常的个体,因此两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异卵双生子是由两个卵子同时或几乎同时发生受精形成的双生子,两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与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相同。双胞胎的发生率为1~3%[1、2],性别相同约占2/3,其中同性别双胞胎约3/4为同卵双生犤3犦,性别不相同全部为异卵双生。在性别相同的双胞胎中区别是否同卵双生,过去通常检测血型、酶型及HLA,目前常规采用PCR-STR分型技术,可以获得理…  相似文献   
18.
武汉地区211例GLOI分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淀粉/琼脂糖凝胶平板电泳法对武汉地区211例献血员作了红细胞乙二醛酶Ⅰ(GLOI)的分型调查.3个常见表现型的分布为GLOI 1-1型7例(3.32%)、2-1型52例(24.64%)、2-2型152例(72.04%).基因频率GLOI~1=0.1564,GLOI~2=0.8436.识别能力(DP值)为0.4192. 人类红细胞GLOI(Glyoxalase I)具有遗传多态性,它是由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显性等位基因GLOI~1和GLOI~2所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医学会物证专业委员会法医DNA分析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与国际法医遗传学会中文专委会于2006年10月在成都召开学术会议。我们的讨论强调有必要将国际法医遗传学会的信息及时传递到中国。因此,按照国际法医遗传学会的指南,我们推荐混合斑分析,法医DNA数据库及新遗传标记选择标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STR位点D19S253和D8S1179的法医学意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STR位点D19S253和D8S1179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应用PCR和PAG垂直电泳技术对两位点的种属特异性,检测灵敏度,以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分型的同一性及不同基质和不同保存时间的斑痕分型等与法医应用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D19S253和D8S1179位点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25ng及0.5ng,同时两位点具有较高的种属特异性,同一性及较好重复性,且能够复合扩增,表明D19S253和D8S1179是法医学检案中较实用的两个STR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