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法律   7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行政处罚法》立法缺陷分析立法观念的缺陷胡玉鸿法律是制度建构与价值观念的载体,其蕴涵的观念形态对社会具有导向作用。应当承认,在弘扬法治观念、制约行政权力及保护公民权利方面,行政处罚法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规定,标志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业已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  相似文献   
12.
法官的角色涉及到法官的形象与权能,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司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典作家看来,法官是政治上的独立者而非依附者;法律上的宣示者而非创造者;司法上的中立者而非偏倚者;诉讼中的主导者而非垄断者。这些定位,对于全面认识法官的地位、权能、职责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共同的信仰能够把民族中的各个成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有着深层次的精神合作与精神交流。信仰又更多地与宗教相连。宗教是人类主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的表现,宗教倡导的美德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所在。从某些方面说,宗教与法律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二者都共享某种要素——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宗教注重对人性的净化,法律注重对规则的完善,二者共铸社会和谐之本。  相似文献   
14.
“剥夺”与法律上的“弱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鸿 《学习论坛》2009,25(6):72-77
法律上弱者的形成,源于各种形式的"剥夺".从"剥夺"形成的原因上分析,"剥夺"大致有自然的剥夺、社会的剥夺、政治的剥夺与法律的剥夺等几种主要类型.这些形式的剥夺,导致社会上一部分人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处于劣势地位,因而,要正确解决弱者的保护问题,首要任务就是对可能导致剥夺的原因予以必要的消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的意蕴、价值取向及其与合理性审查原则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既涉及到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问题,同时又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密切相连。法律上此一原则,实质上是为具体行政行为规定了成立的基础、效力的界限、产生的根据、有效的根据。然而,有鉴于此一原则的适用中过于刚性,必须以合理性原则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6.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法院文化建设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不仅是因为,法院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化传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优秀文化成果之一,它所形成的公正理念、公断机制、规则意识、剧场效果等,业已成为今日法律文化中为人熟知、尊重乃至信仰的传统,更加重要的地方在于,法院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的意蕴、价值取向及其与合理性审查原则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 ,合法性审查原则既涉及到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问题 ,同时又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密切相连。法律上设定此一原则 ,实质上是为具体行政行为规定了成立的基础、效力的界限、产生的根据、有效的根据。然而 ,有鉴于此一原则的适用中过于刚性 ,必须以合理性原则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8.
“人的联合”的法理疏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律既注重个人的独立与自由,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因而“人的联合”成为法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论题。人的联合不仅与人的物质生存和精神需求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对单个人薄弱力量的一种补救。在人的联合的形式上,存在自然联合、社会联合与政治联合等多种形式。人的联合在私人空间和政治领域为人们之间的合理互动提供了基础。当然,人的联合并不排斥人的独立,它仍然是个人权利行使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法律人”建构论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玉鸿 《中国法学》2006,1(5):31-46
立足于法学学科基点的设定,必须提炼“法律人”的人学模式。所谓法律人,即参与法律生活的普通民众,他们依存于法律、参与法律及受制于法律。法学体系、法律基础、法律分析及法律发展方面的需要,为法律人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人类行为的常态、法律制度中人的观念的引入及法学流派有关人的模式的竞争,使法律人模式的构建得以可能。至于法律人的具体特性,论文以“拟制人”、“一般人”、“正常人”、“复合人”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的司法平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平等是司法公正价值的外化与实现方式。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归纳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司法平等的基本内容。在他们看来 ,司法平等首先就必须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加以平等地保护 ,对当事人诉讼平等的条件予以同等的保障。同时 ,在司法过程中 ,应将相关判决建立在“应有的考虑之上” ,而不能将法律之外的其他因素纳入判决的考量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