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面对行政实践中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广泛采用新型合同的情况,原有的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理论出现了解释上的困境,有必要借鉴行政私法(行为)的理论创造行政私法合同这一概念。这类合同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法律特征。行政私法合同综合了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因素,是具有行政法、私法双重性质的合同。行政私法合同与行政合同、私法合同之间均存在着界限,亟需探讨此类合同的特殊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研究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理论起点,检察权的法律性质有待厘清。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范围大体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而各地规范性文件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检察监督范围表现各异,处于各地各办的状态。针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检察监督主要存在范围边界不清、各种监督之间的界限不清、检察监督范围各异等现实困境,需要遵循与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范围相适应的原则、勘定检察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边界、确定检察监督的具体范围和重点领域,从而促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同时实现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同步构建。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的来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境况,也势必改变政府单一应对模式,需要实行公私协力。而公私协力的兴起与风险社会理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紧密关系。从规制模式上看,风险社会要求公私部门实行"双向合作风险治理"模式;从程序范式上看,风险社会要求公私部门进行民主协商,注重私人部门的参与和合作;从风险分配逻辑悖论上看,风险社会要求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要结盟共同应对风险;从责任上看,风险社会要求公私部门共同担当责任,防止"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由此,风险社会理论是破除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的垄断、开展公私协力的理论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两大行政审判模式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强职权主义行政审判模式日益显示出其与生俱来的弊病而不宜继续沿用。未来行政审判模式不应是单纯的职权主义模式或当事人主义模式,而应吸取两者的优势之处,选择职权—当事人主义模式,并按照此种模式对我国行政诉讼有关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5.
“私代履行人”的理论定位及规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给私人,但是在代履行中,却存在着"私代履行人"参与公法任务的空间。"私代履行人"理应被定位为行政助手。然而,作为公私协力的模式之一,行政助手理论制度存在一系列争议,需要对委托机关与"私代履行人"的法律关系性质、"私代履行人"的代理权行使及其侵权的行政救济等问题消除歧见。在此基础上,对"私代履行人"的条件、职责、权利义务、诉讼途径及法律责任等进行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开展,既有利于改革传统行政法教学模式、提升科班学生的素质能力,又有助于保持法律人才的职业取向。从实施过程看,行政法案例教学需要把握案例选择、案例分析、互动论辩、总结评议的关键环节。行政法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案例教学课程的合理设计、案例研究方法的自觉运用、师生互动角色和情景的创设以及协同教学机制的建立健全等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17.
辅警在我国各地普遍兴起,既是缓解警力不足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行公安行政公私协力的主要方式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将辅警定位为行政助手,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辅警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辅助履行职责的"权力",应解读为代理权而不是执法权。辅警作为行政助手与国家形成责任共同体,政府及公安机关应承担对辅警履行职责公益性的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18.
行政紧急程序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对紧急状态时,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行遵循紧急程序成为必须。行政紧急程序是一种非常程序,具有独特的特征,然而并非法外程序,有其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各国关于行政紧急程序的立法分统一立法和分散立法两种模式。我国行政紧急程序制度应当在克服原有程序缺失、单一、专断的缺陷,权衡公开、公正、效率等因素基础上,加以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9.
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两大模式不再截然分野,走向互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模式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强职权主义行政审判模式日益显示出与生俱来的弊病,必须加以抛弃。我国未来的行政审判模式既不应是当事人主义,也不应是职权主义,而应选择职权—当事人主义,并按照此种模式对我国行政诉讼有关制度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20.
浅谈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说,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公法还是私法抑或公私法造一问题取决于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认定,而学界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民事合同说、行政合同说、行政私法合同说等诸多学说.造成这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不一,亟需厘清.在我国,根据行政私法合同说,政府采购合同应当总体适用《合同法》等私法,但又受《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等公法规则的拘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