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法律   93篇
中国政治   199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随着人大信息化建设提速加力,电子人大建设为人大改善公共关系提供了崭新的载体。越来越多的公民对人大的认知从单纯的文本口号扩展到权力机关履职的立体状态。  相似文献   
42.
触动人大权力的“中枢神经” “会议进程次次顺利,台上自我感觉良好。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主题不鲜明、审议不透彻、办理不到位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湖南省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合泉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掣肘人大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天津市河东区星河花园选民联名提出罢免区人大代表职务,这一罢免案是社会转型期以政治博弈寻求经济纠纷公平解决的新政治现象。从传统政治基因中带有工具色彩的被动罢免,到法治意义上带有权利诉求的主动罢免,人大、人大代表、人大制度如何适应这一转变,或许这才是罢免案提出的深层课题。既然认可了选民的选举理性,那么能不能相信选民的罢免公正呢?  相似文献   
44.
从候选人得“零票”说起在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大选”陆续进行之际,有一种选举方式又会反复在多个地方演绎,这就是“陪选”。几年前,北方某县人代会上,一位女乡长(县人大代表)被县委领导安排作为差额选举的“陪衬”候选人。在确定候选人时,县委某领导就对她说:叫你当“陪衬”,就是对你的信任,你要跟县委保持一致,你自己也不要投自己的票,你要是得个零票  相似文献   
45.
社会在转型,人大民主同样在转型,从传统的工具色彩向现代的公民政治迈进,民意和民生的基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大民主的价值取向,"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立法。"2008年,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指明了立法转向。作为佐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把社会领域立法  相似文献   
46.
1982年,发端于黑龙江省肇源县的人大代表评议。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后拓张权威的逻辑产物。逐渐演练成为人大监督两种方式——即代表评议和述职评议(简称“两评”)。“两评”锻炼人大监督的同时。往往受人大监督推进的反掣,如提高评议的制度质量。走出唱。赞美诗”的困惑,追求程序公正和终端效益等等。除了人大会议。没有其它方式比评议更能凝聚众多的人大代表参与。更能大面积接触选民。更能“面对面”评价国家机关及其官员。我们企盼评议朝前走、往上走,尽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用。在地方释放更大动能。  相似文献   
47.
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立法听证: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举行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正是这次立法听证.使最初拟定的1500元个税起征点调高至1600元,工薪阶层每年可以减税负300亿元。  相似文献   
48.
发生在天津河东区的罢免风波之所以备受一目,不仅仅因为罢免事件在中国极度稀缺,更因为这起罢免风波的演变过程,为中国的民主实践留下了诸多启示。面对罢免从工具性程序向权利性诉求的转型,人大代表和制度本身如何适应这一转变,还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缺乏罢免的民主,必然是跛足的民主。  相似文献   
49.
全国人大明确规定农民工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已有1.5亿农民工进城务工。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代表中还没有农民工。“每个利益群体都应有自己的代表,这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预见,在明年“两会”期间,农民工代表将是“热点人物”。我们期望听刭他们质朴而铿锵的民主之声、权利之音。  相似文献   
50.
今年4月,是代表法实施15周年。蓦然回首,人大代表,国家事务的管理者、人民的代言人,拿起代表法这部“权利法典”,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尽心履职,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