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6篇
法律   491篇
中国共产党   182篇
中国政治   426篇
政治理论   112篇
综合类   7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福建在历史上曾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省份,目前的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以上,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福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关键。当前应着重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大力培育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且呈现复杂化、群体化、涉外化等趋势.我国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正,走上了通过扩大劳动者个人的权利来解决劳动争议的路子,致使劳动者、企业单位、工会、行政权力以及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的职能、地位发生扭曲.所以必须关注并完善劳资双方的信用关系、工会的职能与地位、行政权力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权威、法院最后的司法救济,从深层次解决原来的处理体制"用其所短"的弊端,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3.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摒弃弗洛伊德的自然人的理论假设,倡导在历史和社会场景中理解人的成长改变要求,给服务对象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尽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结构社会工作、反排斥与反歧视社会工作和批判社会工作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它们都认同人是历史社会结构中的人这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观点,主张通过权力关系的分析和平等关系的倡导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改变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多元价值的倡导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社会结构视角面临不确定性、多元主义和主体性不足的严峻挑战,需要汲取中国哲学的精神资源,围绕“变化”重新理解历史社会结构中的人,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场景实践整合起来,以过程唯物论作为多元社会下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真正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呈现人文关怀,为本土经验的国际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日、韩探索农村建设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丰富,涵义深刻,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95.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由国家主办、上海承办,并且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一届盛会。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参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世博会工程建设任务,2006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在上海世博会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展建  相似文献   
96.
2007年6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通过了新的《对成员国政策的双边监督决定》(以下简称《2007年决定》),取代了1997年IMF制定的《关于汇率政策监督的决定》。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的一项新举措,改变了过去对国际汇率监管的框架。  相似文献   
97.
关于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方 《理论探索》2006,(2):8-11
理解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应该把握住这样两个基本点:首先,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在法治的基本框架内展开,这是因为法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保证;其次,构建和谐社会对法治建设又具有独特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既使我们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完善法治的必要性。因此,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8.
一、切实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关键在于各级干部要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觉悟,这是最基本的内在动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干部要理所当然地去自觉实践,付诸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求真务实的行动上;求真务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实践并做到“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是克难求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理论武器和政治动力,是做好工作不可离开的政治优势。做到求真务实,在思想政治上明确其重要性是…  相似文献   
99.
论遗产分割中的归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的“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税法与私法本质上应为统一,并具有内在、广泛的联系,其本源就在于“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0.
知识在法学教育中处于中心的地位,是法学教育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不同种类的知识在对学生法律素养培育中的功用是不同的。因此,如何在法学教育中合理配置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国内法知识和外国法知识、方法知识和规范知识、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的比例尤为重要。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正确理解不同种类知识的功用,并据此重构我国法学教育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