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166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2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信息分化与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分化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有效应用而引发的一种人类社会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不断扩大的社会分化现象。它强化了各种社会分化,催生着新的社会关系,也不断更新着弱势群体,同时给弱势群体成员带来失业、婚恋、心理等现实问题。执政党和政府应该加强信息调控力度,大力关注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82.
欧共体法中的相称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称性原则是欧共体法中的一项一般法律原则。其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共同体措施 ,而且包括成员国国内措施 ;不仅适用于行政行为 ,也适用于立法行为。适当性、必需性和最小限制性是相称性原则的三个构成要素。相称性原则与从属原则既有密切联系 ,也有本质区别。就其功能而言 ,相称性原则是欧共体法院司法审查的基础 ,是支配共同体行使权能的原则 ,是建立内部市场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3.
关于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目前党的建设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为前提,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不断强化执政主体的作用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机制,增长新本领。  相似文献   
84.
创建学习型社会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大举措。创建学习型社会 ,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加快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创建学习型政党 ,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各个党员的共同责任 ,时代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成为学习型干部 ,成为经济和社会的真正领导者和管理者。创建学习型社会 ,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5.
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即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企业的营销导向就需要通过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因素,最终选择绿色营销作为我们的营销导向.  相似文献   
86.
气质联用仪自动筛选常见毒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常见毒物的质谱自动筛选检测方法。方法建立常见毒物的质谱用户库,优化分离条件,优化质谱数据的自动分析参数,进行标样和样品分析。结果建立了含1306种常见毒物的质谱用户库;建立了自动筛选方法;得到了150种常见毒物的保留时间和检测限。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完全可替代繁杂的质谱检索手工操作。  相似文献   
87.
论城市社会面的治安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面与市民的关系极为密切,其治安状况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安全感。当前,影响社会面治安的主要因素是某些多发性犯罪,而要从根本上消除犯罪困难很大。公安机关应当转变思路,通过消除犯罪所需的时空条件和被害人条件来减少犯罪实施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和消除犯罪,实现社会面治安的迅速好转。  相似文献   
88.
中国加入WTO,使长春市农业的未来发展被置于WTO的整体框架之中。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审时度势,按照WTO的基本规则,积极凋整长春市农业发展政策,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保护的重点;把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充分利用WTO规则的国内支持空间;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盒”政策措施;利用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系列措施是长春市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9.
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模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唐忠民  温泽彬 《现代法学》2006,28(5):95-102
宪法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需要在国家权力运行活动中具体化。如何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呢?学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人大以“一事一议”方式界定“公共利益”,第二种是由司法承担对“公共利益”的最终界定,第三种是人大以列举式立法模式将“公共利益”具体化、固置化。第一种模式正确认识到界定“公共利益”属于权力机关的权限,但具体方式却不可行;第二种司法决定模式既缺乏实质合法性,又没有技术可行性;第三种模式在立法上虽有一定困难,但也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可资,是实现宪法“公共利益”规定对公民权利保护和对国家权力制约的惟一现实可行之路。要在国家权力运行上界定“公共利益”,还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公共利益”泛化掩盖下的许多具体矛盾。  相似文献   
90.
温世扬 《现代法学》2012,34(4):52-59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构建是当前立法面临的问题。人格权是私权、专属权及非财产权。人格权以人格法益为客体,人格法益可分为安全、自由、尊严及人格标识四类。各项人格权可按此标准分门别类,从而形成科学的人格权体系。此外,基于概念和法律体系的通盘考量,"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应为我国人格权立法所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