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232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现代诉讼的法理性透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常怡  黄娟 《现代法学》2001,(1):33-38
现代社会的诉讼制度设计根据社会冲突的性质可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这三大诉讼在程序设计上有着共通的法理 ,即公正与衡平。文章从程序结构法理以及程序运作法理这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随后 ,本文通过对诉讼中引入“合意机制”的思考 ,对现代诉讼的价值导向进行了反思 ,指出弘扬个体自治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2.
唐甄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著有<潜书>,思想内容极其丰富,特别是其中的<柅政篇>,提出了"治民必先治官"的思想及治官的办法,在当前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3.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可用来融资的有潜力的资产。从理论上分析,知识产权担保具有融资的可行性,实务中也有成功案例,但总体上属于探索实验阶段。尽管我国已有相关的法律、地方法规和政策,但如何使知识产权担保融资成为可行的法律制度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我国从1980年提出了住房改革的思路到1998年出台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历经20个年头,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城镇居民住房无论是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还是辅助设施、居住环境,长期以来都明显偏低。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住房的消费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5.
警察违法犯罪是具有警察身份的人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警察违法犯罪的心理因素有行为人自身的人格缺陷、社会角色因素、归因偏差、不合理的认知以及职业特性造成的心理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6.
沉默在特定情形下可以构成诈欺已成各国共识.对于沉默诈欺的构成,大陆法系国家在审判实践中形成了构成要件主义,规定了沉默构成诈欺的三个要件;英美法系则规定沉默只有在四类具体的合同中才能构成诈欺.尽管如此,两大法系均将告知义务的存在作为沉默构成诈欺的首要前提.我国的沉默诈欺制度既未明确告知义务这一前提,对诈欺故意的认定亦过于严苛,须借鉴大陆法系的一些做法对之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57.
58.
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功能与价值,集中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上。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主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引导,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59.
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意识形态总体是安全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西方民主输出、网络信息舆论负面干扰、宗教渗透等各种严峻威胁,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审慎应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风险、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60.
Antarctica is often described as one of world's last wildernesses. For a very long time, its isolation from human settlements provided an effective protection from intensive human visitation; however,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human activities in Antarctica – in particular tourist activities – have grown and diversified rapidly. In view of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concerns, regulating Antarctic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of debate within the Antarctic Treaty System. One of the questions that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since 2004 i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dditional measures are needed to regulate (e.g. prohibi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ermanent land-based facilities (such as hotels, visitor centres, logistic facilities) for tourism in Antarctica. A number of State governments involved in the Antarctic Treaty System have proposed to prohibit such developments; however, the question has not yet received a clear answer.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ntarctic Treaty System,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finition of permanent land-based facilities for tourism and an overview of current and past land-based tourism facilities in Antarctica. Next,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uch facilities are likely to further develop in the near future is discussed and an inventory is made of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such developments. Environmental issues will be discussed first, followed by other considerations.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a number of regulatory options are described for consideration by policy maker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regulating permanent land-based tourist facilities in Antarctica and i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they express their views in respect of the most favourable o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