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8篇
法律   803篇
中国共产党   261篇
中国政治   603篇
政治理论   122篇
综合类   7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与日本涉台立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19日,日美两国的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在华盛顿召开“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会议,即所谓的“2+2”会议,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其中将台海问题列入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称“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问题”。在台湾问题上,美日两国联手表态这还是首次,特别是日本对台湾问题一向含糊其辞,此次却一反常态走到前台,引人关注。声明发表后,针对中国“干涉内政”的指责,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辩解道:“日本希望和平解决的立场是一贯的,政策没有改变。”①日本政府以前确曾在私下多次表达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愿望,所以在内容上看的…  相似文献   
902.
“法律人”建构论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玉鸿 《中国法学》2006,1(5):31-46
立足于法学学科基点的设定,必须提炼“法律人”的人学模式。所谓法律人,即参与法律生活的普通民众,他们依存于法律、参与法律及受制于法律。法学体系、法律基础、法律分析及法律发展方面的需要,为法律人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人类行为的常态、法律制度中人的观念的引入及法学流派有关人的模式的竞争,使法律人模式的构建得以可能。至于法律人的具体特性,论文以“拟制人”、“一般人”、“正常人”、“复合人”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903.
当前,我国刑事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如何在犯罪嫌疑人归案以后组织好审讯室里的较量,是对侦查讯问人员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新形势下侦查讯问人员应具备的政治、业务、心理等基本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改革进入深层次阶段的今天,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利益群体的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的数量和规模必将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江东区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难免成长中的“烦  相似文献   
905.
疑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云腾  段启俊 《中国法学》2006,9(3):152-165
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证据不足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罪行轻重、此罪彼罪与一罪数罪等方面难以作出正确判断的情况。疑罪的基本特征是证据不足。疑罪可分为罪与非罪之疑罪、情节轻重之疑罪、此罪彼罪之疑罪和一罪数罪之疑罪。疑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定疑罪要注意与疑难刑事案件相区别,把握好疑罪的认定标准,掌握好疑罪的处理原则:罪与非罪之疑适用疑罪从无;情节轻重之疑、此罪彼罪之疑和一罪数罪之疑适用疑罪从宽。贯彻好疑罪的处理原则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还就刑事诉讼各阶段如何具体贯彻疑罪的处理原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06.
本文出自作者即将出版的著作《给中国一个大智慧》新加写的最后一章。文章提出哲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逻辑”。文章把辩证逻辑作为“逻辑学”的一部分加以阐述,指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都存在判断“模糊”与“精确”,各自都有各自的精确判断范围。形式逻辑有矛盾律、拒中律和同一律三大思维定律,辩证逻辑则有对等律、对应律和居中律三大思维定律。举例显示辩证逻辑的发展前景可实现数字化。辩证逻辑要依赖形式逻辑的帮助使论证更彻底;形式逻辑要依赖辩证逻辑的突破使思维更活跃。形式逻辑因推理格式繁杂而使人严谨;辩证逻辑因推理格式简明而显得神奇。文章最后就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互间的理论地位提出了独特观点。  相似文献   
907.
“所有权歧视”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中设置诸多障碍的总根源。如何清除涉及诸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从纯逻辑的角度,在唯物辩证地论证非公有制及其财产收入的形成条件和历史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四个方面可选择的政策性建议,为建立一视同仁地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制度提供理论参考:第一,应当把资本所有权从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中彻底排除;第二,依法保护一切合法的私有财产及其合法的财产收入,这是确立对非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的市场准入最根本的认识前提;第三,依法保护劳动力的正常生产与再生产,这是确立对非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的市场准入基础和中心内容之一;第四,坚持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历史要求,这是确立对非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社会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08.
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与社会化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与方法.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就是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旨在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它有着多方面的动因,主要有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用者付费、凭单制度、内部市场五种主要的方式和技术.社会化方式主要就是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社会志愿机制,旨在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地方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志愿化和自主化供给三种技术和方式.  相似文献   
909.
该文认为构建和谐农村不仅要进行制度建设,还要关注对农民心理契约的重构和维护,才能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之要义。文章从农民心理契约违背与重构模型出发,提出了以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从严治政、转变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充分收集民意和完善宣传工作等六个方面的措施重构当前农民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910.
胡珀  刘虹 《理论前沿》2007,(23):22-23
要通过生态安全立法将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需要和西部民族地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先进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