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347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目前交通肇事逃逸现象比较普遍的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后对受害人的权益保障的问题日益被关注。我国现存的受害人救济措施在救助的性质、对象和范围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急需完善。  相似文献   
52.
王猎 《人民公安》2009,(15):8-8
7月20目.沸沸扬扬炒了两个多月的杭州富少胡斌飙车撞人致死案终于有了结果.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对“5.7”交通肇事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三年。胡斌家人也与被害人谭卓亲属达成民事赔偿协议.胡斌亲属赔偿并自愿补偿谭卓亲属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1130100元。  相似文献   
53.
文章通过分析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认定在刑法学界的不同观点、自首的理论及法律依据,从而推导出交通肇事罪中自首情形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希望对处理交通肇事自首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4.
何勇 《政府法制》2012,(13):19-19
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民法院判决一起造成三死两伤的交通肇事案件。在受害人家属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下,法官对肇事司机“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审判长后来表示,判决和事实之所以不符,主要是因为当时自己“眼睛花了”。  相似文献   
55.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日趋迅速,各种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也迅猛增长。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为此,详尽地分析该类案件的成因与对策,以减少逃逸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无罪推定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的确立,迫使口供中心主义的观念逐渐淡出刑事诉讼的立法舞台。然而,口供以其反映案件全面性、完整性、直接性的特点至今为司法实务界所青睐。随着“零口供”案件的层出不穷和日趋复杂,司法工作者对口供的依赖受到现实巨大冲击。解决“零口供”案件除了明确基本原则之外,尚需加强对具体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马艳华 《法制与社会》2011,(25):138-139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并将此规定为"危险驾驶罪"。这意味着,醉驾、飙车行为不再由行政法来处理,而是上升到刑法的层面来规制。本文拟从"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背景、"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罪名的界分、以及"危险驾驶罪"制定与适用不足及建议几个方面阐释对""危险驾驶罪"的理解。  相似文献   
58.
萧何 《法庭内外》2008,(12):1-1
482名硕士、博士论文侵权案一审落槌;微软黑屏行动被指为网络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联想手机被指侵权;汉拿山董事长因交通肇事被诉  相似文献   
59.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各要素具有自身的特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既有有利条件世有不利条件。查缉途径一般有从肇事痕迹物证的检验、查证入手、从举报线索入手、从调查访问入手、从现场监控录像资料入手、从电子讯信息入手、从查控“阵地”入手、从协作入手等方面。本文指出选择查缉途径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这样有利于查缉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0.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对于逃逸行为,本文从其概念入手,从主客观方面及司法解释中对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方面做一简要分析,以期对司法实践中的操作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